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中小學樂團排練的組織結構出發,在論述指揮在樂團中的核心作用的同時,強調聲部教師對樂團成員的引導作用。樂團隊員的素質和首席的能力,直接關系到日常排練和演出的效果,而樂曲難易程度的選擇,則是樂團整體水平的體現。因此,一支合適的樂曲,只有在指揮、聲部教師、樂團隊員及首席的通力合作下,才能得到出色完美的演繹。
【關鍵詞】樂團 排練 管理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204-02
二胡專業的我,由于工作的需要同時也兼任少年宮樂團的排練。記得最初接手樂團排練時,主要是以彈撥和弦樂為主,其它聲部都很薄弱甚至就是沒有,這時候我們就在思考聲部的問題,為此少年宮增設了爵士鼓、大提琴班,以解決樂團打擊樂聲部和低音聲部的隊員問題。另外這兩年我們少年宮為了更好地提升樂團水準,與專業院校進行掛鉤,并邀請一些專家作為少年宮樂團的藝術顧問,為少年宮樂團發展指引方向。
任何一件事情要做好,離不開自身的努力和外部力量的作用,即內因與外因相輔才能相成。樂團是一個團隊,它需要樂隊每個聲部的老師、隊員同心協力,需要集思廣益,方可達到一定的高度。下面我就指揮、聲部老師、隊員、日常排練與樂團管理幾個方面談談看法。
一、指揮
剛開始接手樂團的我,包括現在都會有些人在想:指揮站在那干嘛?不要也照樣可以進行演奏。樂隊為什么需要設置指揮呢?正如樸東生《樂隊指揮法》所言:“樂隊指揮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一條,是因為需要通過指揮來組織、訓練樂隊,使樂隊能正確、統一地演奏作品。……小型樂隊即使演出時不用指揮,排練時也需要指揮來主持、指導演奏。”學習了指揮,我明白了指揮是一個樂團的靈魂,指揮的精神面貌體現樂團精神面貌,一些著名的指揮家,那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可能包含著樂曲無限的情感。
作為基層樂團的指揮,首先是要具有專業素養,比如要能根據樂團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樂曲,對樂曲的結構、織體了如指掌,有些時候甚至還要會點編配。因為我們基層樂團會有部分聲部缺陷,怎么進行重新分配和調整都是基層指揮老師必須兼備的能力。
其次是指揮的手勢預示要很清楚,隊員進入狀態才能很準確。特別是面對少兒樂團,表情變化要夸張,要在手勢中體現出來。要能牽著每個聲部,讓樂團成員的音樂情感跟著你走,要能促成各聲部間學會交流配合。
三是要具備管理樂團的能力,業余樂團往往都是這樣,一個指揮除了排練,還兼職樂團的日常管理,要跟各聲部老師協調好,才能使你的聲部訓練不出問題。要把學生管理好,注意學生興趣的調動,讓學生樂于參加這樣活動。只有這樣,每次才能井然有序,順利完成任務。
二、聲部教師
我在這么多年的樂隊排練中,最困惑的就是大部分聲部老師都覺得排練是指揮的事,榮耀也是指揮的,我們做好做壞都一樣。其實這種消極的排練直接影響聲部訓練的質量,從而影響樂團整體水平,什么樣的聲部訓練算好呢?通過接觸大量的學校樂隊,一些知名音樂家、音樂教育家中肯地發出了忠告:“務請各位音樂行家、教師一定要把娃娃們的耳朵‘調準,不要光顧了技術、技巧的訓練,而忽視了音樂的基本要素:音準、節奏、節拍的正規訓練和培養。”所以聲部老師首先要和指揮校對好聲部樂譜,積極和指揮溝通理解樂曲的整體要求,其次是請專業教師上樂器小課和本聲部的訓練課,隊員要做到音準、節奏準,要能根據指揮的要求做出力度變化、音色要求。再次是聲部老師要明確自己的聲部在每一段落的作用,要常常把自己的聲部放到全曲中做衡量,作為全曲不可缺少的部分,你應該為完成這首作品做好哪些任務,這樣你的演奏將真正有成效,起到一個積極的作用。
三、樂團隊員
我去一些學校排練,會發現他們選擇隊員的時候首先看他是幾級,當然這是最基本的。其實在選擇隊員的時候,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個學生要有集體觀念,有合作精神。樂團演奏是一項集體審美活動,講究音色和諧、聲部均衡、結構嚴謹、層次清晰,這些要求無不促使每位隊員要時刻注意各個聲部間的平衡與協調,并與指揮做到心心相印。所以樂團隊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同時還要能夠弱化自己的個性。樂隊演奏不能由著個人的性情而隨意發揮,而是要把自己融入到集體演奏之中,避免過分的個性張揚。
培養一名出色的首席是不可忽視的。作為首席,不僅要有較高的演奏水平和視奏能力,還應具備一定的組織才能,有著高度的責任心,在排練和演出過程中,能積極配合指揮做好樂隊的協調準備工作和統率工作。我們要求每一位隊員在演奏中必須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即時刻注意指揮的肢體語言、聲部首席的一舉一動,領會他們的演奏意圖,在節奏、速度、力度以及樂曲表現上都能與之相向而動。與此同時,耳朵仔細監聽自己的演奏,注意在音準、節奏、力度等方面與樂隊的聲音保持協調一致、融為一體。這些隊員的音樂感覺好,反應快,都有一定的視奏能力。學會用心唱譜,把樂譜變成有情感的音樂,而不只是一個個音符。另外,有經驗的樂隊隊員一定長有“三只眼”:一只眼看譜,一只眼看指揮,另一只眼則看首席。從而避免只顧埋頭苦干,把自己與樂團割裂開。只有指揮、首席、隊員三者的通力合作,才能出色的完成演奏。
四、樂團排練與管理
日常排練要想質量好,首先是選好適合的樂曲,然后必須認真與聲部老師核對分譜和分析總譜,這個很重要,因為這環節在非專業團體中往往會被忽視。這樣一方面確保譜子的正確,同時能幫助老師提高分聲部訓練的質量,在排練中最終要訓練學生之間的配合、與指揮間的配合。近兩年,我會經常把排練的情況進行錄音,然后與聲部老師、甚至有時跟學生一起找出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另外樂團管理非常重要,這體現一個樂團的生命力。首先要有獨立的訓練場地,讓所有進入排練地方的人都能認真進行排練而不受干擾,有專門負責樂曲管理和服裝管理的人員,確保排練和演出的后勤保障。要有聲部老師和隊員的管理制度和獎勵辦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的同時也能規范樂團成員的行為。
當然,在日常排練中很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我今天只是把我的排練中遇到的困難和感受說出與大家交流,也希望大家有好的辦法能與我一起分享。相信我們的共同目標是一樣的,那就是讓我們的樂團能健康成長、發展。
參考文獻:
[1]樸東生著《樂隊指揮法》,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8月版,
[2]賀技武、答朝仰主編《藝術與設計》, 武漢:武漢出版社,1999年3月版,
[3]王震編《大管演奏藝術》,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年4月版。
作者簡介:嚴一功,男,漢族。1972年9月出生,祖籍淮安。畢業南京藝術學院中國樂器演奏專業,先后師從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于漢和馬友德教授。并于2010年上海音樂學習作曲、指揮,師從張旭儒、王永吉教授。現為張家港市少年宮專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