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與漁業》記者 廖靜/文圖
中國水產邁進技術時代:“機器人養魚的時代會到來嗎?”
■ 《海洋與漁業》記者 廖靜/文圖
引 言
為期三天的全球水產養殖論壇中,包含了“模式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水產品消費趨勢”、“水產養殖技術創新發布會”、“轉型期飼料企業如何轉危為機”等分論壇,現代漁業養殖模式、飼料動向、消費觀念轉變等成主要議題。
“機器人養魚的時代會到來嗎?”當聽到專家介紹起智慧水產養殖模式時,作為“模式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分論壇的主持人,中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胡紅浪脫口而問。的確,這也隱藏了一代代水產人的追求和探索。長期身著傳統外衣的水產養殖業,目前也開始“神器”迭出,大步向技術時代邁進。
集裝箱養殖、稻魚共生、海洋牧場……《海洋與漁業》記者于6月29日從福建福州舉行的全球水產養殖論壇獲悉,基于技術、可持續發展、生態等元素而催生的養殖新模式不斷產生,也成為了中國現代水產養殖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當天,全國各地專家先后解析了全國最新的七種養殖模式,以此助推水產行業轉型升級。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所長 徐皓
一個十幾立方的集裝箱能夠養出多少魚?稻田養魚是怎么操作的?池塘養殖如何實現人工可控?……當你看到一條條魚兒在自動化的視頻監控系統里,通過電腦控制就可以實現喂料、增氧,測量水體的各種指標,了解魚兒生長情況,摸清養殖品種的各種養殖參數。
這樣的養殖新技術,已經不再是夢,目前中國部分城市正在嘗試?!爸袊a養殖經過數十年的持續增長,已經成為全球第一的水產養殖大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所長徐皓分析,傳統水產養殖占用大量的自然資源,與農田、濕地、工業化建設等爭空間,而且養殖排放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已經與現代社會發展不符。
“目前養殖用水成本是社會在承擔,當哪一天社會把這部分成本算到養殖業中,勢必會導致水產養殖的模式不得不做出調整。”徐皓認為,工程化調控技術、高效調控系列裝備、生態化構建模式將成為未來水產養殖的重要趨勢。中國科學院桂建芳院士也曾撰文指出水產養殖應向設施化、工廠化、生態化、有機化的趨勢發展。
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首席專家、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二級研究員、浙江省水產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何中央表示,稻—漁綜合種養模式提供了生態型水產養殖業的成功范例。農藥和化肥是農業主要的污染源。稻—漁綜合種養可大幅降低農藥與方法的使用。稻田中的養殖品種能吃蟲、除草、施肥,經營者在使用農藥、化肥時也會十分謹慎。他稱,在中國糧食安全中水稻位列首位,這種養殖模式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也保障了糧食安全。
據了解,目前各地的主要養殖模式因養殖習慣和養殖現狀等情況不同而有差異。如今稻—魚、稻—蟹、稻—鱉、稻—克氏原鰲蝦(小龍蝦)等四種模式在我國一些地區被廣泛推廣應用,比如紅鯉魚作為稻—魚模式中的主導品種,在四川、福建、浙江、安徽和重慶等地被廣泛推廣。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水產項目經理 張建
作為可控性的模式代表,循環水養殖首當其沖。美國大豆出口協會水產項目經理張建介紹,循環水養殖技術始于美國,十幾年前就應用于水產養殖中,但是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廣,2013年被引入中國,才迅速推廣開。截至2016年,在中國共建有1500多條循環水養殖水槽。
“這項技術將魚養殖在封閉水域中的流水槽內,并在水槽的前段安裝推水設備,在尾端裝有排污設施。本質上,循環水養殖只是在眾多水產養殖技術當中符合大自然養殖規律的一種,并不是能解決一切養殖問題的‘神器’,只是為水產養殖提供了解決方案,提高養殖可控性和可持續性?!睆埥ū硎荆绕饌鹘y的池塘養殖,循環水養殖更具操作性,這也是它迅速“受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養殖密度高,日常管理和捕魚都很方便;不同品種、同一品種不同規格的魚都能同時進行養殖,有利于全年均衡上市。

廣東省漁業種質保護中心主任 劉付永忠
同樣,廣東省漁業種質保護中心主任劉付永忠帶來的集裝箱養殖模式,是與廣州華大銳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而成的。他們通過整合行業內漁業設備、病害防控、飼料開發等先進成果,與國內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研發出了以集裝箱為載體的控溫、控水、控苗、控料、控菌、控藻的受控式高效循環水養殖系統。
據了解,該受控式高效循環水集裝箱養殖系統分魚菜共生、水質測控、物理過濾、水體處理、數據監控等模塊,具有養殖成本低、養殖密度高、單位產出高、污染小、風險可控等優勢?!斑@套可控的系統具有綠色生態化、精細工業化、市場敏捷化、資源集約化等特點,主要應用在園區漁業、養漁還湖、都市農業等方向,還將全力打造水產行業魚苗、繁育、養殖、飼料、制劑、流通、加工、銷售的綠色產業鏈?!眲⒏队乐艺f。

上海海洋大學教授 陳明
“水產養殖現代化模式的內涵,簡單來說為水產精準生產與食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陳明告訴記者,其中精細管理就包括水域環境可控、水產生長及流通可控、水產病害可控、生產過程及品質可控等方面。
當前,我國漁業發展面臨環境污染、養殖面積減少、技術落后、養殖效率低等一系列問題。陳明認為,現代化養殖中,養殖管理決策由以經驗為主轉向以科學決策為主,以數字為核心的預測和決策技術將成為主要手段。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休閑漁業專家組成員、日照順風陽光海洋牧場董事長 蘇照元
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休閑漁業專家組成員、日照順風陽光海洋牧場董事長蘇照元看來,發展現代休閑漁業就是現代水產養殖的重要延伸。在他的日照順風陽光海洋牧場中,有兩條線,一是以垂釣的方式,二是以養殖的方式,實現“漁到家”。
海洋牧場、游艇、碼頭、基地、餐飲、酒店、海釣……蘇照元通過漁旅結合的創新模式,進行資源整合,經過5年的不斷摸索和完善,通過“漁業+旅游”,形成了一個以海洋漁業休閑旅游為核心的全新產業鏈,也為中國水產養殖提供了新范本。
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巡視員丁曉明也表示,未來水產養殖并不是一個孤立的發展個體,而應該向養殖、增殖、休閑、觀光等多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