黃小訊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尤其是閱讀教學方面,加強語言文字訓練的呼聲越來越高。的確,要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特別是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必須摒棄過去的程序化及以情節分析為主的教學方法,應在改進教學方法、加強語言文字訓練上下功夫。對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方法的研究是有效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重要課題,是培養學生讀、說、寫等方面能力的關鍵。下面結合一些課文內容的教學,談談我在“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提高閱讀教學水平”方面的幾點做法。
一、抓住課文重點詞句,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抓住重點詞句來組織教學能使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在分析課文時,我注意引導學生從詞句入手理解內容,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如,在教《我的戰友邱少云》第六小節時,我抓住“只要……就……”“只……也……”這兩組表示條件關系的關聯詞,說明要撲滅邱少云身上的烈火是很容易的。而文中用“但是”一詞表示語氣轉折,再用“就會……都會……就會……”這一組并列句說明哪怕是極微小的動作都會給部隊造成巨大的傷亡損失,從這些詞句入手讓學生理解邱少云處境的危險,作者在戰友的安全和戰斗的勝利間形成尖銳矛盾時復雜的內心活動。在烈火焚身的危急情況下邱少云是怎樣做的?讓學生從文中畫出描寫邱少云外表的句子:“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讓學生看圖理解這句話,尤其是其中的詞語“千斤巨石”的比喻義及其深刻含義,引導學生通過邱少云的外表描寫去想象他的內心活動,通過讀、看、想、議等各種形式體會邱少云驚人的毅力,他為了戰斗的勝利,不惜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
二、抓好語言的比較,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語言文字訓練不能停留在形式之上,要講究實效。為使語言文字的訓練能達到如意效果,教師首先應研讀課程標準,吃透教材,抓準重難點咬文嚼字,朗讀品味,品詞品句。即選擇最能表達文章思想的字、詞、句進行語言的比較訓練,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所在,激發學生思維,達到語言文字的訓練。如,教《我的戰友邱少云》第五小節的最后一句“烈火把邱少云整個兒包住了”時,為了使學生真正理解“包住”一詞,體會作者用詞的精當,我先讓學生換詞,學生換上“圍住”“包圍”等詞,出示原句與換詞后的句子讓學生反復朗讀,再判斷哪句寫得好?(原句)好在哪?(寫出了火勢的兇猛)學生通過比較,明白了“包住”一詞形象地寫出了邱少云處境的危險。在第七小節中,“這怎么忍受得了呢?”一句,先理解句中的“這”是指“烈火焚身”,然后讓學生改為陳述句即“這是不能忍受的。”并讓學生進行比較,使學生懂得了邱少云忍受了常人無法忍受的巨大痛苦,體會到邱少云崇高的精神境界。通過句式的變換練習,學生懂得了反問句式的作用。同一種意思采用不同的句式,表達效果就不同,表達的思想感情也不同。
三、加強朗讀訓練是語言文字訓練的有效手段
朗讀既是理解的手段,也是積累詞匯、培養感情的有效手段,更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朗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增強語感,激發情感,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對文章中一些好詞好句、好段進行多形式、多層次的朗讀。讀時讓學生入情入境。例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用一系列形象的比喻、夸張等手法和豐富的詞匯把桂林山水交融的奇麗風光描繪得淋漓盡致。對寫漓江水和桂林山的兩節內容,我指導學生多形式、多層次地朗讀、讀懂內容,讀出感情。
四、背誦是發展語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學習任何語言都必須重視語言的吸收和儲存。如果說理解語言是運用語言的基礎,那么要發展語言,首先要打好語言的基礎。學習語言必須記憶,我們要充分發揮小學生記憶強的優勢,結合閱讀教學讓學生多讀、多背一些名家名篇。實踐證明,背誦有著多方面的功能。首先它有助于理解語言文字。“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其次,它能增強語感。語感是指對書面語言的感受能力,這種能力越強,對文章的理解就越透徹。強烈的語感能把讀者帶入文章的意境,使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五、精心設計練習,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是學習語言過程中兩個不同層次的水平。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運用語言。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抓住課文重點,有的放矢地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口頭或書面運用課文中的語言,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其一,我在講《我的戰友邱少云》第五小節中最后一句話的“包住”一詞時,先讓學生進行換詞訓練,然后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文中插圖內容,再讓學生有條理地、具體地描述當時火勢的兇猛并進行說話訓練。其二,讓學生比較“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鐘頭才漸漸熄滅”和“從發起沖鋒到戰斗結束,才20分鐘”兩個句子中帶點字“才”的不同意思,從而讓學生深刻領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及其在文章中的表達作用。其三,讓學生復述訓練,引導學生把課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材料。課后布置學生認真觀察課文插圖,想象邱少云的內心活動,結合課文內容寫一段話。這樣,在教學中把語言文字訓練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既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又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在課堂教學中重視語言文字的訓練,才能有效地使學生的讀書能力、說話能力、寫作能力等語文綜合素質逐步得到提高。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