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樂林
沁陽市中醫院 河南 焦作 454550)
舒適護理在顱腦外傷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趙樂林
沁陽市中醫院 河南 焦作 454550)
目的探究舒適護理對顱腦外傷開顱血腫清除加去骨瓣減壓術圍手術期患者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沁陽市中醫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54例顱腦外傷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7例。對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施行舒適護理。統計兩組日常生活能力(BI)、運動能力(FMA)評分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BI、F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BI及FMA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予以顱腦外傷開顱血腫清除加去骨瓣減壓術圍手術期患者舒適護理可顯著提高運動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
舒適護理;顱腦外傷;去骨瓣減壓術
顱腦外傷是因外界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于頭部所致損傷,主要包括頭皮裂傷、頭皮血腫、顱骨骨折、顱內血腫及腦震蕩等類型。其中約有85%顱腦外傷患者在恢復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運動及認知功能障礙,不僅使其生活質量水平降低,且對其回歸家庭及社會造成一定影響[1]。研究指出,予以重度顱腦外傷患者早期護理干預,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運動能力[2]。本研究旨在探析予以顱腦外傷開顱血腫清除加去骨瓣減壓術圍手術期患者舒適護理的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選取沁陽市中醫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54例顱腦外傷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7例。對照組男15例,女12例;年齡20~70歲,平均(38.41±16.62)歲;觀察組男16例,女11例;年齡21~72歲,平均(40.14±15.6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予以對照組監測病情、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等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舒適護理:①通過疼痛刺激、語言呼喚與患者加強交流,使患者保持清醒狀態;②術后依照其手術部位及方式,告知其臥床方式,避免壓迫手術區,由于顱腦外傷患者術后進食較為困難,應注意其腸內與腸外營養補充,待其病情穩定后,給予其以蛋白質飲食、高維生素、高熱量為主的流質飲食;③根據患者個性或文化程度做出心理評估,術后積極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了解其病情改善情況及術后情緒變化,并予以其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使其保持樂觀向上態度,有利于病情恢復;④針對患者病情、個人身體狀況制定并發癥風險評估,并增強皮膚管理,落實肢體被動訓練,從而阻止壓瘡及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發生;⑤由于多數患者術后存在意識障礙、吞咽困難及咳嗽咳痰等癥狀,且易引發痰液阻塞呼吸道現象,故應密切監測患者心率、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定期清理其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予以霧化吸入或氣道濕化;⑥建立和諧、舒適護理環境,同時適當滿足患者需求,讓其感受到溫暖。
1.3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②采用Barthel指數(BI)評估護理前后兩組日常生活能力,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高;采用Fugl-Meyer運動量表(FMA)評估護理前后兩組運動能力,分值越高表明運動能力越強。

2.1并發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2.2BI評分及FMA評分護理前兩組BI、F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BI及FMA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BI評分及FMA評分比較分)
顱腦外傷是一種外科多發疾病,據研究顯示,顱腦外傷占全身損傷15%~20%,且常與身體多個部位損傷復合存在,其致殘率及病死率較高[3]。手術為治療顱腦外傷主要手段,但術后靜脈血栓等并發癥是威脅其后期恢復、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研究證實,對顱腦患者實施功能訓練和康復護理,不僅能有效代替藥物治療,且能最大程度消除患者負面情緒,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4]。故及時采取優質護理對確保手術療效,提高預后極為重要。
臨床多采用常規護理,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癥狀,但因其只針對疾病對患者進行護理,難以從生理至心理等多方面予以護理,并發癥發生情況較多。舒適護理作為一種整體的、創造性、個性化、有效的護理模式,可最大限度滿足患者需要,進行全方面、多角度護理,降低并發癥同時提高其生活質量,從而提升服務質量。孫建琴等[5]研究表明,予以輕中型顱腦外傷患者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運動能力,且可有效減少其失眠狀況。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BI、FMA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予以顱腦外傷開顱血腫清除加去骨瓣減壓術圍手術期患者舒適護理可有效提高運動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原因在于本研究中通過肢體訓練等運動指導,強化其運動能力,同時針對性予以心理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增強其恢復信心,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質量。此外,本研究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制定并發癥風險評估,不僅可有效預防并發癥,且能及時予以治療,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本研究鐘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予以顱腦外傷開顱血腫清除加去骨瓣減壓術圍手術期患者舒適護理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予以顱腦外傷開顱血腫清除加去骨瓣減壓術圍手術期患者舒適護理可顯著提高運動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
[1] 周建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早期高壓氧治療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3):279-281.
[2] 王曉燕.早期護理干預對重度顱腦外傷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4,29(1):65-66.
[3] 王秀梅.舒適護理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雜志,2014,22(1):130-131.
[4] 周染云,孫靜,王國權,等.顱腦外傷患者住院期間康復護理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5):41-42.
[5] 孫建琴,王欣玲,羅霞.護理干預對輕中型顱腦外傷患者睡眠質量和綜合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5,37(4):631-633.
R 473.6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8.125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