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印
摘 要:學生在一聽到要求寫作文時就會頭疼、發愁,不會寫,不知道寫什么,感覺寫什么都是兩句話,達不到要求,在寫作的時候總想著怎么湊字,而沒有一些具體內容,寫出來的東西也沒有想要表達的思想,大多都是一些流水賬。其實,只要掌握幾點,就會發現文章非常好寫,并且寫出的文章還可以有新意、拿高分。
關鍵詞:寫作技巧;精彩;作文;提高
想要寫出好的文章,學生需要有大量的詞匯儲備,這樣在寫的時候才不會無從下手,這就需要學生在平時多讀一些優秀的作品,擴大自己的閱讀量。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會不自覺地吸收一些優美的句子為己所用,能在閱讀時分析出什么樣的句子在哪里用比較好。同時,大量的閱讀還會增加我們的詞匯量,這些詞匯會在我們需要用的時候直接從腦子里出來,就是我們常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道理。
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文字功底之后,老師可以推薦和引導學生讀一些課外讀物,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豐富學生后期的寫作素材。在開始學生不喜歡讀書的時候,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增加閱讀量。在學生達到一定程度時,讓學生自己選擇讀書的方式。
其次,在有了大量的詞匯積累以后,我們需要隨時隨地記錄自己的靈感,靈感是寫作的源泉,可以讓我們想寫的東西源源不斷。可是,靈感又不是想有就會有的。想要在后期寫作過程中保持這種源源不斷的靈感,就需要我們把每一次產生的靈感記錄下來,為以后的寫作提供素材。
在保證了大量的閱讀和隨時隨地靈感的累積以后,再應用下面幾種方法,好作文就能手到擒來。
一、列好大綱
我們都知道一篇優秀的作文就是作者在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狀態、或者自己的一個想法。列好大綱可以讓學生知道寫的都是什么,寫的是哪個點,寫了這個點下一個點是什么,不會出現跑題或者文不對題的情況,一個好的大綱可以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更加有條理。就比如一篇記敘文里,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應用順敘、倒敘,還是插敘,把這些都想好列出提綱以后,再寫就會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不會寫一會便忘了自己下一句要寫什么,下一個點該寫什么。這樣寫出的作文就會很順暢,看起來也會一目了然。
二、一個精彩的開頭
大部分老師在看作文時都會先看開頭,開頭好的話再看一下中間,不怎么樣的話掃一眼明白大概意思就算過了。這無可厚非,畢竟老師看的文章太多,看文章也無非就是弄明白學生想要表達的內容,再看看描寫時用的一些詞語和句子。當這些都不突出,文章的意思一眼就可以看盡的時候,這篇作文本身就已經沒有什么價值了。老師只要統一指導在寫作中怎樣應用修辭,怎么吸引人眼球,一篇作文的講評就可以說這樣過去了。但是好的一個開頭會把老師、讀者吸引過來,讓他們有興趣繼續看下去,只有在別人有興趣看下去的時候作文才會得到一個好的評價,如果寫了一篇文章別人不看就知道意思,或者不想看下去,那寫的文章就和練了字差不多,沒有一點用。
三、在文中用一些修辭手法和富有感染力的句子
一篇作文的好壞就在與對語言的應用,稀松平常的語言讓人一聽就感覺沒勁,而一些優美的句子會讓人在腦海中形成影像,讓人印象深刻。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比簡單敘述性的語言更加討人喜歡。一些排比、反問會比“更”更能增強語氣效果。在文中增加一些修辭手法和感染力強的句子,可以提升內涵,讓整篇文章上升一個檔次。
四、畫龍點睛的結尾
剛才說了開頭,一個好的開頭可以給整篇文章提升人氣,但是在沒有一個精彩的開頭時,也可以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章就是因為精彩的內容加上畫龍點睛的結尾。好多老師看完開頭還會再看一下結尾,就是想知道結果是什么。這就是機會。當結尾處寫得特別精彩時,老師還是會翻上去重新閱讀全文的。文章再好,也需要讀者。這樣就是給自己、給文章一個重新接受審閱的機會。
五、學會修改
好多學生沒有修改的習慣,寫完了以后直接就交上去了。但是一篇優秀的文章是經過不斷推敲和修改改出來的。修改不僅能減少文章中的錯別字,還可以看出一些應用不當的詞語,發現一些更好的句子。讓學生寫完以后再讀一遍效果更加明顯。或者在學生寫完作文以后,讓其進行分組討論,幾個學生為一組,同時讀一個學生的作文,把寫得好的和不好的都記錄下來,幾個人一起分析如何才能寫得更好。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個人的寫作能力,還可以帶動整個小組寫作能力的提高。
小學生作文都是一些記事、寫景、想象、寫人的文章,這些都需要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條理,在段落描寫中再加上精彩的、感染力強的句子,就會成為一篇優秀作文,掌握了這些,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會手到擒來,順理成章。
參考文獻:
[1]魏良軍.淺談提高學生寫作的技巧[J].中學教學參考,2015(21).
[2]王玉華.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作文興趣[J].作文教學研究,2011(6).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