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諾++曹克亮

摘要:
為了鋪設個體更加良好的職業生涯,在試探階段對大學生的學業生涯進行前瞻性的預測,并且對其學業生涯進行有效而可行的設計,制定出一套對未來職業生涯有益的方案,讓大學生的試探階段的狀態得以是成長狀態而非停滯狀態,是有重大意義的。
關鍵詞:學業生涯;職業生涯;階段性;試探階段;前瞻性
一、 引言
在當前的中國社會中,社會各方面人士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高校學生對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的關注也日益增強。那么,大學生的學業生涯與其職業生涯必然有著聯系,在真正步入社會之前,大學生對自身學業生涯的規劃與實踐勢必對著其接下來的職業生涯有著巨大意義。為了克服大學生學業生涯中可能會遇到的瓶頸和其與社會的隔離,提前為職業生涯作出學業生涯的設計,筆者研究了學業生涯與職業生涯的關系,以及對學業生涯為職業生涯所作的設計提出自己的分析與建議。
二、 學業生涯規劃與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
學業生涯規劃是指求學者對與其職業相關的學業所進行的籌劃和安排。具體來講,是指學生對其自身特點和社會未來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確認識,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進而確定學習的總體目標和階段人生目標,然后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學業發展計劃的過程。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按人生發展各階段的不同而自行設計的,適合自己各個階段發展、帶有個性化色彩的個人職業生涯的一種中長期發展計劃。職業生涯規劃不僅能幫助個人實現目標,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真正了解自己,從而規劃出可行、合理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 [1]。
三、 學業生涯與職業生涯的關系
職業生涯發展專家休普將人生職業生涯劃分為四個階段(見圖1)在維持階段又分為成長與停滯兩種狀態,有的在此時期繼續成長,有的在此時期停滯不前[2]。
圖1休普所劃分的職業生涯階段
對于職業生涯階段的劃分,許多職業生涯研究專家都有作出相應的研究,在此筆者引用了休普所劃分的職業生涯階段。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最早階段的試探階段在25歲以前,正是高校學生的學業生涯階段。
筆者得出結論:學業生涯與職業生涯存在著包含關系,學業生涯是職業生涯的一部分。并且在休普的劃分里,試探階段又被劃分為了兩類狀態:成長狀態、停滯狀態。由此可以得出,為了鋪設個體更加良好的職業生涯,在試探階段對大學生的學業生涯進行前瞻性的預測,并且對其學業生涯進行有效而可行的設計,制定出一套對未來職業生涯有益的方案,讓大學生的試探階段的狀態得以是成長狀態而非停滯狀態,是有重大意義的。
四、 學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1、學業生涯規劃有利于職業生涯發展
學業生涯是職業生涯的一部分,職業生涯包含著學業生涯。對學業生涯作出必要的設計,也就是對職業生涯作出預測。
學業生涯規劃能夠幫助個人正確選擇職業;能幫助個人培養職業素養。
2、學業生涯規劃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改革開放前的大學生就業由國家統一分配。而今天已經是競爭日益加劇的時代,當今的大學生有了更多的職業選擇自由,同時面對的不確定因素也越來越多,只有擅長進行生涯規劃的人,才能更好地挖掘自身的能力,朝著自身所制定的目標更好發展。
3、學業生涯規劃是高校發展的要求
學業生涯規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擇業、就業能力,從而提高高校就業率,使學校的教學形成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4、學業生涯規劃是大學生成長的需要
學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在規劃中的每一個小目標都能夠相應地激勵大學生繼續努力奮斗,使大學生改變迷茫狀態,使目標更加明確清晰。
五、 學業生涯規劃所存在的問題
1、學業生涯規劃的主要問題分析
大學生處在學業生涯發展的關鍵時期,然而面對著學習、生活、就業、婚姻等各種因素交織,大學生對學業生涯的規劃更多地表現出了迷茫和困惑。對自身的學業生涯規劃缺乏認知與實踐。能夠對自身的學業生涯規劃作出合理有效的設計的學生較少。
在一些會對自身進行學業生涯規劃的學生當中,也存在著較多問題,比如:對職業發展寄予過高的期望值;今后在社會上職業選擇的方向不夠清晰;追求所謂完美的最佳設計規劃[3]。
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形式單一,內容空泛。面臨人生的多重選擇,初涉人世的畢業生往往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適,這種情況下他們往往需要的是一種將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心理輔導分析有機結合[4]。
許多高校以及大學生未能充分了解到學業生涯與職業生涯的關系。秉持著畢業后也許會從事與大學專業不同的崗位的想法。未能對大學生學業生涯進行盡早的規劃。沒有充分意識到學業生涯是職業生涯的一部分,使得大部分大學生在大一、大二期間都充滿著迷茫度過,大三、大四才匆忙進行規劃甚至有些大學生畢業后無任何實習經驗,簡歷一紙空白。學業生涯與職業生涯未能成功對接,使職業生涯最早期的階段變為了一個缺口。
2、學業生涯規劃的主要問題解決辦法
大學生對自己的學業生涯規劃應該貫穿于整個學業生涯,根據不同階段自己的特征,明確自身的目標,適應大學的新環境,結交優秀的好友,積極參加校園社團活動,提高組織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同時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自覺主動地打好堅實的知識基礎。
高校應尊重學生的個性,進行教學改革,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提起大學生對職業規劃的興趣。加強學生知識的實際應用,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鼓勵學生自主研究問題,分析問題。使高校的學業生涯規劃成為一個綜合整體,貫徹在各個方面。
六、 結語
學業生涯與職業生涯是息息相關的,從前文筆者已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學業生涯是職業生涯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學生應該對自己的學業生涯提早進行具有前瞻性的有效設計,為自己的未來職業生涯作出鋪墊。
[參考文獻]
[1]王曉萍, 劉燕花. 女大學生學業規劃與職業生涯規劃[J]. 山東文學月刊, 2008(12).
[2]羅雙平. 職業生涯階段劃分[J]. 中國人才, 2000(2).
[3]戌松明. 基于職業規劃的學業生涯規劃探微[J]. 科教文匯旬刊, 2010(19).
[4]余惠瓊, 任運康, 伍安春. 加強職業規劃指導 重視職業心理輔導——談高校就業指導改革[J]. 教育與職業, 2005(20).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