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慧,李輝文,鄺麗霞
綜合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及效果分析
張佳慧,李輝文,鄺麗霞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血液凈化中心,廣東 珠海 519000)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方法 選取78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入組,通過隨機對照表分為兩組,各39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護理干預后,觀察并比較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情況。結果 與護理干預前相比,護理干預后兩組SAS水平降低(P<0.05),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護理干預后SAS水平較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P<0.05)。結論 綜合護理能夠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對于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具有積極意義。
綜合護理;血液透析;并發癥;尿毒癥;SAS評分
血液透析(MHD)作為臨床常見的血液凈化方式,具有安全、易行的特點,常用作終末期腎衰竭患者的替代治療方法[1]。依據半透膜兩側血液和透析液質的濃度梯度原理,使其在膜的兩側流動,對患者血液中內毒素、代謝產物等進行清除,達到調節水電解質平衡,凈化血液的作用[2]。通過血液透析,能夠延長患者生命。血液透析技術不但可以使患者的生存期延長,還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但由于多種原因,在血液透析過程中會導致患者機體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大量丟失,進而導致患者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因此,在提高患者生存治療的基礎上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已經成為目前工作的重點。綜合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治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能夠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運動計劃、心理疏導以及教會患者自我護理措施,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本實驗通過觀察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變化,探討綜合護理對于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就診的78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9例。實驗組平均年齡(61.34±0.88)歲,男23例,女16例;對照組平均年齡(61.21±0.89)歲,男26例,女13例。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尿毒癥,并符合相關的診斷標準,并符合血液透析相關指證。兩組臨床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均為尿毒癥行血液透析,符合相關的的臨床診斷標準,符合血液透析相關指證。患者年齡55~70歲,性別不限,病程6個月~3年,所有患者均規律透析3個月以上,2~3次/周,患者病情平穩,意識清楚,所有患者無心腦血管疾病,無肝功能異常,患者無全身嚴重感染,患者無嚴重意識障礙以及精神疾病,所有患者均同意實驗措施。
1.3 排除標準 排除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有其他重要器官重大疾病的患者;排除精神或意識不清楚不能完成實驗的患者,排除不愿接受實驗措施的患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由護士長和幾名護士成立護理小組,與患者進行交流,對患者講解血液透析的相關知識,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及時發現焦慮等不良情緒,消除患者的恐懼、抑郁等負面心理,減輕心理負擔。在血液透析前對患者進行評估,對患者的臨床資料、生活習慣,心理狀態、生理狀態進行評估,并做詳細的記錄。制定出相應的個性化的護理計劃,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護士長根據患者的資料,針對患者的具體護理問題,制定計劃,并使患者了解血液透析的目的以及意義,囑患者配合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述透析成功患者的病例,增加患者的信心,鼓勵患者配合治療和相關護理,在接受被動的護理的基礎上,主動配合。護理人員要堅持詢問患者每天的飲食,做到合理飲食、心理情況,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指導患者按時服藥,合理用藥,規律充分透析,對于可能造成的并發癥,教會患者自我監控,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4.2 患者焦慮情況監測 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4]對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焦慮情況進行檢測,該量表分為20項,每一項分為4級,患者得分越高,其焦慮程度越嚴重。
1.4.3 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情況檢測 患者血液透析期間出現的水負荷過高、高血壓、低血壓、高血鉀、心衰等并發癥的發生率進行檢測。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焦慮評分水平比較 與護理干預前相比,護理干預后兩組焦慮評分水平降低(P<0.05),實驗組護理干預后的焦慮評分水平較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焦慮評分水平比較(x±s)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血液透析(MHD)是臨床治療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的常用以及首選方法,與腎移植相比,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等優點。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血液透析使患者的生存期明顯延長,有研究表明[5],合適的護理方式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各類并發癥,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但有研究表明[6],血液透析作為應激源,可引發強烈而持久的應激反應,機體出現免疫功能、內分泌和代謝的變化,導致患者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加之血液透析會使患者食欲減退,營養物質攝入減少,進而產生一系列并發癥。因此,給予患者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是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有效措施。
臨床研究已經證實[7],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在緩解患者焦慮、促進患者身體恢復等多個方面優于一般的基礎護理。我們的實驗通過對患者實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包括在血液透析前對患者的營養狀況,血壓、尿量、血紅蛋白等相關情況評估,全面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為進一步的護理奠定基礎。同時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病情狀況等明確具體護理內容,制定具體的護理方案,通過綜合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并能夠對患者出現的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進行及時處理。我們的實驗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表明綜合護理能夠通過多方面的綜合護理干預,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進而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升高患者的生存率。
[1] 曾巧,黎琦,石宏斌,等.基層醫院透析患者臨床流行病學及治療現狀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14,13(9):673-675.
[2] 丘永宏.我院使用的德國費森優斯4008S血透機血液透析機原理分析[J].醫藥前沿,2016,6(1):371-372.
[3] 單劍萍,季剛.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患者血管活性物質的影響[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29(5):481-483.
[4] 王敬齋,張樹榮.Zung焦慮抑郁自評量表對消化內科門診患者焦慮抑郁的測評[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6,28(3):150-153.
[5] 孫麗薇,龍長洪,王玉國.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的護理及分析[J].吉林醫學,2016,37(10):2582.
[6] 顏帥.認知行為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心理應激反應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9):2761-2762.
[7] 高亞麗,李艷玲,鐘健鸝,等.綜合護理對血液灌流串聯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7,23(5):160-16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7.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