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謐+張麗麗
摘要:審計學是會計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在教學中需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西安工程大學嘗試采用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習效果。經過調查發現: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效果良好,有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審計課程;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教學效果
國家“十三五”教育規劃綱要提出,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方向要向應用型和技能型轉變,以滿足用人單位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這個培養目標下,審計教學就必須將審計理論與審計實務操作能力相結合。審計是會計專業、審計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在現有的本科教學中,審計課程一般是48-64課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大部分學校還會在審計課程之后開設審計案例分析課程。
一、傳統審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學課程理論抽象、綜合性強,學生難以理解
審計理論部分內容大多以條文的方式呈現,內容枯燥,學生難以理解。由于學生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對工業企業各個環節業務流程不熟悉,導致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另外,審計課程的學習還需要綜合運用經濟法、財務會計、稅法、財務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識,如果有學生對這些先修課程掌握不好,勢必導致審計學習效果不佳,甚至因此放棄了審計學習。
(二)審計案例課程案例陳舊,學生參與度不高
審計課程上引用的案例多是國內外的經典案例,多采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分組討論等方式來組織教學。但是很多國內外的經典案例年代久遠,企業當時所所面臨的環境與現代企業大相徑庭,這導致學生無法對案例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沒有太大作用。
(三)審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
目前審計課程的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課堂講授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忽略了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就導致學生畢業后難以勝任本職工作,難以運用學過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所面臨的問題,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二、“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在審計課程中的運用
為解決審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西安工程大學嘗試采用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來提高審計課程的教學效果,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嵌入式教學模式是借助審計教學軟件,在日常的課程教學中分章節引入單項實踐教學,將實踐教學貫穿于理論教學的始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體驗。另外,在審計課程結束之后專門開設一周的綜合實踐,將學過的知識相互聯系,共同構成審計工作的全部過程。綜合實踐可以讓學生將學到的審計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審計課程“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運用的效果評價
為了對西安工程大學審計課程運用嵌入式實踐教學的效果進行評價,我們對2014級會計學專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51份,收回有效問卷134份。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審計課程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運用效果進行評價。
(一)對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重要性認識的評價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94%的學生認為審計課程的學習不能僅靠教師教師課堂講授。100%的學生認為審理理論需要同實際情況相結合,實踐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96%的學生認為將實踐嵌入審計課堂教學非常有必要。
(二)對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應用過程的評價
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92%的學生贊同嵌入式實踐教學方式,他們認為這種方式使得實踐活動更具有針對性,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80%的學生認為,審計軟件操作簡便,可以提供更豐富的資源。72%的學生能夠獨立、按時的完成審計軟件中規定的內容。
(三)對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應用結果的評價
通過調查發現,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96%的學生認為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有助于審計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98%的學生認為嵌入式審計實踐模式能夠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及綜合能力;78%的學生認為審計實踐軟件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學習效果很好。
四、審計課程“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運用的局限性
(一)嵌入式教學模式需要利用審計軟件進行實踐教學。但目前市面上的審計軟件種類較多,每一種軟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軟件模塊設計不合理,頁面切換不簡便,背景資料不全面,標準答案存在錯誤,成績評定不準確等問題,教師需要根據教學要求選取適合的軟件。
(二)審計軟件是根據實踐結果是否與標準答案完全一致來評定成績的,但是往往存在學生的意思無誤,僅是文字表述與標準答案不完全一致而導致失分的情況。
通過審計實踐教學改革,我們發現,審計教學的方式是:“理論學習+ 單項實踐+綜合實踐”。將實踐內容嵌入到整個審計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課時,與軟件公司溝通,完善審計軟件,努力提高審計課程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國曦.應用型本科審計教學創新研究[J].高教學刊,2017(1):102-103.
[3]李洋宇.審計教學改革在應用型大學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7(7):211.
[2]羅麗萍,蔣紅蕓.成本會計課程嵌入式實訓教學模式效果探討[J].教育觀察,2017(1):126-128.
(作者單位:西安工程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