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丹丹
(江西省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南昌 330046)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幾點思考
謝丹丹
(江西省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南昌 330046)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是農業科技成果從學術研究到具有實際生產價值的必經途徑,也是發揮其價值的關鍵環節。目前,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并不高,文章針對此問題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農業 科技成果 轉化
1.1 科研內容與實際需求不符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新技術成果的支持,但也需要與時俱進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就目前科研選題的情況看,大部分課題均是從科學發展的角度進行設計的,與社會需求及經濟發展的關聯并不密切。這就導致科員人員最終獲得的科技成果雖然對農業科技有一定的推進作用但是卻脫離了實際需求。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需求率低的科研成果其轉化必然存在更多問題。
1.2 農業科研項目過分注重科研性
為了保證科研項目最終會獲得研究成果,在立項之初會對影響研究的因素進行分析,考慮如何利用有利因素幫助項目的順利進行,如何避免不利因素的影響。這種做法確實可以保證研究的質量,然而卻忽略了研究成果的使用價值以及之后涉及到的市場化與推廣的思考,這就增加了成果轉化的難度。在這樣重學術水平、輕生產應用的前提下獲得的研究成果自然不能讓農民接受,脫離實際市場需求,導致轉化推廣難度也更大。
1.3 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環節存在問題
農業科技成果能否發揮其潛在生產力融入實際的農業生產過程中,推廣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農業科技成果及時的傳播出去,讓使用者了解并采用才能融入實際生產,發揮其促進生產的作用。因此在科技成果與使用者之間就需要農業推廣來起到連接作用。可以說它是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至關重要的工作內容。就目前我國整體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看,推廣機制、運行、推廣機構、推廣人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這嚴重影響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
1.4 農民科技意識薄弱
任何科學技術都離不開人的使用,那么“人”這一因素在科技應用過程中即成為了最大的影響因素。因此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農民就是主體,科技成果的實際應用與推廣都由其來決定。然而我國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時更注重經驗,對科技的使用并不重視。這有其自身受教育程度以及綜合素質的原因,也有科技推廣工作不到位的原因。從總體看,我國農業生產者對新農業技術的使用是有熱情的,但掌握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
2.1 提高對市場需求的重視
農業科研成果能否實現市場化和商品化在選題時就已決定。因此,在科研立項時就應提高對市場需求的重視。優化農業科研院所運行機制,提高其對市場導向的重視以利于后期轉化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選擇課題時,要充分了解當前農民、農村經濟以及農業發展的需求,并將其作為選題的輔助內容。
在科技研發工作中激發更大的創造力。不斷的技術創新是實現產業化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源泉。農業科研院所進行科研工作的側重點應為如何在基礎性研究上進行突破以及重大研究的應用。對于關系到全局性、關鍵性的科學技術要加強研究,以確保在農業科研工作后勁的基礎上,加強技術創新,不斷形成新思想、新理論、新工藝,為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提供源泉、拓展空間,實現產業化。
2.2 優化外部大環境
科技研究需要優質的外部環境作為支持,所以要充分考慮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更寬松的外部環境,可以使成果轉化躍上新臺階,因此要減小科技人員的學術壓力。但在學校、教師、博士點等重點學科水平評價均是以其研究成果作為評價依據的環境下,如何才能使科研人員重視市場需求,做符合需求的研究呢?這就要優化科員人員、科研機構的審查考核機制,改變當前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轉而進行綜合性更強的評價,減小科研者負擔,為其研究提供更開闊的空間。
研究項目的順利進行離不開政策、資金、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各級主管部門應深入了解科研院所的需求,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更切實靈活的支持與服務。加大教育、科研活動、推廣、農業生產各單位的協調能力,發揮主管部門的調控作用。
2.3 支持農業科技企業發展
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可借助市場推廣的力量來落實完成。加強農業基地建設,給予農業科技企業一些優惠政策幫助其發展起來。有了好的技術企業便可以開發出更好的產品,通過市場經濟轉化作用促進技術的轉化與推廣。同時要將眼光放的更長遠,優質的農業產品不僅可在國內銷售獲得利潤,更可以參與出口貿易。并逐步發展為技工貿、技農貿一體化的產業集團,解決好科技成果向生產轉化的中間環節。此外,還要加快農業技術市場的建設,逐步建立起行業和地區性的技術市場信息系統,疏通科技成果向生產轉化的渠道。
2.4 發揮農業示范田的示范作用
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離不開使用者的應用,若使用者不了解新技術,無法在實際農業生產中使用,那么科技成果轉化就不能實現。但我國的農業從業者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低,對于高新技術掌握慢且不準確。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不能舉一反三只是死板的應用,導致科技成果轉化慢效果不理想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試驗基地的示范作用就尤為重要。農業受地域、氣候、水文等影響非常大,同一技術在不同地點的效果不同。將高新技術引入示范基地,根據當地的氣候、水文等特點進行靈活運用,將同樣的技術進行差異化發展。再將更適合當地的技術形式推廣給農民,并詳細地講述在生產過程中的變化及結果。
[1] 夏海勇,高華鑫.淺析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問題及對策.中國農業信息,2015,(14)
[2] 曾福生,高鳴.中國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和城鎮化協調發展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現代農業視角.中國農村經濟,2013,(01)[3] 任君,馬惠英.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現代農業科技,201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