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江,何兵榮
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分析
謝江,何兵榮
(上栗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江西 萍鄉 337009)
目的 探究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近兩年期間收治的進展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進行隨機分組處理。甲組43例患者使用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乙組43例患者使用依達拉奉治療,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甲組患者神經恢復時間明顯比乙組短;甲組患者藥物治療時間明顯比乙組短;甲組患者治療總體有效率為93.02%,乙組為72.09%,甲組明顯高于乙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單純使用依達拉奉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療效相比,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鈣的臨床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安全,值得推廣。
依達拉奉;低分子肝素鈣;進展型腦梗死
進展型腦梗死多指出現心源性、隱匿性、動脈粥樣硬化性及腔隙性局限性腦缺血,導致神經功能缺失,發病兩天內,病情迅速發展,最終可導致嚴重神經功能受損,具有高致殘、高致死率的特點。所以早期進行積極有效治療十分重要。傳統治療方法中溶栓治療、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療對急性期腦梗塞效果顯著,但是發病時間超過6 h,對進展型腦梗死患者治療效果不明顯。本研究以進展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治療方法的對比分析,探討進展型腦梗死的最佳治療方式?,F將研究結果做出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上栗縣人民醫院與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進展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進展型腦梗死,且發病時間在1天之內,無其他腦部疾病、神經類疾病患者。隨機將本組患者進行分組處理,其中,甲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9.6±6.8)歲,病程1~19 h,平均病程(8.3±0.4)h。乙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為(61.1±6.4)歲,病程1~21 h,平均病程(8.5±0.3)h。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性,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 本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治療,例如控制血壓血脂血糖水平,改善腦部微循環、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維持酸堿平衡、抗血小板聚集等一系列基礎治療。甲組患者上述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聯合給藥方式進行治療,即靜脈滴注30 mg依達拉奉(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51),每天2次,皮下注射5 000 U低分子肝素鈣(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0191),每天2次。乙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獨立用藥方式進行治療,即靜脈滴注30 mg依達拉奉,每天2次。1星期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神經恢復時間、藥物治療時間、總體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指標。
1.4 療效評價 采用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量表(NIHSS)評定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局斡荷窠浌δ芑净謴?,NIHSS評分減少91%~100%;顯效:患者神經功能大部分得以恢復,NIHSS評分減少46%~90%。有效:患者神經功能有所改善,NIHSS評分減少18%~45%。無效:患者神經功能未恢復或進一步惡化,NIHSS評分減少不足18%??傮w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根據SSP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神經恢復時間及藥物治療時間比較 甲組患者神經恢復時間明顯比乙組短(P<0.05),甲組患者藥物治療時間明顯比乙組短(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神經恢復時間及藥物治療時間比較(x±s)
2.2 兩組患者治療總體有效率比較 甲組患者治療總體有效率為93.02%,乙組為72.09%,甲組明顯高于乙組(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 甲組患者在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注射部位皮膚出現不明顯瘀斑,考慮可能與壓迫時間有關,療程結束后,患者瘀斑消失。另外,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肝腎功能、血小板計數與凝血功能等進行對比,除甲組1例患者治療期間出現轉氨酶稍有升高的不良反應外,其余患者均無明顯改變。復查患者頭部情況,未出現梗死病灶出血情況,也沒有因不耐受中斷治療的患者。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總體有效率比較(n)
進展型腦梗死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發病后,患者出現局限性腦缺血、神經功能缺失等癥狀,并呈階梯性加重[1]。腦梗死多形成于動脈硬化基礎上,而血小板是形成動脈硬化及血栓的主要因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后,內皮下膠原組織暴露,受到炎癥細胞的趨化及細胞因子的作用,血小板附著破裂處,活化同時釋放凝血酶、血栓素、二磷酸腺苷,聚集血小板,并與纖維蛋白交聯,形成血栓,使動脈管腔狹窄[2]。動脈管腔狹窄后血流速度減慢或停滯,加重管腔狹窄或閉塞,擴大梗死范圍,神經功能持續惡化[3]。腦梗死后,生成大量興奮性氨基酸及氧自由基,可損害患者神經元,加快血液凝固,促進腦梗死病情發展。氧自由基的生成嚴重影響血管內皮細胞中的白細胞激活、黃嘌呤氧化及清除體內自由基的能力[4]。且自由基的增多嚴重影響組織細胞生存能力,加速進展型腦梗死病情惡化。
依達拉奉是一種腦保護劑,可用于改善腦梗塞導致的日?;顒庸δ苷系K及神經癥狀。服用后能夠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的發生,刺激生成前列環素,降低炎癥介質白三烯生成,從而抑制腦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神經細胞的持續氧化損傷,縮小梗死面積,起到保護神經的效果[5]。相關研究表明[6],進展型腦梗死均存在某種程度的高凝狀態,形成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另外,《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斷指南》中明確指出,依達拉奉在治療急性腦梗死中具有重要價值,并對國外多個隨機對照實驗結果進行總結,認為依達拉奉在治療急性腦梗死時,不僅極為有效、且較為安全,可作為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常用藥物[7]。
低分子肝素鈣是指由普通肝素解聚形成的一類分子量較低的肝素的總稱。常見低分子肝素包括依諾肝素鈉、達肝素鈉、那屈肝素鈣。普遍用于預防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等,有效降低高凝狀態抗血栓。且在安全劑量下不會增加出血時間,極為安全、有效[8]。依達拉奉和低分子肝素的藥理作用不同,在進展型腦梗死的治療中聯合用藥,可相互協同,互相補充,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共同發揮作用,提升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顯示,甲組患者神經恢復時間明顯比乙組短(P<0.05),甲組患者藥物治療時間明顯比乙組短(P<0.05),甲組患者治療總體有效率為93.02%,乙組為72.09%,甲組明顯高于乙組(P<0.05)。
綜上所述,與單純使用依達拉奉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療效相比,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鈣的臨床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安全,值得推廣。
[1] 王芳.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的臨床分析[J].北方藥學,2016,13(4):170-171.
[2] 宋智.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0):77-79.
[3] 閆美云.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20):48-49.
[4] 吳淑蓮.疏血通與依達拉奉聯用對急性腦梗塞患者的療效評價[J].抗感染藥學,2016,13(1):141-143.
[5] 劉麗.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方案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10):159-160.
[6] 關堅紅,余仲茍,張瓊仙.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86-87.
[7] 黎敏,唐震宇,沈小平.低分子肝素聯合依達拉奉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療效的系統評價[J].循證醫學,2013,12(4):218-224,229.
[8] 楊明健.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1,18(4):204,247-24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7.030
pact of CD204-positive macrophages in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Cd204-positive macrophages to the tumor-promoting microenvironment[J].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2012,7(12):1790-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