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強,劉軍,周志華,李桀,劉英豪,朱玲,譚紅,羅小成,楊杰,陳秋生
2010~2016年衡陽市職業高危人群禽流感感染及外環境禽流感病毒監測流行性分析
羅強,劉軍,周志華,李桀,劉英豪,朱玲,譚紅,羅小成,楊杰,陳秋生
(湖南省衡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南 衡陽 421001)
目的 了解衡陽市職業外環境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況,掌握職業暴露人群禽流感病毒感染狀況及其流行病學規律。方法2010~2016年采集衡陽市職業暴露人群血清標本742份,應用紅細胞血凝抑制試驗法(H1)檢測H5N1亞型流感病毒抗體。采集衡陽市家禽養殖地和農貿市場環境樣本2 008份,采用熒光定量-PCR技術檢測禽流感病毒(AIV)及分型。結果 2010~2016年共檢測職業暴露人群血清標本742份,H5N1抗體檢測陽性23份,陽性檢出率3.10%,不同職業暴露人群血清檢測陽性率總體差異無有統計學意義(χ2=1.84,P>0.05)。2010~2016年檢測外環境標本樣2 008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464份,陽性率23.11%,檢出最多的為A型H9亞型流感病毒,占檢出的病毒株53.66%(249/464)。2016年外環境標本陽性檢出率為38.36%(145/378),高于其他年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5.6,P<0.05)。第三季度外環境標本陽性檢出率6.21%(18/290),明顯低于其他季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6.31,P<0.05)。禽類清洗污水44.64%(175/392),高于其他標本來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6.57,P<0.05)。雁峰區外環境標本陽性檢出率為35.32%(148/419),高于其他監測點,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4.32,P<0.05)。結論 我市禽類外環境中存在禽流感病毒(AIV)并具有年度冬春季流行趨勢,職業暴露人群中存在隱性感染者,應加強重點場所監測和宣傳教育。
禽流感;職業暴露;環境監測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屬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禽類感染征或病綜合癥。此病主要發生在家禽(雞、火雞等)和野禽(野鴨、野鵝等)等禽類,隨著禽流感病毒的變異,有時也感染豬、馬等低等哺乳動物,偶爾感染人。根據禽流感病毒對雞致病性的不同,將禽流感病毒分為高致病性、中致病性和低/非致病性,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以H5亞型病毒流行為主。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已被我國農業部已將其列為甲類監測傳染病,也被國際上列為反生物恐怖內容之一[1],而H7N9型流感雖基本不致禽類間發病,但可以感染人類,導致嚴重發病,甚至死亡。
1.1 研究對象 2010~2016年選取衡陽市范圍內的家禽養殖地和活禽交易市場的職業暴露人群。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從禽類養殖戶、農貿市場活禽銷售人員以及家禽屠宰加工廠職業暴露人群中采集742份人群血清;并對其生活、居住、工作中接觸的水樣、禽類排泄物、籠具等表面采集2 008份外環境樣本。
1.2 流行病學調查 用現場調查的方法,由專業人員對每位職業者進行面對面調查,用預先制定的流行病問卷調查,
內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職業暴露方式、暴露時防護情況、病死禽接觸史、流感樣癥狀病史及流感疫苗接種史等。
1.3 標本采集及檢測
1.3.1 血清標本采集 由當地鄉鎮衛生院或者社區服務中心安排護士對職業暴露人群進行血液標本采集,采集被調查者靜脈血5 mL,靜置分離血清,采集完成當天送衡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20℃保存。
1.3.2 外環境標本采集 由疾控流調人員對職業人群周邊環境進行采樣,采集樣本用螺旋病毒采樣管保存,每次采集后的標本當天內送至衡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保存。
1.3.3 血清抗體檢測 應用馬紅細胞血凝抑制試驗法(H1)檢測H5N1亞型流感病毒抗體。人血清對H5N1抗原的抑制效價≥1∶160可判斷為陽性。滅活H5N1禽流感抗原、陽性對照血清均由國家流感中心(CNIC)提供,所有陽性標本結果通過生物安全轉運,送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核。
1.3.4 外環境標本檢測價 應用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檢測,采用熒光定量-PCR技術檢測,經1%瓊脂糖凝膠電泳,在210 bp出現特異性條帶可判斷為流感病毒A型陽性,然后進行H5、H7、H9亞型禽流感核酸檢測引物進行分型。探針由CNIC提供,所有陽性標本結果通過生物安全轉運,送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核。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Epi-Data數據庫雙錄入與校對,再將標本信息輸入傳染病監測平臺信息管理系統,經CNIC反饋結果一致后,下載整理為Excel數據庫,通過Epi-Info和Excel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
2.1 一般情況 2010~2016年共調查職業暴露人群742人,其中男432人,女310人;年齡18~79歲,其中<29歲113人,30~59歲381人,60~79歲248人。調查總戶數352戶,其中家禽規模養殖場有189戶,占53.69%;家禽散養戶有74戶,占21.02%;野生候鳥棲息地居民47戶,占13.35%,市場管理、運輸銷售和宰殺有42戶,占11.93%。
2.2 不同年份職業暴露人群血清檢測和外環境標本病毒采樣結果 2010~2016年共檢測血清標本742份,血清抗體檢測陽性23份,陽性檢出率3.10%。其中2010年檢測血清標本200份,血清抗體檢測陽性7份,陽性檢出率3.50%;2011年檢測血清標本80份,血清抗體檢測陽性12份,陽性檢出率15.00%;2012年檢測血清標本40份,血清抗體檢測陽性1份,陽性檢出率2.50%;2014年檢測血清標本131份,血清抗體檢測陽性2份,陽性檢出率1.53%;2016年檢測血清標本50份,血清抗體檢測陽性1份,陽性檢出率2.00%,2013和2015年均未檢測出血清標本陽性抗體。對不同年度之間血清抗體陽性檢出進行卡方比較,總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4.31,P<0.05),表明不同年份間職業暴露人員感染病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011年高于其他年份。見表1。
2010~2016年共采集外環境標本2 008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464株,陽性檢出率23.11%。2010年檢測外環境樣80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15株,陽性率18.75%;2011年檢測外環境樣80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7株,陽性率8.75%;2012年檢測外環境樣40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3株,陽性率7.50%;2013年檢測外環境樣163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51株,陽性率31.29%;2014年檢測外環境樣704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99株,陽性率14.06%;2015年檢測外環境樣563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144株,陽性率25.58%;2016年檢測外環境樣378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145株,陽性率38.36%;對不同年度外環境采樣檢測陽性率總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5.6,P<0.05)。見表1。

表1 2010~2016年衡陽市職業暴露人群血清和環境標本監測結果Table 1 Detection results of out-environmental surveillance and serum antibody in people with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Hengyang,2010-2016
2.3 不同禽類接觸方式置業人群血清抗體檢測 對742名職業暴露人群志愿者,按從業類別接觸禽類方式進行區分。其中家禽規模養殖戶采集血清標本257份,血清抗體檢測陽性11份,陽性檢出率4.28%;家禽屠宰人員采集血清標本83份,血清抗體檢測陽性2份,陽性檢出率2.41%;散養戶采集血清標本289份,血清抗體檢測陽性7份,陽性檢出率2.42%;活禽批發銷售運輸人員采集血清標本113份,血清抗體檢測陽性3份,陽性檢出率2.65%;對不同職業暴露人群血清檢測陽性率總體差異無有統計學意義(χ2=1.84,P>0.05)。所有人員最近1個月內未出現發熱等流感樣癥狀,最近1年中均無流感疫苗接種史。見表2。

表2 2010~2016年衡陽市不同職業暴露人群感染禽流感病毒血清檢測結果Table 2 Detection results of serum toAIV among different occupational exposure population in Hengyang,2010-2016
2.3 2010~2016年衡陽市外環境陽性標本病毒分型結果2010~2016年共采集環境標本2 008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464株。其中檢出A(未分型)139株,占陽性標本29.96%;檢出H5亞型72株,占陽性標本15.52%;檢出H7亞型4株,占陽性標本0.86%;檢出H9亞型249株,占陽性標本53.66%。見表3。
2.4 不同季節環境標本病毒采樣結果 2010~2016年期間,匯總不同監測季度的檢測結果。第一季度共檢測外環境樣640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155份,陽性率24.22%;第二季度共檢測外環境樣548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146份,陽性率26.64%;第三季度共檢測外環境樣290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18份,陽性率6.21%;第四季度共檢測外環境樣530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145份,陽性率27.36%;對不同季節外環境采樣檢測陽性率總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6.31,P<0.05)。見表4。

表3 2010~2016年衡陽市外環境陽性標本病毒分型結果Table3 Results of virus typing in positive sample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Hengyang,2010-2016

表4 2010~2016年不同檢測季度衡陽市外環境標本監測采樣結果Table 4 Detection of results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collected in Hengyang during different seasons,2010-2016
2.5 不同外環境標本類型檢測結果 2010~2016年期間,匯總不同標本來源的檢測結果。其中外環境家禽糞便標本639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71份,陽性率11.11%;外環境家禽籠具表面擦拭標本383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65份,陽性率16.97%;外環境家禽飲水標本373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89份,陽性率23.86%;外環境家禽清洗污水標本392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175份,陽性率44.64%;外環境家禽砧板表面擦拭標本221份,檢出A型病毒陽性64份,陽性率28.96%;對不同外環境標本來源采樣檢測陽性率總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6.57,P<0.05)。見表5。

表5 2010~2016年衡陽市不同環境標本檢測采樣結果Table 5 Detection of result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samples in Hengyang,2010-2016
2.6 不同縣市區環境標本采樣結果 2 008份外環境標本主要來源于4個監測點,雁峰區和珠暉區為城區,衡陽縣和衡南縣為周邊縣區,其中雁峰區共檢測外環境樣本419份,檢出A型陽性病毒148株,陽性率35.32%;珠暉區共檢測外環境樣本621份,檢出A型陽性病毒137株,陽性率22.06%;衡陽縣共檢測外環境樣376份,檢出A型陽性病毒96株,陽性率25.53%;衡南縣共檢測外環境樣592份,檢出A型陽性病毒83株,陽性率14.02%,不同縣市區檢測陽性率總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4.32,P<0.05)。見表6。

表6 2010~2016年衡陽市不同縣市區環境采樣標本結果Table 6 Environmental sampling test results in different urban areas in Hengyang,2010-2016
1997年5月中國香港報道首例人感染H5N1亞型禽流感病例,2003年11月我國大陸發生首例人感染H5N1亞型禽流感病例,2013年4月,我國發現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亞型禽流感病例。在全球范圍內,禽流感病毒(AIV)的流行主要有H5、H6、H7、H9等亞型,其來源多樣,家禽感染易暴發,人感染多呈散發。2009年國家不斷擴大對外環境禽流感病毒監測和重點人群防控,2010年開始開展衡陽市禽流感職業高危人群和活禽市場環境的監測。2014年,衡陽市發生2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
從衡陽市連續監測結果來看,外環境一直存在AIV流感病毒,呈多亞型共存,連續7年的檢測數據顯示,其中以H9亞型為主,A未分型、H5和H7共存的局面。從流行趨勢來看,2013和2016年衡陽市外環境病毒陽性檢出率是個高峰期,高于其他年份。與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年份的外環境病毒陽性檢出率有所不同[2-4]。針對連續7年的不同監測月份外環境AIV檢測陽性率比較,在衡陽市主要以冬春二季為流行季節。通過當地的氣象數據,在冬季中嚴寒時段縮短,冬春季節溫差和濕度交替分界不明顯,一直延伸到夏初,隨著溫度不斷升高,濕度和雨水的不斷增多,給AIV提供了很好的培養條件。本文認為,本市外環境中禽類流感病毒存在著流行波段,其可能受載體、大氣溫度和濕度及環境污染條件的影響。這也指示我們防控的重要時段和為監測禽流感病毒變化提供科學依據。
外環境標本來源不同的檢測結果顯示,不同標本來源的陽性AIV,禽類清洗污水和砧板表面擦拭的陽性檢出率高于糞便、籠具表面拭子和禽類飲水。結合現場調查分析,當地規模化養殖一般是采取包山圈養5 000~20 000只不等,在山腳下搭建簡易雞舍,衛生環境、通風條件較差,污水排放多是通過挖一溝渠流入附近魚塘及溪流。養殖從業人員居住地往往與雞舍比鄰而建,水源共用,廚房、寢室和廁所相距較近,易感染機率增大。本市城區病毒檢出率高于縣區,而城區病毒檢出標本多來源于砧板表面,縣區多來源于禽類清洗污水。特別是水源的污染,池塘水和排污溝渠水長期存在病毒的污染和儲存,極易導致家禽和野禽的交叉感染,一旦毒株致病力增強,禽類和人類在無特異性抗體保護屏障下將導致發病。
本文結果顯示,衡陽市對禽類職業暴露人群采集7年的742份血清中抗體陽性率為3.10%,與國內有些監測地區對職業暴露人群血清H5N1抗體檢測陽性率有所不同[4-8]。活禽或活禽市場經營暴露一直被認為是病毒由禽類傳播到人的主要危險因素,國內一些學者研究也證明禽類交易市場人員更高些[4-5,9]。本文調查顯示,不同職業暴露者在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屠宰和運輸的從業過程中,感染的機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現場調查職業現場暴露情況來看,養殖人員主要負責飼料配置、喂食、清掃、病死家禽處置,部分養殖場定期消毒記錄缺失,存在未定期消毒的可能;由于養殖人員個人防護意識不強,口罩、手套、簡易防護服均穿戴較少,與此同時,養殖人員多為長期居住在養殖場內,且居住衛生條件差,會導致感染機會增加。從另一方面,銷售和運輸人員,對販賣運輸車輛也很少消毒、并且還存在來路不明的禽類混雜輸送,自我防范意識相對不強,也均導致其感染機會增加。相對其他暴露職業,由于近幾年政府不斷的宣傳教育,加強對活禽市場的規范化管理,強化對活禽市場的監控,杜絕了病死家禽的隱形流通,提高了禽流感知識知曉率。因為從事該職業的人群普遍素質不高,個人防護意識不強,職業體檢較少,往往因體質不同而感染發病。
職業暴露人群存在較多的隱形感染,在日常工作中極易造成禽流感病毒由禽到人的傳播,但病毒感染后是否發病,存在著一定致病條件性或個體差異性。盡管Shi[10]等解釋了H7N9病毒感染人類及HA蛋白226位并結合人類上呼吸道α-2,6唾液酶受體中起作用。Zhang[11]等解析了H5N1病毒與受體結合導致部分關鍵氨基酸位點的突變可以增強病毒在哺乳動物間的傳播性。2010~2016年間,本市的監測場所一直未出現大批量的家禽死亡和禽流感病例出現,也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禽流感病毒在不同宿主間相互傳播致病。
從本市2例確診的H7N9禽流感病例來看,通過國家、省、市三級疾控人員對所有密切接觸者的調查監控,無新發病例和二代病例。從傳播途徑來看和外環境中監測情況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AIV)中H9亞型是通過中間媒介還是直接傳播,到目前為止仍缺乏足夠的證據。至于病毒感染人類,人是否傳染人,能否導致發病的條件也尚未清楚。我市對外環境禽流感(AIV)病毒、職業暴露人群血清抗體和發病病例的監測將是一項持續長久有意義的工作。
致謝。感謝國家流感中心和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技術支持。
[1]余宏杰,陳裕旭,舒躍龍,等.中國大陸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的調查與確認[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6,27(4):281-286.
[2]胡世雄,孫倩菜,劉富強,等.2009-2011年湖南省禽流感外環境監測結果分析[J].疾病監測,2014,29(3):207-209.
[3]何為濤,譚毅,閉福銀,等.2010-2011年廣西活禽市場外環境禽流感病毒污染調查[J].應用預防醫學,2013,19(1):6-8.
[4]曹國平,占炳東,陳旭富,等.浙江省衢州市禽類職業暴露人群及外環境禽流感病毒監測分析[J].疾病監測,2013,11(28):884-887.
[5]王英,孔雯驊,朱洪浩,等.武漢市外環境中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分布及禽類職業暴露人群H5N1抗體水平調查[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1,12(45):1082-1085.
[6]高楓,芮寶玲,樊旭成,等.烏魯木齊職業人群禽流感病毒感染及外環境禽流感病毒監測分析[J].職業與健康,2014,30(6):750-754.
[7]朱碧柳,黃國華,麥煒,等.2011-2012年肇慶市禽流感職業暴露人群及外環境病毒分布監測分析[J].熱帶醫學雜志,2014,14(1):115-117.
[8]閉福銀,譚毅,陳敏玖,等.2010-2011年廣西禽流感職業高危人群及活禽市場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3,29(5):408-411.
[9]左素俊,李國華,張凡非,等.山西省職業暴露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血清學抗體水平調查[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2,18(5):330-333.
[10]Shi Y,Zhang W,Wang F,et al.Structures and receptor binding of hem agglutinins from human-infecting H7N9 influenza viruses[J].Science,2013,342(6155):243-247.
[11]Zhang W,Shi Y,Lu X,et al.An airborne transmissible avian influenza H5 hem-agglutinin seen at the atomic level[J].Science,2013,340(6139):1463-1467.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high risk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 Hengyang,2010-2016
Luo Qiang,Liu Jun,Zhou Zhi-hua,Li Jie,Liu Ying-hao,Zhu Ling,Tan Hong,Luo Xiao-cheng,Yang Jie,Chen Qiu-sheng
(Hengy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Hengyang,Hunan,421001,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vian influenza virus statu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professional in Hengyang,to master the virus infection and popular of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population.Methods 742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population and influenza viruswas detected by erythrocyte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assay.2 008 environment specimens from the poultry wholesale and farmers'markets were detected for Flu-A(AIV)by PCR,from 2010 to 2016 in Hengyang.Results 23 of 742 serum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serum antibody detection from 2010 to 2016,with the positive rate of 3.10%.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of serum detection among different occupational exposure population(χ2=1.84,P>0.05).464 of 2 008 environment specimens were positive for influenza A virus detection from 2010 to 2016,with the positive rate of 23.11%.H9(Flu-A)accounted for 53.66%(249/464).The detection rates in 2016(145/378)was higher than other years(χ2=105.6,P<0.05).The detection rates in the third quarter 6.21%(18/290)was lower than that in other quarters(χ2=56.31,P<0.05).The detection rates were high in environment specimens in water used for washing poultry 44.64%(175/392)(χ2=166.57,P<0.05).District of Yanfen35.32%(148/419)were high other observation point(χ2=64.32,P<0.05).Conclusions The circulation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is active during winter-spring in Hengyang.There are recessive infections in occupational exposure populations.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target surveillance and health education among the people exposed.
Avian influenza;Occupational exposure;Environmental surveillance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8.002
2014年湖南省醫藥衛生科研項目(B201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