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教學質量是本科高校內涵建設的重要體現,教學督導工作是促推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從地方性本科院校二級分院教學督導工作運行現狀為出發點,分析了當前二級教學督導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困境,通過實踐創新求變,提出在新形勢下二級學院督導工作變革的新思路,為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工作建設開展開辟新路徑。
【關鍵詞】二級學院 教學督導 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093-02
近年來,高等教育已呈現“大眾化”的局面,地方性本科高校的生源持續增加,師資不斷更新。高校二級管理體制的推行,對二級學院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暢通、高效的二級教學督導體系已是提高二級學院教學管理水平的當務之急,探索一種能適應新的發展趨勢的二級教學督導模式非常必要。
一、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隨著地方性本科高校的不斷發展壯大,學生素質培養、教師水平提升、教學管理方式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二級管理過程中出現的許多新現象、新問題不斷沖擊著原有的教學督導管理模式。
1.生源素質滑坡問題
高等教育不斷普及,學生數量增多,生源素質較精英教育時期有滑坡趨勢 [1]。學生對學習的內在驅動力不夠,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個人長遠發展缺乏規劃,主要體現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紀律較差,少數學生還存在無故曠課、曠考等現象,在考場中投機取巧、考試作弊等現象也時有發生,教學管理部門往往缺乏對此類現象進行提早干預的能力,學生的自我治理能力缺乏,學風有下滑趨勢。
2.教師課堂教學問題
隨著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發展壯大,對師資的需求量增加,二級學院各專業引進了很多專業領域的精英,新進高層次人才工作能力強、科研能力強,或是擁有豐富的專業背景知識和實戰經驗,不過許多教師未受過系統的師范教育,缺乏高校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培養,導致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出現授課能力較弱,教學設計能力不強,講解的知識點超越學生接受范圍,實際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的期望脫節,學生的評教分數偏低等問題。
3.教學管理規范問題
對地方性本科院校二級學院文化內涵建設而言,提高教學規范化水平、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必然是工作的重心。近年學校對二級分院自主管理權限逐步下放,二級分院自主管理能力不夠完備等因素,導致教學工作的隨意性仍然存在,即使根據規章制度去完成的各個教育教學環節,也會出現學系、專業間完成情況不一致,教師個體間完成的工作存在差異的情況,教學管理規范化程度離制度設定的狀態存在差距,還有提高的必要性。
4.督導隊伍建設問題
二級學院教師主要承擔教學、科研任務,因涉及到多專業的督導工作,督導專職專業人員數量少,督導工作多由專任教師、部分行政領導完成,角色多為兼職督導員。由于要兼顧教學工作與督導管理,許多督導工作人員分身乏術,管理水平較低。二級學院督導由分院自行管理,存在對督導員激勵不足、要求不嚴的情況。督導隊伍工作比較分散,工作制度不健全,督導執行力度不夠,對監控效果反饋滯后,缺乏可持續的改進措施。
5.督導工作銜接問題
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工作主要包含督教、督管、督學等功能,督導員的工作既要做到教學督促也要完成日常引導,把工作的觸角延伸至教學、管理、學生等各個環節。當前的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工作在完成自身的督與導的職能外,較為缺乏的是與教師、學生、管理人員的互動與溝通,與教務管理科室、學生管理科室、科研管理科室及行政領導層次的聯動管理缺乏,導致督導工作往往局限于小范圍,難以影響整個大的教學環境。
二、二級學院教學督導體系重構的必要性
隨著“特色辦學、創新興校”行動計劃的部署和實施,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已經成為地方性本科院校發展提升的必然之路。近年來,在學科專業結構不斷調整,高層次人才大量引進,人才培養方案的論證調整,學年制向學分制的轉變實施,短學期制的落地實施,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推行下,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工作的開展與教師發展、學生培養的關系顯得更加緊密,需要通過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新問題,對過去的做法要有反思和取舍,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二級督導工作也應從“局外”走向“局內”[2],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工作的大背景下,既要發揮原有教學督導隊伍的優勢,也要運用好學生骨干力量,從督導制度建立、運行模式、人員組建、落地實施層面促進體系重構。
三、二級學院教學督導的“兩條腿走路”模式
“兩條腿走路”模式是指通過建立專業、高效的教學督導員隊伍和學生信息員隊伍,開展督教、督學、督管工作,實現二級學院教學督導隊伍、學生信息員隊伍與校院兩級行政部門的有效聯動,促進教學文化建設、教學質量提升和管理效率提高。
1.以兩套制度為保障建設兩支隊伍
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工作受學校督導組及二級學院黨政班子的雙重領導,主要負責教育教學工作的監督、評估與指導。二級學院以學校督導工作規程及學生教學信息員工作辦法為基本準則,出臺《麗水學院商學院關于印發教學督導工作條例》、《麗水學院商學院關于印發學生信息員工作條例》兩項制度,給予教學督導工作充分的制度保障。
經過二級學院各學系推薦10余名教學業績、學生評教成績優秀,具備良好師德的教師,經教學領導把關,分院黨政班子討論確定為二級學院督人組成員,成員基本由教學副院長、系主任、專任教師及教管人員組成[3]。教學督導組長從督導員隊伍中推選出熟悉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和教育教學規律,具有良好教學水平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的專任教師中產生,所有的教學督導組成員每1至2年調整一次。通過教學督導工作制度的出臺,基本形成較為穩定的成員格局和規范的工作程序,對教學督導工作進行量化考核,年底為教學督導成員的聽課工作、試卷復查工作、教學競賽工作、論文抽檢工作及其它交辦的工作計算工作量,給予督導成員相應待遇,激發成員的工作積極性。endprint
學生信息員在傳遞教學情況、交流教學信息、改進教學工作中有重要作用,主要負責教學第一線信息的收集、反饋,由各行政班推選1名品學兼優、具備良好責任意識的學生擔任,每學年進行一次調整,學生信息員隊伍由二級學院團委、學生會和督導組負責納入同級學生干部隊伍組織管理,每學年由督導組負責考核、評優與表彰[4]。
學生信息員隊伍與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員隊伍是相輔相成的“兩條腿”,在教學督導工作中互為補充。二級學院以制度建設為保障,通過工作職責、工作待遇的制定核施行,促進兩支隊伍建設,為“兩條腿走路”提供依據,為督導工作提供助力。
2.以模式變革為基礎促督導工作開展
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員隊伍與學生信息員隊伍建設為教學督導工作打開了新局面。在教風、學風、考風、教學資源使用、教學質量、教學管理、教學秩序的監督、檢查、指導、評估工作開展時,二級學院教學督導組負責對學生信息員指導、下達工作任務和政策傳達,學生信息員負責對二級學院教學督導組匯報、反饋信息,在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兩支隊伍相當獨立又相輔相成,以“兩條腿走路”的方式開展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工作。
在教育教學環節中,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員根據分院的工作部署,參與教學工作會議、組織督導工作會議、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完成年終總結,對課堂教學質量、實習實踐教學環節、學生考核環節、日常教學管理、教學檔案開展督查和示范,為二級學院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意見、建議。在教學督導組開展督導活動過程中,學生信息員可對整個二級學院教學動態、教學信息進行實時反饋,可以發表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建議,對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等各教學環節中出現的問題,以教學信息反饋的形式匯報至二級學院教學督導組,督導組根據工作制度可在第一時間介入,如遇違反教學管理制度的情況由教學督導組提交至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處理。
教學督導員隊伍與學生信息員隊伍是二級學院督導工作中“兩條腿”,二級學院督導工作改變固有的“單腿走路”為“兩條腿走路”工作模式,提高了教學督導工作的覆蓋面[5],使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工作“走”的更加穩健。
根據管理實踐證明,學校應充分重視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建設,充分發揮二級學院教學督導隊伍和學生信息員隊伍的重要作用,實現督、導結合,教學信息互通,以健全的機制、完善的監控辦法、有效的激勵政策,充分發揮兩支隊伍的能動性,推動教風、學風建設,促進二級學院的內涵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文元.高校二級管理體制下二級學院文化建設探析.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183-185.
[2]薛國鳳.從“局外”走向“局內”——高校教學督導理論與實踐問題的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14.6:86-90.
[3]《麗水學院商學院關于印發督導工作條例的通知》(商〔2016〕20號).
[4]《麗水學院校長辦公室關于印發麗水學院學生教學信息員工作辦法(修訂)的通知》(麗學院辦〔2016〕172號).
[5]申金霞.高校教學督導工作創新與發展的路徑探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2.4:71~73,87.
作者簡介:劉丹華(1985.12-),女,浙江云和,本科,研究實習員,單位:麗水學院,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