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宇,岳桂元
(上海建宇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上海 201599)
如何優化水稻種植技術提升種植效益
陳建宇,岳桂元
(上海建宇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上海 201599)
從當前水稻的種植情況看,仍存在很多問題致使水稻種植的現實情況不容樂觀。此現狀與水稻落后的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防控有很大關聯。因此,現實情況要求必須優化水稻種植技術,大力提升水稻種植的質量和產量,借此提升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文章主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稻的種植技術,提高水稻種植效益展開了具體的分析和論述。
水稻 種植技術 優化 提升 種植效益
近幾年中,由于過于頻繁地使用化肥和農藥,我國的水稻種植現狀不容樂觀。從長遠發展來講,化肥和農藥的過多使用嚴重影響了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最終對水稻的種植和生產帶來負面影響。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這種負面影響已經直接影響了水稻的種植與生產。為扼制這種負面影響持續發生與擴展,優化水稻種植技術,提升水稻種植效率和質量,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與進步,已經成了當前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怎樣才能切實完成這一任務呢?文章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優化我國水稻的種植技術,提升水稻的種植產量和收益。
水稻葉齡種植技術其實就是將水稻器官同伸規律當做依據,再與水稻主莖葉片的實際生長進程相結合,進而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對水稻不同時期的生長與栽培實施科學管理,達到提升水稻產量和種植效益的目的。為了使此種植技術得以在實際種植中有效應用,并能實現增產增收的目的,應做到以下幾點。
1.1 合理應用水稻田間診斷技術
在以往的水稻種植過程中,已經確定了水稻的種植極其容易被病蟲害侵襲,在病蟲害的影響下,水稻的生長情況嚴重受阻,致使水稻的質量和產量大大減少。為了杜絕病蟲害的持續侵襲,在優化水稻葉齡種植技術時,一定要注意科學合理的使用水稻田間診斷技術,對水稻在生長過程中的一些具體情況加以診斷,及時處理影響水稻生長的一些不良因素,保證水稻的正常生長。在調查中發現,水稻一般在種植后的葉齡期、移栽后的葉齡期、拔節期以及抽穗期都特別容易遭受不同種類的病蟲襲擊,有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在這些時期加強對水稻的田間診斷,準確判斷出病蟲害的種類,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治病蟲害的襲擊,保證水稻的良好生長。
1.2 合理建立科學的水稻葉齡的觀察點
保證水稻的優質和高產,是優化水稻葉齡種植技術的最終目的。所以,若要成功的優化水稻葉齡種植技術,首要任務就是合理建立科學的水稻葉齡的觀察點,隨時對水稻葉齡的生長變化進行詳細的了解,進一步保證優化水稻種植采取的措施更具針對性,保證水稻的良好生長狀況。實現水稻葉齡的觀察點合理科學的建立,必須要對水稻的品種、茬口等因素展開詳細的分析,然后再與各項生長數據的差異性相結合,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水稻的不同觀察點,并隨時做好標記,隨時對水稻的葉齡變化進行觀察和了解。
1.3 及時合理地對水稻種植技術加以改進
確定了水稻葉齡的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水稻的種植技術予以改進,能夠有效地提升水稻的種植水平,從而創造條件促使水稻良好生產。隨著在水稻種植中大力推廣和應用葉齡模式,逐步改進了水稻落后的種植技術,主要表現為:根據各地種植水稻的實際環境的不同特點,科學合理地對水稻種植方式和水肥管理方式等予以調整,切實提高了各地種植水稻的水平。
所謂的“三控”技術就是控肥技術、控苗技術以及控病蟲技術,應用這“三控”技術的原理,可以實現優化水稻的種植,提高水稻的產量和效益。
2.1 優化水稻種植中的“控肥技術”
經過對眾多種植水稻農戶的走訪和了解,得知農戶在種植水稻過程中對水稻施肥不夠科學、合理。普遍存在施肥量不均、施肥時機不當、施肥種類不全等現象,這些均會直接影響到水稻的生長。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必須要優化“控肥技術”,也就是把以往的氮肥實施方式打破。這就要求有關人員在施肥時做到在水稻生產前期注意控制氮肥的用量,在控制好幼苗生長后再根據情況少量施加氮肥,這樣既能減少氮肥的成本和對土壤的破壞力度,還有助于保證水稻在各個生長環節都能有充足的營養供給。
2.2 優化水稻種植中的“控苗技術”
優化水稻種植中的“控苗技術”,其重點就是對水稻的生育進行重點優化。從以往的種植經驗中得知,水稻的幼苗在生長初期會長出許多分蘗,這些分蘗是多余的,只會使肥料造成浪費,容易誘發病蟲害。而優化水稻種植中的“控苗技術”后,加強控制和優化水稻的幼苗,及時了解水稻幼苗的各種情況,并合理對施肥進行調整,有助于肥料被水稻幼苗充分吸收,從而促進水稻幼苗的生長。
2.3 優化水稻種植中的“抗病蟲技術”
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侵襲會為水稻的生長帶來致命的危害,甚至會引起水稻大面積的死亡。因此,優化水稻種植中的“抗病蟲技術”迫在眉睫。優化水稻種植中的“抗病蟲技術”,就是增加水稻的莖粗,縮短水稻基部的節間,拉長水稻中上部的節間,這樣就能讓水稻自身有效提高抗病蟲的能力,避免水稻出現倒伏現象,從而提高水稻種植的產量。
綜上所述,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把科學技術作為種植的依托,讓水稻的種植技術更加優化,才能實現水稻種植的優質高產,提升水稻的種植效益。
[1] 王錦艷,張彩清,楊臘梅,等.優化水稻種植技術,提高種植效益.北京農業,2015,(14):81~82
[2] 裴瑩,侯召亮,翟偉,等.優化水稻種植技術,增強水稻種植效益.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30):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