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卓瑪
摘 要:小學語文重視閱讀理解,重視培養小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從小學語文教學中不難發現,閱讀占據主導地位,著重訓練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小學生自由想象,自主創新,激發靈感,逐漸形成創新型思維模式。語文閱讀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最佳方式,所以要讓小學生愛上閱讀,并提供良好的閱讀素材,才能達到語文閱讀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教育目標。創新思維不僅能促進個人進步,同時也能拉動國家發展。
關鍵詞:語文閱讀;創新思維能力;方法
一、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1.自主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自主閱讀,提高學生積極性,從而在閱讀中逐漸提升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首先,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自主閱讀、主動探究的空間,根據文章的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交給學生去思考,主動在文章中尋找答案,抑或將學生分為相應的小組,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這樣可以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且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使這種主觀能動性最大化,可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同時教師還要多給學生推薦好的課外讀物,使學生從小就養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這樣做不僅可以自覺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同時學生還可以從很多優秀的課外書中汲取先進的思想文化和做人的道理、人生的哲學,有的時候這些可以影響人的一生。
2.大膽想象
小孩子的想象力總是豐富多彩的,而想象力對于創新思維來講正是最重要的東西,優秀的教師懂得如何培養和利用想象力,使學生變得更加出色,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方式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例如對文章細節的拓展,對故事結尾的推理,或者對課文情節的補寫。教師則可以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來開發存在于學生頭腦中那燦爛瑰麗的空間。
3.敢于質疑
質疑是每一個健全的人都經歷過的,是人類成長中不可或缺同時也意義重大的一個過程。相對來講,質疑對于學生來講更是重中之重,只有經歷過發現問題、提出質疑、解決問題這三個階段,才能換來能力的提高。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將質疑這種天性充分在閱讀過程中凸顯的同時教給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在發現問題、提出質疑、解決問題這三個階段徘徊千百回,相信對學生閱讀分析文章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
二、培養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1.學生為主體
首先,身為教師要清楚,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學生才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如果想要培養學生個性化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要學會尊重并且維護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足夠的空間讓創新思維更好地發展,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尊重學生的意見,對學生應以鼓勵為主,即便他們的想法再不著邊際,也試著多給予一些寬容和自由,少一些責備和拘束,重視學生的自主行為和個性成長,鼓勵學生自主創新,接受學生發散的思想,使他們敢于創新、樂于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真正意義上成為促進學生創造性發展的力量源泉。
2.課堂靈活
課堂也是需要創造的,大體上來講,課堂是由教師、學生、教材,還有環境組成的,既然是這樣,那為什么同樣的學科,同樣的內容,不同的教師就能營造出兩個截然不同的課堂效果呢?那就是教學風格的不同。不同的教師自然有不同的風格,有的死板,有的靈活。課堂,可以將之稱為一個動態系統,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立足學生實際,動態設計教學過程,為學生學習知識和創新活動提供有效保證。相對來講,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死握教材不放,一切都按教材走,一成不變,古井無波,相信在這種教學環境下的學生怕是連創新的想法都不會產生。所以,教師的教案應該是靈活的,有彈性的,這樣的課堂才是生動的,有生氣的,如果出現教師意料之外的突發事件,教師也要因勢利導,做出適當的改變,帶動課堂節奏,攜手學生一起創造,實現師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語文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著一個學生自身素質培養的好與壞,可以說對于學生的一生都是意義深遠的,所以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應該以更加嚴肅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工作,以更加嚴格的要求來約束自己,以培養擁有創新思維、獨特個性的學生為己任。閱讀教學以及創新思維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好地掌握閱讀技巧和獲取信息,對未來學生步入社會后也同樣有著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同時也可以認識自我,開發潛能,從小形成創新思維,同樣對未來影響甚大。希望每一位教師都可以盡職盡責,每一位學子盡心盡力,共同為自己心中的夢想,前進!
參考文獻:
[1]楊麗榮.小學語文閱讀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讀與寫(上,下旬),2016.
[2]劉鳳和.小學語文閱讀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小作家選刊,2015.
[3]吳金桂.在閱讀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5.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