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飛,任船,徐本文
觀察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
周飛,任船,徐本文
(沭陽縣人民醫院普外科,江蘇 宿遷 223600)
目的 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經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保乳術為研究組(18例)與改良根治術為對照組(78例)。研究組患者給予保乳術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改良根治術治療;對比兩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乳房美容效果、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較而言,研究組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乳房美容效果、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優,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乳腺癌患者經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值得在臨床治療工作中推廣運用。
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保乳術;效果
乳腺癌是乳腺疾病中經常診治的惡性腫瘤,其發生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對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與生存質量有著嚴重影響,因此需要充分重視乳腺癌的合理治療,尤其是早期乳腺癌[1-2]。本文主要通過選取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經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經病理組織學確診,均為Ⅰ期或Ⅱ期乳腺癌,將所有患者分為研究組(18例)與對照組(78例)。研究組患者年齡27~56歲,平均年齡(41.67±3.82)歲;病變乳房部位:12例左側,6例右側;TNM分期:12例Ⅰ期,6例Ⅱ期。對照組患者年齡28~58歲,平均年齡(41.96±4.15)歲;病變乳房部位:52例左側,26例右側;TNM分期:40例Ⅰ期,38例Ⅱ期。兩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研究組 研究組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給予保乳術治療,即:給予靜脈復吸麻醉,麻醉完成之后于腋窩、乳房腫塊處分別做一個切口,切除腫瘤基地胸肌筋膜與腫塊周圍1~2 cm正常乳腺組織,然后予以冰凍病理檢查標本切緣與前哨淋巴結活檢;如果切緣呈陽性,繼續擴大腫塊周圍切除范圍,至切緣陰性為止;最后清掃腋窩淋巴結,清掃完成之后置入橡膠負壓引流管,對切口皮膚予以縫合處理。
1.2.2 對照組 對照組7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給予改良根治術治療,即:給予靜脈復吸麻醉,麻醉完成之后做一個梭形切口,切除乳頭及腫瘤周圍3 cm范圍內的皮膚與患側乳腺,對胸小肌、胸大肌予以保留,清掃腋窩淋巴結,對切口皮膚予以縫合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乳房美容效果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其中,術后并發癥主要包括:患側上肢腫脹、傷口感染、皮瓣壞死、皮下積液。
1.4 療效評價標準[3]乳房美容效果評估,即:①優。對側與外形無差異,兩側乳頭水平高度相差值為2 cm及2 cm以下,雙乳對稱,外觀正常;②良。兩側乳頭水平高度相差值為3 cm,外形略微小于對側,雙乳對稱;③差。與對側相比較而言,外形縮小明顯,兩側乳頭水平高度相差值在3 cm以上,雙乳明顯不對稱。
1.5 統計學方法 選取SPSS19.0軟件綜合處理信息數據,χ2檢驗計數資料,通過率(%)對計數資料予以表示,t檢驗計量資料,通過“x±s”對計量資料予以表示,P<0.05時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較而言,研究組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明顯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對比分析(x±s)
2.2 兩組術后乳房美容效果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較而言,研究組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術后乳房美容優良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較而言,研究組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術后乳房美容效果對比分析(n)

表3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分析(n)
乳腺癌是乳腺疾病中經常診治的惡性腫瘤,其在臨床上的發生率不僅越高越高,而且呈現年輕化趨勢[4]。現階段,臨床上對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療,通常以手術切除為基礎的綜合性治療,特別是Ⅰ期乳腺癌患者與Ⅱ期乳腺癌患者,常用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雖然對于胸小肌、胸大肌有所保留,但是這一手術方式的切除范圍比較大,切除整個乳腺,導致形體不對稱,與現代女性在乳房美容方面的要求不相符,對現代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是一種極大心理創傷,而且手術之后,乳腺癌患者的淋巴轉移率、復發率也比較高[5-6]。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保乳術在早期乳腺癌治療中改變傳統手術方式,主要在于其不僅能夠滿足現代女性在乳房美容方面的要求,還能夠對乳房癌變組織予以有效切除,具有良好的手術治療效果[7]。與傳統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有相同長期生存率。但是,保乳術應用于早期乳腺癌治療中,不僅要對其適應證予以嚴格把握,還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對于手術切口的設計,應當堅持保持良好乳房外形為基本準則,腫瘤位于外上象限時,整塊切除原發病灶與腋窩淋巴結;腫瘤位于其他象限的時候,應當予以象限切除,同時還應當作一個與腋褶線平行的斜切口,清掃腋淋巴結;②腫瘤與切緣的距離超過2 mm的時候,應當予以切緣冰凍快檢,若是陽性,應當擴大切除范圍,一直到陰性為止,防止手術之后出現局部復發狀況[8]。
本研究中,研究組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乳房美容優良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94.44%、5.56%,對照組依次為60.25%、44.87%;且與對照組相變較而言,研究組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明顯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表明,早期乳腺癌患者經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有利于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升乳房美容效果,還可以減少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值得在臨床治療工作中推廣運用。
[1] 劉瀛.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5):709-711.
[2] 余敏,徐正豐,邱涵,等.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患者臨床療效及預后影響的系統評價[J].安徽醫藥,2015,4(12):2330-2334.
[3]Tomoya Nagao,Takashi Hojo,Hiroaki Kurihara,et al.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previous breast augmentation surgery[J].Breast Cancer,2014,21(5):624-628.
[4] 楊炳林,肖堅,陳文新,等.對比分析改良根治術和保乳手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S1:159.
[5]Kohler RE,Moses A,Krysiak R,et al.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breast cancer in Malawi: a descriptive study:Clinical profile of breast cancer[J].Malawi medical journal:the journal of Medical Association of Malawi,2015,27(1):10-12.
[6] 陳濤,林丹,蔡煥武.改良根治術與保乳手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比較[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6,17(5):32-34.
[7] 郝靜,林忠民,施勇,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與改良根治術遠期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7(31):5147-5150.
[8] 俞偉,鞠忠建,李席如,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聯合術中放療臨床分析[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0,31(9):874-87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7.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