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愛華+姜麗麗+喬心陽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7.13.074[HT9.]
摘要:在簡要回顧國內外有關信貸約束與農戶創業關系的基礎上,分析C村創業農戶創業及信貸需求獲得情況,并采用Probit模型對C村53戶創業農戶的信貸需求和信貸約束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結果發現,創業農戶主要負責人的年齡、受教育程度、對貸款的了解程度、農戶創業的具體形態、是否雇傭勞動力、初始投資是影響創業農戶是否有信貸需求的主要因素,農戶創業的具體形態、是否雇傭勞動力、初始投資及創業形式是影響創業農戶是否受到正規信貸約束的主要因素,并發現在農戶創業過程中存在著較明顯的正規信貸約束。提出設立農戶創業基金、優化正規金融機構金融服務、引導規范民間借貸發展、規范發展電商平臺金融等幾點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建議,以更好地促進農戶創業。
關鍵詞:創業農戶;信貸需求;信貸約束;Probit模型
中圖分類號: F830.58文獻標志碼: A[HK]
文章編號:1002-1302(2017)13-0286-05[HS)][HT9.SS]
收稿日期:2016-08-25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編號:2016SJD790048)。
作者簡介:仝愛華(1981—),女,山東菏澤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農村金融研究。E-mail:tongaihua12@163.com。
[ZK)]
農戶創業在發展就地城鎮化、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自2014年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以來,在各地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動下,農戶創業有了較大的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農戶創業問題日益引起更多人們的關注。然而影響農戶創業的影響因素眾多,既包括金融服務體系、宣傳教育、政策環境,也包括創業者自身特質和個人經歷等[1]。由于創業行為與資金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因此在上述因素中,金融服務體系尤其是信貸約束對農戶創業行為的影響尤為受到學者和政策部門的關注。
Evans等最早使用職業選擇模型證明家庭創業選擇中融資約束的存在,由此引發了大量的擴展分析[2]。Rajan等指出高度發達的信貸市場可以為具有創新精神的新的市場進入者提供資金,創業者的創業活動不會受限于資本和社會關系,依靠自我奮斗和創新就可以實現財富的積累[3]。Klapper等分析了金融資源分配影響家庭創業的作用機制,認為完善的信貸市場和充分的創業信貸支持將有利于促進農戶創業[4]。Bianchi進一步探討金融發展水平對于融資約束及創業的影響,研究發現金融發展通過增加金融資源供給和放寬融資限制使得低財富家庭能夠獲得融資并成為企業家[5]。
國內不少學者認為在農戶創業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金融約束,農戶創業行為受到抑制[6-9]。郝朝艷等認為約有一半左右的創業農戶受到了信貸約束,認為相對于從事自營工商業的農戶而言,有更大比例的從事大規模農業生產的農戶受到了信貸約束[10]。鄧道才等認為信貸排斥對農民創業選擇的總體影響為負。有些學者認為,雖然中國農村普遍存在比較嚴重的信貸約束問題,但信貸約束并沒有直接制約農戶的創業行為[11]。韋吉飛等認為經濟資本對農民創業選擇影響不顯著,人力與社會資本對創業成功有著重要影響[12]。程郁等研究認為流動性約束對農戶創業的影響不是單調的,融資約束并不會直接影響農戶的創業選擇,但會影響農戶創業過程中的資源配置結構以及創業的層次和水平[13]。
就現有文獻來看,學界已對金融信貸支持對農戶創業的重要性達成共識,但就關于信貸約束是否制約著創業農戶的創業行為尚未達成一致意見,針對農戶農業創業與農戶非農業創業的信貸需求及其特點的研究也較少,并且針對農戶進行電商創業的信貸需求及其滿足方式進行的研究也鮮有報道。另外,現有研究所選擇的農戶創業所受到信貸約束的樣本都分布在多個村莊,沒有針對1個行政村的農戶創業行為及其信貸需求的相關研究。本研究針對江蘇省宿遷市C村創業農戶的信貸需求行為展開分析,并提出改進現有農村金融服務,促進農戶更好創業的一些對策建議,希望能更好地推動農戶創業,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
[WTHZ]1C村創業農戶創業及信貸需求獲得情況
為了解農戶創業行為及其信貸需求情況,2016年7月,調查組走訪了宿遷市下屬的Z村、D村、F村、S村、J村、L村、C村等多個村莊,發現每個村都是農戶農業創業和農戶非農業創業并存,有些村出現了農戶電商創業現象,有些村呈現出同質創業的特點,大部分村莊有創業行為的農戶大約占到該村農戶數的4%~6%,同時也發現了1個農戶創業的典型村——C村,該村農戶創業多樣化、創業農戶比例高達18%左右。因此調查組對C村的創業農戶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和深入訪談相結合的方式,深入了解該村創業農戶的創業行為及其信貸需求情況。
1.1C村概況
C村交通便利,距鎮區約3 km,距市區約15 km,宿泗路橫穿而過,鄉鎮公交車經過該村。C村轄6個村民小組,家庭住戶302戶,承包土地人口1 100多人,耕地面積93 hm2左右。C村流轉土地偏少,大部分農戶并不原意把土地流轉出去,土地流轉面積約9.33 hm2。C村從事種植業的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從事養殖業的以養豬、養雞為主,并有多家農戶從事批發零售等社會服務業,同時在外務工就業的也較多。C村農戶的收入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除種植、養殖大戶外,農業收入成為其次要收入來源,非農收入成為主要收入來源。
1.2C村創業農戶創業發展現狀
1.2.1C村創業農戶總體狀況
沿用程郁等較寬泛的農戶創業標準[13],即只要實現新的職業選擇、新的經營方式以及原有生產的升級等,則都被視為創業。本研究的創業農戶包括2類:一類是農業創業農戶,一類是非農業創業農戶。農業創業農戶指擴大農業生產規模且農業收入是農戶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戶,又可分為規模種植業和規模養殖業2類。非農業創業農戶是指除了農業創業以外的創業農戶,其收入的主要來源為經營性收入。endprint
1.2.2C村創業農戶創業具體業態現狀
調查組走訪C村,了解到在C村農戶302戶中創業農戶數達56戶,創業比例高達18.54%。針對C村創業農戶共發放調查問卷56份,收回有效問卷53份,他們創業的具體業態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具體情況詳見表1。
C村進行農業創業的農戶有14戶。C村現有規模種植戶有3戶,分別為1戶從事稻麥種植,面積2.3 hm2;1戶從事高效西瓜種植,面積2 hm2;1戶從事食用菌種植,面積 1.3 hm2。規模養殖戶11戶,其中養蛋雞的1戶,養蛋雞 12 000 羽,養肉雞的1戶,年出欄5萬羽左右;養豬的9戶,年出欄都在100頭以上。從年齡看,農業創業農戶的主要負責人的年齡相對偏大,50歲以上的占到了2/3左右。另外,非本村農戶到C村從事農業創業的有3戶。
C村進行非農業創業的農戶39戶,18戶從事批發零售業。其中有6戶主要為農業提供服務,1戶從事農產品加工,2戶從事糧食收購,3戶為農機合作社。其余15戶非農業創業農戶創業方向多元化,加工制造業2戶,建筑業2戶,交通運輸業2戶,住宿餐飲業3戶,理發店2戶,服裝加工、電焊加工、汽車美容、美容店各1戶。C村農戶到臨近鄉鎮、市區進行非農業創業的有19家。
在18戶從事批發零售的非農業農戶創業中有10戶是通過電商的方式進行銷售,主要在網上交易喜糖盒子、服裝、玩具、熒光棒、糖果等。在本村從事電商交易的有4家,在臨近鄉鎮、市區進行電商交易的有6家。
1.3C村創業農戶信貸需求及其獲得情況
在C村53戶創業農戶中,有信貸需求的為30戶,而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貸款的僅有19戶,貸款主要由農村商業銀行提供,這說明存在著較明顯的正規信貸約束。具體來看,在14戶農業創業農戶中,8戶有信貸需求,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貸款的有6戶,通過民間借貸獲得資金的有3戶;在39戶非農業創業農戶中,22戶有信貸需求,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貸款的有13戶,通過民間借貸獲得資金的有4戶;在10戶從事電商交易非農業創業農戶中有信貸需求的有6戶,而并沒有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貸款,有3戶獲得了淘寶信用貸款。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從事農業創業農戶主要負責人的年齡偏大,大多傾向于依靠自身的積累發展,不愿意進行借貸,同時也較難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有時候他們通過民間借貸的方式滿足其信貸需求;另一方面,從事理發、餐飲創業的農戶經過一定年限的創業有了一定的積累,在不準備擴大規模的情況下沒有信貸需求;另外,從事電商交易的非農業創業農戶在有信貸需求時,在創業初期大多并不符合傳統金融機構的信貸條件,在進行電商創業達一定年限并且級別較高時可以很容易地獲得電商平臺提供的信用貸款,方便快捷并且不用其他抵押或擔保,電商平臺信用貸款成為他們的首選。
2創業農戶信貸需求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主要從創業農戶主要負責人的個人特征(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對貸款的了解程度)、創業農戶的家庭特征(家庭人口數、親戚中是否有干部)、創業特征(創業具體業態、是否雇傭勞動力、年創業純收入、創業年限、初始投資、創業形式)這3個維度選取影響因素,采用Probit模型對創業農戶的信貸需求和信貸約束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本研究中的正規信貸約束通過是否獲得了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來體現,如果沒有獲得過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則認為存在著正規信貸約束。
[HTK]2.1計量模型建立——Probit模型[HT]
通過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研究中選取二項分布的 Probit 模型,分別對農戶創業的信貸需求、傳統正規信貸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建立模型,表達式如下:
[JZ]Yij=αi+βijXij+ui。
式中:i取值為1和2,i取值為1時表示是否有信貸需求,i取值為2時表示是否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貸款;j取值為1,2,3,…,n,表示解釋變量的個數;Yij表示被解釋變量,在Probit模型中,其取值為0或者1;在本模型中,Y1j=1表示創業農戶有信貸需求,Y1j=0表示創業農戶沒有信貸需求;Y2j=1表示創業農戶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貸款,Y2j=0表示創業農戶沒有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貸款。
2.2變量的定義及特征
2.2.1變量的定義及賦值
模型中,在對創業農戶是否有信貸需求的影響因素、傳統正規信貸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時,選擇了12個解釋變量,各變量具體定義及賦值見表2。
[BHDWG3][SQ*2]年齡(X2)[SQ*2]20歲及以下=1,21~30歲=2,31~40歲=3,41~50歲=4,51~60歲=5,60歲以上=6[SQ*2]不確定
[BH][SQ*2]受教育程度(X3)[SQ*2]小學以下=1,小學=2,初中=3,高中(中專、高職)=4,本科及以上=5[SQ*2]不確定
[BHDWG1*2]對貸款了解程度(X4)不了解=1,了解一些=2,很了解=3正向
[BH]創業農戶的家庭特征家庭人口數(X5)實際值/人
[BH]親戚中是否有干部(X6)親戚中有干部=1,親戚中無干部=0正向
[BHDWG4][SQ*2]創業農戶的創業特征[SQ*2]年創業純收入(X7)[SQ*2]1萬元及以下=1,>1萬~3萬元=2,>3萬~5萬元=3,>5萬~10萬元=4,>10萬~20萬元=5,>20萬~30萬元=6,>30萬~50萬元=7,>50萬~100萬元=8,100萬元以上=9[SQ*2]不確定
[BH][SQ*2]具體業態(X8)[SQ*2]規模種植=1,規模養殖=2,農產品加工=3,制造業=4,建筑業=5,交通運輸=6,批發零售=7,住宿餐飲=8,服裝加工=9,其他=10[SQ*2]不確定endprint
[BHDWG1*2]是否雇傭勞動力(X9)雇傭了勞動力=1,沒有雇傭勞動力=0正向
[BHDWG3]創業年限(X10)1年及以下=1,>1~3年=2,>3~5年=3,>5~10年=4,10年以上=5不確定
[BHDWG4*2][SQ*2]初始投資(X11)[SQ*2]1萬元及以下=1,>1萬~3萬元=2,>3萬~5萬元=3,>5萬~10萬元=4,>10萬~30萬元=5,>30萬~50萬元=6,>50萬~100萬元=7,100萬元以上=8[SQ*2]正向
[BHDWG1*2]創業形式(X12)企業=1,家庭(個體)經營=2,合伙=3,合作社=4不確定[HT][HJ][BG)F][FK)]
[FL(2K2]2.2.2各變量基本特征描述
模型中,各解釋變量的基本特征描述見表3。從表3中可以看出,C村創業農戶主要負責人從個人特征上看:性別以男性為主,在53戶創業農戶中主要負責人為男性的占50人,女性僅有3人,這與我國傳統有關,大多數創業農戶為家庭創業,主要負責人雖為男性,但實際上是夫妻共同創業;從年齡看,創業農戶主要負責人沒有20歲以下的,其他年齡段均有創業者,21歲至30歲的有1人,31歲至40歲的有20人,41歲至50歲和51歲至60歲的各有12人,61歲以上的有8人;從受教育程度看,以初中為主,沒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創業者;從對貸款的了解程度看,對貸款了解一些的占大部分;從創業農戶的家庭特征看,家庭人口為3人或4人的較多;大多數創業農戶的親戚中沒有干部。從創業農戶的創業特征看,年創業純收入差距較大,有的高達上百萬元,有的不到1萬元;從創業的具體業態看,創業業態多元化,非農業創業的居多,其中從事批發零售的較多,在農業創業中從事養殖的較多;從雇傭勞動力來看,較多的創業農戶雇傭了勞動力;從創業年限看,有的長達幾十年,有的剛起步;從初始投資看,有的高達幾百萬元,有的不足2萬元,不同的創業具體形態初始投資有較大差異;從創業形式看,以家庭(個體)創業的為主。
2.3計量模型回歸結果
運用Eviews 7.0軟件,采用Probit模型對宿遷市C村53個創業農戶的信貸需求、傳統正規信貸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見表4。
2.3.1性別
創業農戶主要負責人的性別對是否有信貸需求影響系數為負,沒有通過檢驗;對是否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影響系數為正,也沒有通過檢驗。所選取的樣本中大多數創業農戶主要負責人為男性,大部分雖有信貸需求,但其中有一部分并未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
2.3.2年齡
創業農戶主要負責人的年齡對是否有信貸需求影響系數為負,通過檢驗;對是否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影響系數為負,未通過檢驗。創業農戶主要負責人的年齡越大信貸需求越少,也越難以從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一般情況下,年齡越大的人從主觀上越不傾向于借款,想主要依靠自身的積累發展,同時,傳統正規金融機構也不愿意向其發放貸款。
2.3.3受教育程度
創業農戶主要負責人的受教育程度對是否有信貸需求影響系數為負,通過檢驗;對是否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影響系數為正,沒有通過檢驗。受教育程度越高,信貸需求越少,這與選取的樣本中創業農戶主要負責人的受教育程度為初中的占絕大部分,而受教育程度高的創業者很少有關。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
2.3.4對貸款的了解程度
創業農戶主要負責人對貸款的了解程度對是否有信貸需求影響系數為正,通過檢驗;對是否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影響系數為正,沒有通過檢驗。創業農戶主要負責人對貸款的了解程度越高,越容易產生信貸需求,也越容易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
2.3.5家庭人口數
創業農戶的家庭人口數對是否有信貸需求影響系數為正,沒有通過檢驗;對是否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影響系數為正,沒有通過檢驗。家庭人口數越多的創業農戶信貸需求越多,并越容易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但該因素的實際影響作用較小。
2.3.6親戚中是否有干部
創業農戶親戚中是否有干部對是否有信貸需求影響系數為正,沒有通過檢驗;對是否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影響系數為正,沒有通過檢驗。親戚中有干部的創業農戶信貸需求越多,并越容易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該因素沒有通過檢驗,說明親戚中是否有干部并不是影響創業農戶信貸需求的主要因素。
2.3.7年純創業純收入
創業農戶的年純創業純收入對是否有信貸需求影響系數為負,沒有通過檢驗;對是否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影響系數為負,沒有通過檢驗。說明年創業純收入越高,其信貸需求越少,依靠其自身創業收入即可滿足其資金需求,不傾向于到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申請貸款。
2.3.8具體業態
創業農戶創業的具體業態對是否有信貸需求影響系數為負,通過檢驗;對是否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影響系數為負,通過檢驗。說明規模種植、養殖創業信貸需求較明顯,也較容易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批發零售、交通運輸、建筑行業等非農業創業信貸需求較少,也較難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這與進行規模種植、養殖需要較多的資金投入有關,同時也與金融支持“三農”政策的實施有關。
2.3.9是否雇傭勞動力
創業農戶是否雇傭勞動力對是否有信貸需求影響系數為負,通過檢驗;對是否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影響系數為負,通過檢驗。這說明沒有雇傭勞動力的創業農戶的信貸需求較明顯,也較容易獲得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這與農戶創業初期資金需求較多有關,也與所調查的創業農戶中大部分主要依靠家庭勞動力創業有關。
2.3.10創業年限endprint
創業農戶的創業年限對是否有信貸需求影響系數為負,沒有通過檢驗;對是否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影響系數為正,沒有通過檢驗。創業年限越長的創業農戶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信貸需求并不突出,但更容易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
2.3.11初始投資
創業農戶的初始投資對是否有信貸需求影響系數為正,通過檢驗;對是否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影響系數為正,通過檢驗。初始投資越高,信貸需求越突出,創業項目前景較好,有較好的盈利預期,越容易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
2.3.12創業形式
創業農戶的創業形式對是否有信貸需求影響系數為正,沒有通過檢驗;對是否獲得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影響系數為正,通過檢驗。所選取的樣本中創業農戶的創業形式以家庭(個體)創業為主,其信貸需求并不突出。
3提升農村金融服務促進農戶更好創業的對策建議
從分析中發現,在農戶創業過程中存在著較明顯的正規信貸約束,農戶的創業行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以下提出4點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對策建議,來更好地促進農戶創業。[JP]
3.1設立農戶創業基金
在調查中發現,有部分農戶前期積累較少,在創業初期往往缺乏資金及抵押品,其創業行為受到了制約。因此建議地方政府部門建立無息或貼息的農戶創業基金,為有創業意向并有較好創業項目的創業農戶提供資金,以推動農戶更好地創業。
3.2優化正規金融機構金融服務
在調查中發現,正規信貸約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戶的創業行為。通過優化正規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有利于推動農戶更好地創業。一是引導農村商業銀行深入農村,發放涉農貸款,服務創業農戶,同時適當增加對農村商業銀行的再貸款投入,積極為農村商業銀行支持農戶創業提供資金支持;二是優化正規金融機構的信貸產品設計,提高有潛力的創業農戶的貸款信用額度,適當延長創業農戶的還款期限,簡化創業農戶的信貸審核程序[14],同時適當放寬借款人的年齡限制,建議可以放寬到65周歲;三是提升正規金融機構主動服務的意識,主動深入農村了解創業農戶的信貸需求,盡可能地提供更多的上門金融服務。通過不斷優化正規農村金融服務,提升農村金融效率,以更好地服務于農戶創業。
[HTK]3.3引導規范民間借貸發展[HT]
在農戶創業過程中,民間借貸也是其資金來源的重要途徑之一,尤其對年齡較大的創業農戶而言更是如此。因此需要進一步引導規范民間借貸的發展,完善其借貸手續及憑證,提高其規范性,減少借貸糾紛,更好地維護債權人的利益,進而促進農戶更好地創業。
3.4規范發展電商平臺金融
調查中發現,從事電商交易的創業農戶有不少選擇了電商平臺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淘寶信用貸款。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電商平臺基于大數據提供的信用貸款,但同時也需注意電商平臺金融可能存在的風險。相應的管理部門應充分發揮其監管職能,進一步規范電商平臺提供的金融服務,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從事電商創業的農戶。
[HS2]參考文獻:[HJ1.7mm]
[1][ZK(#]周晉. 農民工返鄉創業金融支持對策研究[D]. 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09.
[2]Evans D S,Jovanovic B. An estimated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choice under liquidity constraint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97(4):808-827.
[3]Rajan R G,Zingales L. The great reversals:the politic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20th century[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69(1):5-50.
[4]Klapper L,Laeven L,Rajan R. Entry regulation as a barrier to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82(3):591-629.
[5]Bianchi M. Credit constraint,entrepreneurial tal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0,34(1):93-104.
[6]肖華芳,包曉嵐. 農民創業的信貸約束——基于湖北省930家農村微小企業的實證研究[J]. 農業技術經濟,2011(2):102-110.
[7]馬光榮,楊恩艷. 社會網絡、非正規金融與創業[J]. 經濟研究,2011(3):83-94.
[8]劉杰,鄭風田. 流動性約束對農戶創業選擇行為的影響——基于晉、甘、浙三省894戶農民家庭的調查[J]. 財貿研究,2011,22(3):28-35,60.
[9]張海洋,袁雁靜. 村莊金融環境與農戶創業行為[J]. 浙江社會科學,2011(7):2-12,46.[ZK)]
[10][ZK(#]郝朝艷,平新喬,張海洋,等. 農戶的創業選擇及其影響因素——來自“農村金融調查”的證據[J]. 中國農村經濟,2012(4):57-65.
[11]鄧道才,唐凱旋. 信貸排斥、家庭資本與農民創業選擇——基于安徽省696份農戶調查數據[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1-8.
[12]韋吉飛,王建華,李錄堂. 農民創業行為影響因素研究——基于西北五省區調查的實證分析[J]. 財貿研究,2008,19(5):16-22.
[13]程郁,羅丹. 信貸約束下農戶的創業選擇——基于中國農戶調查的實證分析[J]. 中國農村經濟,2009(11):25-38.
[14]張應良,高靜,張建峰. 創業農戶正規金融信貸約束研究——基于939份農戶創業調查的實證分析[J]. 農業技術經濟,2015(1):64-74.[ZK)][HT][HJ][FL)]
[HT5”SS〗江蘇農業科學2017年第45卷第13期
[SQ*5]
[HT6F]傅建春,李鋼. 基于分形理論的農村居民點規模結構及空間分布——以江蘇省沛縣為例[J]. 江蘇農業科學,2017,45(13):291-2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