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沈陽經濟發展正在開展供給側改革,經濟發展由投資、消費來刺激,逐漸轉變為以創新創業為主導來驅動。大學生群體作為社會創新創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了解并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日益成為人才培養的重點。本文通過對沈陽大學生創新創業行為影響因素的分析,有針對性的提出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創新創業 行為因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194-02
一、引言
隨著經濟領域改革不斷深化,沈陽經濟發展進入瓶頸期,并且大學生就業壓力不容忽視。在這種形勢下,創新創業將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為了做好沈陽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以大學生創新創業行為為基礎,研究分析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行為的影響因素,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活動的頂層設計和具體實踐指導。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筆者在沈陽10余所高校進行走訪,通過座談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行為主要受到個人因素、社會環境、創新創業教育三方面的影響。
1.個人因素方面
(1)個性特質和能力
1)一般自信程度較高的學生創業的欲望及動力越強,大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與社會,能夠積極的肯定自身的特質,在學生和生活的過程中敢于嘗試新生事物,這類學生對創新創業具有較高的熱情。
2)具有冒險精神的學生創新創業的行為特質較明顯。一般自信程度較高的人比較敢于冒險,因為個體認為一切未知的情況對于自己來說都具有可控性。冒險精神也反映學生的獨立程度也比較高,因為敢于冒險的社會個體畢竟是少數。
3)人際關系協調能力強的學生對創新創業更有信心。眾所周知在當今社會任何工作都需要分工與協作,越是能夠組織、協調好人際關系的人,在需要克服極大困難的創新創業活動中,才能夠利用好各方面的資源,成績一番事業。
(2)學生家庭及占有社會資源情況。
1)精神層面,大學生剛剛進入社會,各方面還不是很成熟,家庭支持大學生創業行為,對于學生強化創業理念,勇于面對挫折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如果家庭成員中,特別是父母參與創業并且獲得成功,具有巨大的典型示范效應。
2)物質層面,家庭成員占有社會資源的情況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也具有十分確定的幫助,比如家庭成員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能夠給與學生支持,使得大學生創業初期得到比較堅實的基礎,對創業的方向、創業的手段等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2.社會環境
(1)區域經濟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由于沈陽地處東北老工業基地中心,國有企業多、市場競爭不夠充分,區域經濟落后,整個社會對創新創業的認識還不夠。因此,學生就業觀念比較陳舊,對國有企業情有獨鐘,對風險帶來的利益敬而遠之,創新創業的內驅力不夠強。
(2)政府支持
大學生創新創業行為受到當地政府政策的影響很大。政府能夠出臺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稅收、知識產權保護、勞動用工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對于準備創業和創業初期的大學生來說具有較大的影響。特別是社會保障方面,政府能夠對參與創新創業的大學生給予充足的社會保障,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對于堅定大學生創業信心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3.創新創業教育
目前全國高校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都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部分高校成立了創新創業中心、學院,配備專門教師,通過課堂教學的形式向學生系統的教授創新創業的理論知識,學校還組織學生參與各類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這些都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創新創業行為。
三、根據對學生創新創業行為影響因素的分析,對沈陽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建議
1.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個性特質,通過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的活動,培養學生自信、勇于冒險的精神,創造學生積極展示自我、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通過有針對性的工作,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要通過精心設計讓學生體驗冒險精神帶來的刺激與回報,讓學生正確認識風險,敢于嘗試風險和正確把控風險。
2.深入了解學生家庭情況,重點培育一批創先創業先鋒。由于家庭因素對學生創新創業行為有著較大的影響,我們應當選擇家庭創新創業觀念和條件良好的學生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有效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3.高校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頂層設計,系統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從經濟規律、金融常識、法律法規、管理理論等方面都要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去。學校還要積極開展的實踐活動,在校內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真正挑選出具有創新和經濟效益的項目進行一定資金的資助。在校外積極與企業開展項目合作, 讓大學生參與設計和推廣;積極把學生優秀創業項目推薦到創業孵化園,找到項目落實的平臺。
4.社會提供良好環境,積極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來方便大學生的創業活動。特別是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為其提供適合的創業項目、提供創業啟動資金、進行創業全程指導等等。給大學生創造一個能創業、創好業、好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
5.沈陽政府要積極支持大學生創業, 完善相關的一些制度來幫助大學生自主創業。一方面要制定一些政策對大學生創業行為給予扶持,通過簡化審批流程、優惠稅收政策、提供信息引導等措施;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一些社會保障制度,風險較高的項目提供一些政策保障,對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建立醫療、養老等保險制度。
參考文獻:
[1]. 余福茂、曾明. 大學生創業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6-70
[2]. 施德寶. 大學生創業行為研究[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82:83
作者簡介:石蕊(1982-),女,碩士,沈陽科技學院,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