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定偉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高中語文閱讀強調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感悟及體驗。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要從基礎的文本閱讀開始,在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關鍵詞:因材施教;合作學習;合理評價
閱讀教學是比較重要的內容,通過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比較有利。在新教學改革背景下,對語文閱讀教學的模式加以優化,就能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水平的提高,從理論層面加強研究就比較重要。閱讀能力應是每個高中生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通過閱讀,學生能夠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能夠收獲不同的生命體驗、心靈慰藉和精神力量,因此,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們對閱讀的興趣,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把學生作為閱讀的主體,并在閱讀教學中合理評價學生,最終掌握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語文素養。本文與大家探討如何搞好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一、因材施教,注重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
對于學生來說,基礎知識就像是建筑物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好才能有利于更深層次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深入到語文學習之中,將學生的學習真正的抓穩,提高學生的能力教師也不能忽視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更好地將因材施教實施于教學之中,教師要摒棄以往不好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基礎能力。作為高中生,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使學生形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設計一些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閱讀所要學習的文章,看看文章想要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能力,這種構建主義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在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同時也能夠使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也要注重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注重對學生平時的訓練,俗話說:“熟能生巧”,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有意義的書籍進行閱讀,從而不斷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文章中的用詞以及所渲染的感情都能理解到位。
二、合作閱讀,實現目標
合作學習是當前教學中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它通過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分配,讓學生在更加充分的交流與寫作中學習知識。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更有效率地達成學習目標,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團隊意識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素質,因而合作學習方式還能促進學生個人素養的不斷提升。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積極采用合作閱讀的方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與同學之間的合作,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和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在教《六國論》時,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初步的學習,幫助學生理解這篇課文的大致意思,然后再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和個人的理解來討論作者怎樣借助六國被秦滅亡來警告當朝的統治者,切勿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通過對這樣含有深刻思想的文章的討論,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觀點和想法,同時,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他人更加全面、客觀的思想,進而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集思廣益,通過團隊的努力合作來完成對文章更加深刻全面的解讀,使得學習目標得到有效達成。這不僅有助于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對于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也能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三、探究閱讀,深化完善
探究創新是學生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學生通過對所學知識的深入探索,能夠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從而促進學習的深化完善,推動個人實踐能力的不斷增強。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探究活動,讓學生能夠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這樣不僅能夠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增強。例如,在學習完蘇洵的《六國論》后,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知識的擴展,除了蘇洵,蘇軾和蘇轍也分別寫了一篇《六國論》。蘇軾的《六國論》針對六國久存而秦速亡,重在強調“士”的作用,將那些“士”養起來,更有利于國家的安定;而蘇轍的《六國論》則是針對六國滅亡的史實,指出他們滅亡的原因是不能團結一致。在學生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開展相應的課外探究,在課后自行閱讀另外兩篇文章,并將三篇文章進行比較,再結合自身所學知識,探究他們都關注“六國滅亡”的原因及意義所在,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對課外的知識產生進一步的思考,幫助學生養成適當延伸學習內容的好習慣。
四、合理評價,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閱讀教學與其他教學性質本質上是一樣的,因此,其學科中的教學方法當然也可以運用到閱讀教學中來,特別是在師生互動這方面。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放棄那種應付高考的心理,把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學生整體素質上來,特別是語文教學中。另外不要認為高中生年齡相對比較大了,思想各方面相對成熟,就他們就不需要互動與評價了,其實他們一樣需要教師的鼓勵和善意的批評。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的給予學生贊美和鼓勵。只是評價的方式要藝術,畢竟學生們年齡大了,只說很好,很棒是沒有意識的,要根據當前教學內容并給合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給予合理而又具體的評價。這需要教師在平時就要下足功夫,了解每個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甚至了解他們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狀況等。在課堂上,如果學生們回答不太好或是錯誤時,要有耐心引導他們思考如何錯誤了,或是怎么思考才能更好,并鼓勵他們勇于回答的精神。如果回答的比較好,教師要表揚其如何回答的好,好在哪些方面,并鼓勵大家學習他的思考方式。但無論是程度好還是差,教師要一視同仁地去對待每個學生。否則,學生可能對教師產生不好的印象,并產生抵觸心理。總之,合理的評價能創造積極的閱讀教學氛圍。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鑒賞方法教學,教師要做好引導,讓學生有明確的目標,掌握小說閱讀鑒賞的步驟和方法,學會閱讀鑒賞小說,學會品味小說語言的魅力。教師要讓學生高效地利用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還要讓學生做好小說閱讀鑒賞的課外拓展這一方面,從而全面提高小說閱讀鑒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潘涌.尊重選擇,表達為本——評當前大陸“讀經熱”[J].中學語文教學,2013.
[2]張悅.生活語文.締結客觀世界與精神世界的合約[J].語文教學通訊,2014.
[3]張龍.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之我見[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