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斌,雷海英,王芳
團體心理干預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對其疾病控制及社會功能的影響
章三斌,雷海英,王芳
(南昌市精神病院精神科8區,江西 南昌 330029)
目的 探討團體心理干預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對其疾病控制及社會功能的影響。方法 將126例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63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其中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團體心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及干預前后的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sychiatric symptoms were assessed by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社會功能評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skills in chronic schizophrenic in-patients,SSSI)、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自我和諧量表(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urvey,SCCS)得分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及干預12周后,兩組患者的PANSS、SSSI及SCCS評分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治療及干預后的上述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的SES評分明顯升高,且研究組治療及干預后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團體心理干預應用于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幫助其控制病情,讓患者重拾信心,提高自我和諧水平和自尊水平,從而大大促進其社會適應能力水平的提高。
精神分裂癥;康復期;心理干預;團體;疾病控制;社會功能
精神分裂癥作為一種重性精神疾病,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的突出社會問題之一,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因而患者的治療和康復至關重要。目前藥物是精神分裂癥治療中的重要且主要的方法之一,其效果明確,但很多患者在治療后病情得到控制的期間存在明顯的社會適應能力、社交能力、自尊和自信水平、學習和功能能力等多方面的社會功能缺陷,導致其社會功能恢復情況差,即便達到痊愈標準回歸到社會中也無法正確面對周圍人群和社會整體的偏見,進而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復發率和精神殘疾率均較高[1-2]。因此對于康復期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而言,在控制病情的基礎上促進其社會功能的提高至關重要。本研究則主要是對團體心理干預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對其疾病控制及社會功能的影響進行探討,以期能夠尋找到更為合適且有效的方式以提高患者的社會適應水平。
1.1 臨床資料 將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26例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根據ICD-10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確診,且病情均處于恢復期。排除伴有嚴重身體疾病者,合并其他重性精神疾病、癡呆、精神發育遲滯、認知功能嚴重障礙者及酒精等濫用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63例。其中對照組中男27例,女36例,年齡22~56歲,平均(40.73±6.51)歲;病程1~20年,平均(7.80±3.62)年;受教育時間7~16年 ,平均(10.34±4.32)年;入院前 PANSS評分(72.17±12.04)分。研究組中男29例,女34例,年齡20~56歲,平均(40.56±6.48)歲;病程1~20年,平均(7.76±3.65)年;受教育時間5~16年,平均(10.40±4.29)年;入院前PANSS評分(72.31±12.02)分。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同時給予團體心理干預,由專業心理治療醫生進行,1次/周,1 h/次,治療時間為12周。具體治療方法為:①患者形成7~9人的小組,首先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互相介紹,包括個人的姓名、年齡等基本信息及疾病相關情況等。由心理醫生制定團體心理干預的方法和規則,并告知患者及家屬此次干預的目的,以幫助患者之間及患者與醫生之間的鼓勵和交流。②增加患者對病情的了解,包括精神分裂癥的病因、臨床具體表現、治療方式和預后情況,告知患者應用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同時讓其了解團隊心理干預在治療過程中的作用和價值,以增加患者服藥和接受心理干預治療的依從性。③幫助患者了解其自身情緒的具體表現和產生原因,幫助其掌握正確表達和處理自身情緒的方式,通過溝通、交流討論負面情緒產生的影響,幫助患者重新認識自我,并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④分享此次干預治療的感受和收獲,幫助患者之間建立長久的聯系,增加彼此的信任[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及干預前后PANSS、SSSI、SES和SCCS得分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3.0統計學分析軟件對本試驗中記錄的相關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x±s”描述計量資料,治療前后同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則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PAN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ANS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治療12周后兩組患者PANSS得分均明顯降低(P<0.05),且研究組治療及干預后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SSI、SES及SCC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SSSI、SES及SCC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治療12周后兩組患者SSSI及SCCS評分均明顯降低,SES則明顯升高(P<0.05),且研究組治療及干預后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PANSS評分比較(x±s,分)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問題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經過有效的藥物治療后患者雖然精神癥狀得到明顯改善,但仍存在很高的復發率和致殘率,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社會群體及自身兩大原因:一方面社會群體對其存在明顯歧視,另一方面由于患者長期處于醫院接受治療,與社會嚴重脫節,導致其回歸社會后會出現明顯的認知能力降低,表現出自尊心不足、自信心不足、社交焦慮、自我評價低以及抑郁和絕望的情緒[4]。研究顯示,幾乎所有的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病恥感,會導致其自我價值感降低,進而產生退縮、回避社會活動、抑郁等行為和情緒[5]。因此,在藥物治療同時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尤為重要。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SSI、SES及SCCS評分比較(x±s,分)
團體心理治療是指通過建立機體關系來解決人際交往中存在的行為問題、行為障礙、心理問題和各種適應問題的一種治療方法。患者均經過藥物治療回歸社會后終究離不開與各種不同人群的相互交往,其心理活動也更加離不開群體關系和人際關系,而個體的心理問題往往都是在不同的社會生活群體關系中產生和發展的。因此將患者與他人和環境聯系起來則是團體心理治療中所依據的最為重要理論思想[6]。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給予團體心理治療首先能夠為患者提供團體的情感支持,不會因為其疾病被拒絕或排斥,從而在團體中獲得心安和歸屬感;其次群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學習能夠幫助患者深刻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通過成員之間的交往,可幫助提高患者的交往能力、自我理解水平和內省力;再者成員之間能夠建立起長期互相信任的關系,通過治療醫生的幫助建立起群體的團聚性,成員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團結一致;最后團體心理治療能夠幫助患者在互相的交流和心理治療醫生的引導下更好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提高自己,從而幫助病情的恢復[7]。田志林等[8]應用團體心理治療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干預,結果顯示在6個月的團體心理治療中,觀察組患者的PAN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減分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其指出團體心理治療能夠明顯改善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癥狀,并促進其社會功能的恢復。本研究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比較指標,結果顯示:治療及干預12周后,兩組患者的PANSS、SSSI及SCCS評分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治療及干預后的上述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的SES評分明顯升高,且研究組治療及干預后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團體心理治療對幫助患者改善癥狀,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效果顯著且持久。
綜上所述,團體心理干預應用于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幫助其控制病情,讓患者重拾信心,提高自我和諧水平和自尊水平,從而大大促進其社會適應能力水平的提高。
[1] 沈漁邨.精神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658-660.
[2] 胡斌,張必然,鄒媛,等.精神分裂癥患者危害行為的調查分析[J].精神醫學雜志,2013,26(5):384-385.
[3] 彭喜娟,李莎,葉秀娟,等.心理行為干預對門診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2):1772-1774.
[4] 江細英,晏星輝,付吉.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期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11):103-104.
[5] 張燕,朱慧,李達.朋輩式心理輔導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療效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1):3-4.
[6] 戴軍玲,楊曉玲.團體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自尊、社會功能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21):21-23.
[7] 徐敬文,金芳,溫博賢.團體治療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當代醫學,2013,19(10):100-101.
[8] 田志林,李秀珊,王東新,等.團體心理治療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12):1783-178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7.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