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雁
[摘要]妙手“偶”得,得之不易。作為一個專業的木偶操縱演員,不僅要精通木偶的靈活操縱技巧,更要深刻領悟傳統戲曲表演的精髓,利用良好的戲曲表演素養給木偶注入靈魂,讓木偶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關鍵詞]杖頭木偶 操縱技巧 戲曲表演 人偶同臺 人偶合一
木偶戲是表演與造型結合的舞臺藝術。操縱演員借用特別制作的道具——“偶”來演繹各類故事,所以這種表演方式決定了她不同于姊妹舞臺藝術表演在技巧上的技術含量。湖南杖頭木偶戲作為木偶戲的一個重要分支,長于傳統戲曲劇目的表演,她重視技巧,重視演人物,重視用技藝刻畫劇中人物的個性與情感,尤以操縱穩健、準確,表演細膩、傳神著稱。
與其它戲曲劇種相比,木偶表演有“能人之所能和能人之所不能”的藝術特點,她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劇種。木偶戲表演與一般戲曲表演的不同在于:戲曲表演由演員扮演固定角色,當眾演繹故事情節;而木偶表演則由演員操縱木偶,由木偶扮演固定角色,只現木偶,不現演員,演員的全部表演技巧要通過木偶來表現,并且要達到戲曲演員當眾表演的效果,因此,表演時操縱的技術在木偶表演中至關重要。木偶與人不一樣,人是活的,是有感情的,是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的,而木偶沒有,它全靠演員。這就要求操縱表演者要具備將戲曲演員的手、眼、身、法、步與木偶合二為一的能力,要把人的步伐、動作,用細膩的、豐富的、靈巧的操縱技巧運用到木偶身上去,使其表現出和真人一樣的活靈活現,充滿情感,富有童趣。因此,操縱表演者要根據角色性格、年齡、性別,故事的情節、情景等精心塑造角色,才能達到木偶表演藝術中“人偶合一”的最高境界。
《白蛇傳》的故事源遠流長,家喻戶曉,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凡人的曲折愛情故事。其中,《游湖》《盜草》《斷橋》《水漫金山》等故事情節,均以折子戲的形式在京劇、昆劇、越劇、湘劇、漢劇等眾多劇種中留存至今。
如何用湖南杖頭木偶戲來演繹《白蛇傳》這個傳統戲曲劇目呢?我們都知道,木偶戲是“偶”的藝術,一方面對“技”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對故事情節也要求單純、凝煉,京劇《白蛇傳》中的《游湖》一折顯然是十分合適的,但將它移植編排成木偶戲,這其中所需要的戲曲演員的“四功五法”的深厚功底對于我們年輕演員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梅蘭芳先生說:“藝術的創造必須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一個演員如果眼界不廣,沒有消化若干傳統的藝術成果,自己就不可能具備很好的表現手段,也就等于憑空創造。這不但是藝術進步過程的阻礙,而且是危險的?!毖鐾壬谋硌?,我發現他的身段、臺步、眼神、指法、水袖,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展示了表演功力的穩重、嫻熟和精準,這是一種經過沉淀的轉化,所謂“化無形為有形”,渾然一體,才使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獨具魅力的舞臺形象。
木偶戲《游湖》打破了以往純木偶表演的傳統方式,選擇“人偶同臺”的演出樣式。故事講述的是:西湖春景,新雨迷蒙。白素貞和小青輕撫羅裳,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微風吹來,細雨飛揚,晶瑩的雨滴落在嫩綠的柳葉上,滾落在許仙的青布衣衫。許仙將傘送給佳人,憑添了無盡的詩情畫意。雨后的西湖更加顯得清新嫵媚,以傘為媒成就了西湖邊一段膾炙人口的千古佳話。這個節目以“游湖借傘”的元素特意設計了“一見鐘情的相遇”、“惺惺相惜的雨中送傘”、經歷小青三次“偶遇”的“考驗”,從傾心,到不舍,最終兩情相悅,走到一起,演繹了一段浪漫動情的千古絕唱。
“人世間竟有這美麗的湖水,這一旁保俶塔,倒映在波光里面;那一旁好樓臺,緊傍著三潭;六橋上楊柳絲,把船兒輕挽,顫風中桃李花似怯春寒……”
“姐姐,咱可來著了,這兒多有意思,瞧,游湖的人都是一對一對的。”
“哎,青妹,你我姐妹來到這江南,領略這山溫水暖……”
這是京劇《白蛇傳·游湖》中的唱腔和念白,它生動地刻畫出了劇中人物的性格,也展現了這山山水水盡收眼底的美好景致,但憑聽戲,觀眾就能知道她們在表演什么,想表達什么,一目了然。可是換做木偶操縱,我們卻該如何體現呢?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我們設定整個戲不用一句臺詞唱腔,全憑小木偶的肢體語言來說話來表述。在劇中我操縱扮演的是小青一角,為了能更好地完成角色的詮釋,我搜集了大量的書籍和影像資料,對各大門派各大劇種的《游湖》一折仔細研讀,反復觀看。經過比對、琢磨,我們決定從自身的戲曲表演基本功開始,從圓場、臺步、身段、水袖開始,借助大量的傳統戲曲語匯詮釋人物,體會角色的情感,融入劇情的發展,最終傳送到木偶身上。
《游湖》這一經典折子戲的戲曲表演如行云流水,詩樣浪漫,要表現出這樣的唯美與嫻熟,對木偶表演而言,技巧性的運用與把控成為成敗的關鍵。“傘”是白素貞與許仙的紅線,是這個戲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以木偶的手接傘、拿傘、舞傘的技巧設計如一把雙刃劍橫在我面前,顯然,它既能成為一個全劇的亮點,也是一著劍走偏峰的險棋,那怎樣才能讓木偶“打”好這把“傘”,萬元一失地牢牢握在“小青”的手中呢?首先必須要有一雙木偶的好“手”,這屬于重要的先天條件,要根據傘的大小,考慮“手”的制作大小、“手”的裝置位置,手指活動的靈巧性;其次,要考慮傘的重量和大小制作;都齊了,最后就得靠我自己去摸索熟悉木偶,保證小青從許仙手中接傘的精準,達到游刃有余,然后,再結合故事情節,結合自身的戲曲身段、圓場、碎步,使小青“活”起來,通過把握住小青制造的三次“偶遇”、三次“笑”來體現小青的聰明伶俐。雖然木偶沒有表情,但它也有自己的肢體語言,同樣可以創造它獨特的舞臺形象,比如表示“笑”可以用木偶的手捂著嘴,微微顫抖;而要體現三人的“登船”、“行船”、“靠岸”,則必須運用戲曲表演的“跨、跳、晃、扶、攙”等身段來表現虛擬游船的真實存在,此時,人物在舞臺上的路徑便是由操縱表演者的腳來決定,演員的腳即是木偶的腳,表演的狀態也要進入“人偶合一”的狀態;直至最后,借助華彩片斷——接傘、舞傘,三人就完成了借鑒戲曲手法貫穿全劇的表演,使這個戲新穎唯美又不失技巧地呈現在了觀眾的眼前。
木偶戲《游湖》以戲曲表演為基礎,采用人偶同臺的形式來表現,加重了技巧性的操縱表演,設計了許仙的單手“開傘”、“贈傘”,小青的“接傘”、“舞傘”,三人的“短水袖舞”,表現了“登船”、“行船”、“靠岸”各不相同的戲曲舞臺步伐。高難度的技巧性操縱是支撐這個戲的脊梁,不僅僅增添了舞臺美感,還關系到是否能運用木偶藝術的獨到語匯清晰交待劇情的問題。對于人而言,拿傘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要讓木偶把傘拿到雁過無痕,要將接傘,旋轉,時而撐起、時而放下等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一旦表演中傘從木偶手中掉下來,整個戲的情節和畫面也就砸了。
古人云:“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睉{借“游湖”中“小青”的表演,我獲得了金獅獎第二屆全國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藝大賽“表演獎”,它是我從事木偶表演十五年來的階段性總結,也是我人生一個新的起點,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木偶操縱演員,我還將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在以傳統為母的木偶戲表演和戲曲表演中,我們必須練就扎實的基本功,一手抓戲曲的手、眼、身、法、步,一手抓木偶的制作,要對木偶的造型、裝置、結構了如指掌,如此,才能通過我們的操縱賦予木偶生命?!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成功的路上沒有投機取巧。
妙手“偶”得,得之不易。一個專業的木偶操縱演員,不僅要精通木偶自身的靈活操縱技巧,更要深刻領悟傳統戲曲表演的精髓,要培養良好的戲曲表演素養來給木偶注入靈魂,讓木偶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妙手“偶”得,妙筆生花,我們要用靈巧的雙手、扎實的根基、細膩的表演、精湛的傳承,讓小木偶如同真人一般鮮活地活在舞臺上,刻畫在人們的心中。
(責任編輯:劉小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