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尹玲莉
【中圖分類號】G4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185-01
如果記住學生的姓名和容貌,就好比在老師與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信息可以快速傳達,師生溝通順暢方便,能讓學生體會到被尊重與被關注,進而建立起師生間的信任感,還可以培養友誼,記住學生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相信每一個實踐者都會受益良多。那么如何能記住學生姓名與模樣,下面是筆者的一點實踐與思考。
一、獲取盡量多的信息再加上聯想就比較容易記住學生
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見一位陌生人,面對面彼此介紹,但沒過多久就把對方忘得一干二凈,但如果仔細回憶,可能會想起一些事件場景,如果建立的聯系越多,聯想到他的樣子和名字就越容易,這是記住學生的根本方法。
二、對某一件事重視,自然就會積極主動地去撲捉信息
印象與心理學研究還表明,記憶力就是注意力,只有先放在眼里,才能記在心里。要想記住別人的面孔和名字,先要集中注意力,這也有助于克服與陌生人的拘束感,眼睛是心靈的照相機,把看到的模樣盡量完整地記錄下來,投射到腦子里,回憶時,閉上眼睛,反向輸出影像,就會記起了學生的面孔。如果對某個人感興趣,自然就很容易記住他,如果不感興趣,也就很難記住有關他的信息。這似乎是大腦記憶信息的機制,感興趣大腦就會積極建立聯系,不感興趣就會篩除掉或者屏蔽信息。
三、從選擇題到搭配題再到填空題
記憶學生的姓名和面容,就好比做選擇題,做搭配題,做填空題,選擇題和搭配題一般要比填空題容易一些,只須判斷是與不是,隨著對學生認識的加深,就應該能做好學生姓名的填空題。其中比較特殊的是姓名與容貌的搭配,這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同步、不對稱造成的,設想一個學生一見面就介紹自己,經過反復多次交往,他的姓名和容貌會同時反映到別人的大腦中。有時候我們會記住學生的面容,但卻忘記了姓名。一方面可能我們的大腦擅長識別人的面部細節,另一方面現實中,我們不可避免的會反復遇到碰面的情況,每碰面一次,就會加強一次記憶。有時候我們對學生的姓名很熟悉,但面對本人卻比較陌生。作為老師,這似乎是更加突出的情況,一是學生眾多,工作聯系時經常依托學生骨干,老師和學生的面對面聯系比較有限;二是由于學生從錄取、培養到畢業,對學生的管理更多的是與姓名有關信息處理;三是學生妝容過度或照片失真,甚至有的學生照片經過刻意修改美化,失去了識別的意義;四是一小部分學生缺乏主動聯系老師意識,竟然有臨近畢業,老師突然發現老生中的新面孔,讓老師都吃一驚。
四、姓名是高度濃縮的信息集合體,每一個學生的名字后面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每個人的知名度是不同的,等待著老師和同學去認識。一名學生被老師記住,除了個人的魅力以外,就需要老師的努力,用心,關注、關照每一名學生,找到學生的特點,如果學生有一技之長,在某一方面有獨特的才學,那么他也更容易為人所認識和知道。發揮出從姓名遷移到情感的神奇作用吧,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姓名是他自己最熟悉、最甜美、最妙不可言的聲音,在交際中最明顯、最簡單、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記住人家的名字。”
五、記住學生應該成為對老師的一項基本要求
作為老師需要有博愛的情懷,用心注意到每一個學生。記住學生是公平對待每名學生的前提。如果你叫得出張三,叫不出李四,就有厚此薄彼之嫌。愛學生,請從記住學生的名字開始。不能叫出同學的名字,是一種不禮貌行為,就進一步溝通來說,老師同樣也會被輕視,他的言傳身教也會大打折扣。
六、記住學生姓名的技巧
和學生見面時要叫出他的名字,學生都愿意老師喊自己的名字,只要不斷地練習,你就會記牢學生的名字。老師也可以發動學生,來幫助老師記憶學生的名字,學生們很樂意完成這項工作。重復是記憶之母,重復記憶學生的名字,老師叫學生的名字就會越來越順嘴。背誦百家姓對于記憶學生姓名很有幫助,面對不好記的名字,就得想點辦法,反復琢磨,或者諧音,或者字詞聯想,或者編撰順口溜,或者什么奇思妙想等等,事實證明,這都是不錯的辦法。
參考文獻:
[1]銀浦編著.心理致勝博弈術,中國商業出版社,2011-1-1.
作者簡介:1.王軍(1975.8-),男,漢族,山西臨猗人,吉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農業推廣碩士,講師,從事研究生與科研管理工作;2尹玲莉(1977.8-),女,漢族,吉林長春人,長春市希望學校,本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