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 鈞,孟 濤,王勝濤,王 洋
(1.昆明醫科大學體育部,云南 昆明 650500;2. 北京市豐臺區體育衛生中心,北京 100000)
昆明市區私人游泳訓練班風險因素的帕累托分析
佟 鈞1,孟 濤2,王勝濤1,王 洋1
(1.昆明醫科大學體育部,云南 昆明 650500;2. 北京市豐臺區體育衛生中心,北京 100000)
由于昆明市私人游泳教練員水平參差不齊,教練、學員及監護人雙方法律及安全意識相對薄弱,在培訓過程中出現學員傷病或溺水等狀況。本研究利用調查法對參加游泳培訓學員進行調查,咨詢業內人士及相關專家,依據安全事故致因理論及識別方法,結合前人的相關研究,編制私人游泳訓練班安全風險檢查表,利用列表法對風險進行識別,利用帕累托法篩選出11個主要風險因素,并提出相關建議。
私人游泳訓練班;風險因素;帕累托分析
隨著群眾體育的發展,游泳運動逐漸成為人們最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近年來,各種私人游泳訓練班利用網絡社交平臺宣傳招生已成為游泳培訓的新業態。私人游泳訓練班的優勢在于組織形式靈活、培訓對象人數較少、培訓效果比較好。但與此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監管,私人游泳訓練班存在的安全問題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影響游泳訓練安全的因素較為復雜,除項目自身具有風險外,還與所處的環境、組織管理等各個方面都有各種各樣的聯系,因此,給預防事故的發生帶來了許多困難。如何能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使學員掌握游泳運動技能,是私人游泳訓練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1.1 私人游泳訓練班
本研究中所指的私人游泳訓練班是指以私人招收學員的形式,學員以消費者身份進入泳池,從事以盈利為目的游泳教學活動。教學組織一般以“一教一”“一教多”的形式進行。
1.2 風 險
關于風險的界定,目前還沒有一個能適應于各個領域、各行業一致的定義。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定義(ISO13702,1999):風險是某一有傷害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與事故后果的組合。杜端甫教授認為,風險指損失發生的不確定性,是人們因對未來的決策及客觀條件的不確定而可能引起的后果與預期目標發生多種負面偏離,其公式為:R=f(P,C),式中R為風險,P為不利事件發生的概率,C為不利事件發生的后果。本研究借鑒杜端甫教授對風險的界定進行研究。
私人游泳訓練班教學對象年齡一般在4~14歲之間,人數約為1~8人。一般通過網絡平臺如“微信群”“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和招生,或者通過熟人推薦進行招生。通常沒有固定游泳場館訓練,根據學員方便就近選擇場館。教學對象都為初學游泳者,學習周期不固定,每天訓練一次或每周訓練2~3次,每節課一至一個半小時,一期7~12次課。
根據38份學員家長有效問卷的調查結果。受傷的人數有4人,占被調查人數的10.5%;參加訓練班過程中出現過疾病(結膜炎、中耳炎、感冒、發燒等)的人數有13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4.2%;出現溺水的人數有1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6%;出現過不良反應(頭暈、惡心、腹瀉、呼吸困難、心悸等)有18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7.4%;出現肌肉痙攣的有6人,占被調查人數的15.8%。
對10位從事私人游泳訓練的教練員進行訪談時,當問及是否有游泳教練員和救生員證時,有2人沒有明確表示有,占被調查人數的20%;當問及是否是正規體育學院或師范院校體育專業游泳專項畢業或者曾經是專業游泳運動員時,有3人表示不是,占被調查人數的30%;當問及是否會以書面形式對學員身體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并要求家長簽字時,有10人表示不會,占被調查人數的100%。當問及是否要求學員家長為學員購買相關保險時,有10人表示不要求,占被調查人數的100%。當問及是否會在學員訓練開始前進行有關游泳時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的溝通時,1人表示沒有,占被調查人數的10%,另外9人當被問及是否以書面形式告知其安全注意事項時,均表示沒有。
對38位學員家長進行調查時,當問及是否清楚教練員“雙證”齊全時,29人表示不清楚,占被調查人數的76.3%;當問及是否清楚教練員有相關游泳教學背景時,22人表示不清楚,占被調查人數的57.9%,其中部分家長表示“聽說教得不錯”;當問及是否購買相關保險時,26人表示沒有,占被調查人數的68.4%。
以上結果顯示,昆明市區私人游泳訓練班部分學員在培訓過程中出現傷病或溺水等安全狀況,但由于調查能力有限,不能確定調查中所有發生的疾病都是由游泳訓練引起的。
風險識別顧名思義是對風險來源進行識別。對于安全事故來說,事故致因就是安全風險的來源。因此,可以利用對事故致因的識別方法來識別風險來源,其主要工具有:事故類型及影響分析(FMEA)、預先危險性分析(PHA)、危險及可操作性分析(HAZOP)、事件樹分析(ETA)、故障樹分析(FTA)、人的可靠性分析(HRA)等。
本研究根據對昆明市區參加過私人游泳訓練班的學員家長發放開放式問卷,對教練及學員家長進行訪談,并對部分參與學員和教練進行深入了解,咨詢行業相關專家后,依據安全事故致因理論及識別方法,結合前人的相關研究,編制私人游泳訓練班安全風險檢查表,利用列表法對風險進行識別。
5.1 帕累托分析法
帕累托分析法(Pareto analysis)是一種制定決策的統計方法。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運用大量的統計資料分析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概括出一種關鍵的少數和將要的多數的理論。該理論認為,80%的問題是由于20%的關鍵因素引起的。具體方法是將所有引起問題的因素根據統計頻數按由高到低的順序畫成排列圖,排列圖中各因素頻數的累積百分數在0%~80%之間那些稱為A類因素(11個),是主要因素(表2);累積百分數在80%~90%之間的因素被稱為B類因素(3個),是次要因素(表3);累積百分數在90%~100%之間的因素為C類因素(7個),在這一區域內的因素是更次要的因素(表4)。帕累托分析應用于從引起問題的很多原因中分離出至關重要的原因。
本研究采用專家法,對正規游泳機構教練員和從事游泳教學工作的教師發放問卷,對昆明市區私人游泳訓練班的風險因素頻次進行統計。回收問卷、統計結果并進行帕累托分析。
5.2 昆明市區私人游泳訓練班風險因素的帕累托分析
通過帕累托分析影響昆明市區私人游泳訓練班的主要風險有11個,分別是:(E)教練員安全意識差,缺乏安全、急救和事故處理的相關知識;(K)教練員對學員健康狀況不了解;(M)出現重大安全事故時缺乏急救措施;(J)組織實施訓練過程中學員違反教練要求;(I)傷、病、過度疲勞或精神狀態不佳;(P)對突發安全事故準備不充分;(B)學員有心理疾病或障礙;(A)教練員組織實施訓練中的過失;(O)安全教育不足;(Q)學員有特殊體質或先天疾病;(C)準備活動不充分。(圖1)

表3 B類因素

表4 C類因素

圖1 私人游泳訓練班風險帕累托分析圖
通過研究,對我市區內私人游泳訓練班風險因素的帕累托分析篩選出主要因素(A類)11個。相關部門除了可以利用風險應對技術(風險控制、風險轉移、風險承擔)對風險進行處理以外;管理部門更應加強對私人游泳訓練及培訓行業的監管;場館管理方也應適當提供相關的保險購買途徑以方便學員購買;私人游泳教練員、學員及其監護人也應具備一定的安全保護意識及相關法律知識。
[ 1 ] 羅云.現代安全管理[ 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81.
[ 2 ] 沈建明.項目風險管理[ 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 3 ] 張厚福.學校體育中傷害事故的法律責任探討[ 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35(1):28-30.
[ 4 ] 陳雅玲.中學生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 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23(3):25-26.
[ 5 ] 古維秋.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風險管理[ 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19(2):102-104.
[ 6 ] 宋大維.北京市中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研究[ D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4.
[ 7 ] 石巖.我國優勢項目高水平運動員參賽風險的識別、評估與應對[ D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4.
G861.1
A
1674-151X(2017)13-154-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79
投稿日期:2017-05-01
佟鈞(1976—),實驗師,本科。研究方向:游泳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