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逐漸成為現(xiàn)代高校教育的指導思想。高校在學生管理中必須要加強對人本管理的運用,人本管理理念作為創(chuàng)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的切入點,可以改變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并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進行。高校應采取有效措施促進人本管理理念與高校學生資助育人真正融為一體,構建真正有效的資助育人體系。本文結合工作實際,針對目前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從人本管理的視角來探討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開展,旨在進一步拓展高校學生資助育人的功能,提高高校學生資助育人的水平。
【關鍵詞】人本管理 高校學生 資助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251-02
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在高校教育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效果。在新形勢下,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積極探索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高校學生資助育人模式,改革和創(chuàng)新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
一、人本管理的涵義
所謂人本管理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是指在管理活動中把“人”作為核心要素,強調人在組織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堅持一切從人的實際出發(fā),以調動和激發(fā)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根本手段,以達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斷發(fā)展為目的的觀念,把激發(fā)和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作為管理的核心和動力。人本管理是現(xiàn)代管理理論發(fā)展的主要特點,是在深刻認識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作用的基礎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實現(xiàn)以人為中心的管理。
二、高校學生人本管理的涵義
高校學生人本管理是指“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管理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學生,學生是學校管理和服務的對象。高校學生人本管理要求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根據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意識和理念,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高校學生人本管理突出以學生為本的核心思想,一切活動都要圍繞學生成長成才而進行。
三、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功能的內涵
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功能是指資助主體在給大學生提供資助的時候對大學生在思想品德培育方面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或作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與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相結合。高校開展資助工作必須緊緊抓住教育的根本,把“育人”這條主線貫穿到資助的全過程。所以,育人也就是高校學生資助的另一個重要作用,高校學生的資助工作要始終圍繞著“育人”來進行。
四、成都學院醫(yī)學院資助育人工作的開展現(xiàn)狀
醫(yī)學院領導對學生資助工作高度重視,始終把對貧困學生的幫扶放在學生工作的重要位置,為確保對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得到順利開展,學院成立了由黨委副書記任組長的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各班級成立了由班主任任組長的班級評議小組,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各項資助工作。學院非常重視資助育人工作的開展,緊緊圍繞“育人”這一中心,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確保大學生順利成長成才。
1.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檔案,固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幫扶機制
學院逐步健全貧困生資助體系,完善運行機制。面對獎助貸等資助工作事務,嚴謹細致、扎扎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具體工作,嚴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嚴格每一道程序;深入領悟和熟稔政策文件精神,將原則性、靈活性與育人工作自身的天然“教育性”緊密結合起來;將資助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緊密結合。學院成立分團委學生會助貸中心,根據所開展的相關資助工作梳理編輯成《醫(yī)學院助貸中心工作手冊》,以文本形式固化成具有學院特色的資助工作體系。
學院積極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生源地貸款工作、國家獎助學金評審工作、勤工助學工作、綠色通道、學費減免、臨時困難補助、入伍資助等相關資助工作。通過召開學生資助工作布置會,組織各班級助貸委員認真學習國家資助相關文件精神,提高資助工作的責任感,全心全意投入到資助工作中,確保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學院逐步形成以生源地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為主,以國家獎助學金、臨時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綠色通道”為重點的全方位助困育人的服務體系,有效地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推動了和諧校園建設。
2.積極開展義工活動、自強典型評選、資助征文等各類資助育人活動
學院舉行“助學、筑夢、鑄人”征文表彰大會,表彰征文活動的獲獎學生,同時使學生真情流露表達對黨、國家、學校和學院衷心的感謝,并承諾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回報社會;舉行年度義工活動啟動儀式,旨在喚起受助學生的感恩之心,增強受助學生對于做義工活動的認識和理解,激發(fā)受助學生開展義工活動的熱情;舉行“國家資助 助我成長”勵志成長成才優(yōu)秀學生典型宣傳評選活動,推薦自強自立的受助同學為學院勵志成長成才優(yōu)秀學生,并參加學校評選,展現(xiàn)出醫(yī)護學子的精神風貌。我院受助學生均積極參加校內和校外各種義工活動,傳遞愛心,奉獻社會,在活動中使受助學生接受感恩教育,獲得精神上的鼓勵,更加明白在接受國家資助的同時也將一份厚重的責任交到他們手中,就是要將愛的火炬?zhèn)鬟f下去,用心去感恩,去回報社會。同學們在開展義工活動的過程中受益良多,不僅因為活動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教會他們用實際行動去關心愛護身邊的每個需要溫暖的人。
3.將資助育人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幫助受助學生樹立自信自強的觀念
學院帶動班主任老師積極參與到學生資助工作中,主動關心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經常找他們談心,隨時了解貧困家庭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關心他們的生活,指導他們的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容易因家庭貧困等原因常產生自卑心理,對他們進行經濟上的資助固然重要,更為重要的是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動態(tài),要幫助他們擺脫自卑心理。各班級在開展資助工作的過程中,積極幫助貧困學生端正他們的金錢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使他們認識到經濟情況的好壞并不代表人格的高低,正視自己,發(fā)覺自己的潛力,以知識和能力作為自己的精神糧食來充實自己,在精神上脫貧。由于家庭收入較低或家庭多子女等經濟困難學生在學院各班級學生群體中占較大比例,因此資助育人工作更是學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五、成都學院醫(yī)學院資助育人工作存在的問題
1.資助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事務性工作占據了大量時間
學生資助工作信息化就是將學生資助工作的信息以數字化形式加以整理、歸納、運用和共享。目前,絕大部分高校都沒有可用的資助管理信息系統(tǒng),大量事務性的工作基本都是由學院負責學生資助工作的專職輔導員老師來進行。許多工作依然停留在簡單的文字操作和報表處理上,對信息收集、整理等仍采用傳統(tǒng)信息管理方式,而網絡信息技術還未能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普遍應用。由于涉及到的受助學生數量較多,工作內容繁瑣,工作量較大,甚至有許多重復性的事務性工作,使得工作效率較低。
2.對受助學生的人文關懷不夠,誠信教育和感恩情懷有待加強
目前,大部分的資助主要是通過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資金支持為主,而對于受助學生的心理健康、誠信教育、感恩情懷等方面的人文關注還不夠。大學生處于身心成熟的轉折期,心理調節(jié)能力比較差,極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許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都有較重的心理負擔,在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往往容易產生盲目自卑、過度自尊或者焦慮的情緒,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受助學生心理問題的凸顯,無一不在警示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必須從單一助學轉向助學助心。
3.資助政策宣傳力度不夠,未全面落實精準資助工作
一直以來,學院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都高度關注、大力支持,在宣傳國家資助政策方面不遺余力,通過多種方式宣傳資助政策,報道資助動態(tài),受到了廣大家長和學生的歡迎,但是還缺乏有針對性的宣傳,應通過制定詳細的宣傳方案,結合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對象進行重點宣傳。學生精準資助體系還不夠完善,在資助對象認定、資助標準、資金發(fā)放機制等方面還需要進行完善。
六、基于人本管理理念提升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徑
1.建立學生資助工作信息化平臺,提高資助工作育人效果
建立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tǒng)。一方面,通過改進相關設備設施,使信息化建設和實踐運作得到相應的物質保障。另一方面,對學生資助專職輔導員進行定期的培訓,提升學生資助專職輔導員的業(yè)務能力,實現(xiàn)學生資助工作的職業(yè)化和專業(yè)化。要真正有效地開展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必須要大力推動資助工作的信息化建設,而提高學生資助專職輔導員的管理和服務能力非常關鍵。這不僅是學生資助工作信息化發(fā)展的內在需要,也是學生資助工作中貫徹人本管理理念的具體表現(xiàn)。
2.加強受助學生的人文關懷,提高受助學生的誠信意識
所謂人文關懷是一種以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為內在尺度的價值取向,是對人以及人類本身及發(fā)展狀態(tài)的關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追求的價值目標。在資助工作中,要尊重受助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受助學生的心理健康,要堅持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相結合,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扶持。
把資助工作與誠信教育相結合,開展主題為勵志、感恩、誠信的征文比賽活動,引導他們勇敢的面對暫時的經濟困難和思想困惑,克服心理障礙,不斷提高自我素質;在寒暑假堅持開展輔導員實地走訪經濟困難學生家庭活動,全面了解受助學生家庭情況和資助需求,核實學生資助申請材料,將申請資助過程中的不誠信行為記入學生誠信檔案,切實把資助管理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
3.加大資助政策宣傳力度,扎實推進精準資助工作
要切實加強對國家各類資助政策的宣傳,可以通過開展 “學生資助政策宣傳月”、“學生資助主題教育”等活動,在學生中廣泛宣傳資助政策,也可以通過印制資助政策宣傳海報、《資助政策簡介》等免費發(fā)放給學生,還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以更加生動活潑的形式宣傳資助政策,不斷創(chuàng)新資助政策宣傳方式,拓寬資助政策宣傳領域,使得學生能從多渠道全面了解國家的各項學生資助政策。
要扎實開展精準資助工作,提升精準資助工作質量,確保資助政策順利落實。第一,精準識別資助對象。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據庫,采集學生本人及受資助信息、在校消費數據、輔導員及同學日常評價等數據。第二,精準管理受助信息,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息實施動態(tài)管理,采集分析在校消費等數據,對經濟特別困難、生活艱苦的同學發(fā)放臨時困難補助。第三,精準幫扶受助學生。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幫扶工作貫穿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在新生入學前建立聯(lián)系,介紹資助政策,提供來校路費;在校期間深入關注學生的資助與能力素質提升需求;畢業(yè)后持續(xù)關注基層就業(yè)、服兵役等后續(xù)資助。精準把握不同年級、不同民族、不同類別、不同去向的學生資助需求,全面提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陳慧敏. 對高校學生工作“人本管理”的分析探討[J]. 湖北教育學院學報, 2005(3).
[2] 劉晨. 淺析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以徐州醫(yī)學院為例[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5(1).
[3] 趙玉寶. 高校學生人本管理理論及實踐探討[D]. 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徐子欣. 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功能研究[D]. 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6年.
[5] 李敏. 淺析高校資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內涵及其拓展[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0(6) .
[6] 李麗. 基于人本理念下的大學生管理工作探索[J] .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2).
[7] 吳科.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大學生管理工作之我見[J] .大學教育,2013(3).
[8] 杜德省. 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的問題研究[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作者簡介:劉暢(1987-),女,漢族,籍貫:四川彭山,單位:成都學院醫(yī)學院(護理學院),研究方向:人力資源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