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綜述

2017-09-30 21:46:36胡乙
職業教育研究 2017年9期

胡乙

摘要:目前,學界不僅關注如何提高大學生就業率,更關注如何評價其就業質量。研究一般從政府宏觀調控、高校人才培養、大學生就業滿意度等層面建立相應指標體系。目前研究多采用定性與定量方法,但很少測量指標間關系,也未能說明該體系的信度與效度,未能提出科學的評價模型。此外,目前缺少評價就業質量的本質指標。據此,未來研究應增加新指標,并運用幸福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等相關理論,建立可測量、簡單易行的就業質量評價指數,并在未來加以完善。

關鍵詞:就業質量;指標體系;研究現狀;評價指數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7)09-0056-07

譚永生、李爽認為:“就業是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從事勞動并獲得收入的經濟活動,包括數量和質量。[1]”就業研究包含數量、質量的研究。他們還認為:“就業數量反映有多少勞動者能夠與生產資料結合并獲得相應收入,就業質量反映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的狀況,如工作的性質、工資水平、工作環境、勞動關系等。[1]”可見,就業數量近似于就業率,但就業質量是一個綜合概念,包含人職匹配、個人對工作滿意度等內容。譚永生等人認為:“好的就業質量能增強學生就業的穩定性,減少企業招聘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反之,則相反。[1]”故如何評價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成為學界關注的重點之一。

目前,學界嘗試建立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秦建國指出:“構建該指標體系,能將復雜的大學生就業質量建設目標,變為可量度、計算、比較的數據,以提供定量化的依據。[2]”可見,運用指標體系,學界有可能量化就業質量并進行比較。但目前學界還未能提出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故本文將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綜述,并嘗試建立相關評價模型。

本文在中國知網設定檢索條件為:((SCI收錄刊=Y 或者 EI收錄刊=Y 或者 核心期刊=Y 或者 CSSCI期刊=Y))并且年between(2007,2017)并且(主題=大學生就業質量或者主題=畢業生就業質量,并且主題=指標)(精確匹配),專輯導航:全部;數據庫:學術期刊,單庫檢索。共檢索到相關文獻63 篇。學科分布中,涉及高等教育學科的論文占74.6%,涉及宏觀經濟與人才管理學科的論文各占9.5%,經濟類論文較少。基金項目層次分布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論文占11.11%。期刊層次分布中,核心期刊與CSSCI期刊論文約占66.67%。研究層次分布中,涉及基礎研究的占65.08%,涉及行業指導的占9.52%,涉及政策研究的占3.17%。目前,行業指導、政策研究相關成果較少。

一 、相關定義與概念

本文定義普通高等學校為:我國民辦與公辦本科院校、專科院校、職業技術學院。以上學校中的畢業生即為高校畢業生。

劉欣認為:“質量是各個因素可以滿足用戶的要求,是相對的、發展的概念。其內容不斷變化[3]。”大學生就業質量是綜合性概念,是就業中各主客觀因素滿足學生需要的程度。據此,本文認為質量是人們感受產品、服務、體驗中各個因素滿足自己需要的程度。低質量的產品、服務必定需要改進。本文從經濟學學科定義大學生就業質量。

從經濟學出發,郭琦認為就業質量“宏觀方面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勞動力市場的運行情況和資源配置效率。微觀方面,指勞動者個體就業狀況的優劣,包括一切與勞動者個人工作狀況相關的要素。[4]”據此,相關指標應反映就業市場結構、就業市場供需關系、個人就業行業、就業崗位等信息。本文支持以上觀點,并從宏觀與微觀層次定義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

陳磊、姚偉召、郭全魁介紹指標為“反映一定時間和條件下,一定社會現象規格、程度和結構的數值,常用絕對數、相對數、平均數表示。[5]”故本文從宏觀上將其定義為:在一定條件下,反映我國大學生勞動力市場的運行情況和資源配置效率重要數值;從微觀上將其定義為:在一定條件下,反映我國民辦與公辦本科院校、專科院校、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初次就業狀況優劣的數值。

陳磊等人認為:“評價指標體系是由若干個評價指標,按照內在規律和邏輯結構排列組合而成的集合。[5]”可見,學界應將評價目標分解為不同層次的子目標,根據子目標,分別設計能反映其特點的重要指標,并使全部指標形成體系。據此,本文從微觀上定義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以下簡稱該指標體系)為:在一定條件下,根據我國各層次高校大學生初次就業狀況的優劣的調查總目標與子目標,按照不同層次與內在邏輯關系設計指標,使全部指標形成集合。從宏觀上,本文將其定義為:在一定條件下,根據我國大學生勞動力市場的運行情況和資源配置效率調查總目標與子目標,按照不同層次與內在邏輯關系設計指標,使全部指標形成集合。

二、相關研究方法與內容

葛其聯、董菊初指出:“學術研究的方法,是學術研究的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中介,方法論是關于方法的理論與規律的學問。方法論原則制約、支配著研究過程的階段和環節。[6]”可見,方法論決定具體研究方法,決定著具體研究的成敗。學者選用正確的方法,有助于研究的順利進行,反之,則相反。目前學界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論原則下,多運用一般研究方法研究該指標體系。

部分學者采用實驗方法,即通過調查、觀察、實驗,根據已經確定指標體系評價某一地區大學生就業質量,側重于描述性介紹,但未能證實指標的信度與效度。同時,少數學者運用實驗法、數據處理的理論方法與歷史研究方法,根據歷史文獻記錄概括指標體系內容,運用調查問卷數據檢驗各指標間關系,提出各指標權重。此外,部分學者運用定性研究方法,研究就業質量指標體系是什么,構建原則是什么,選擇指標的原因。總之,目前學者多從該質量指標體系是什么,如何確定其具體內容入手,研究方法集中于定性與定量,而定量方法中側重于描述,未能提出相關數學模型。

目前,學者多從政府宏觀調控層面、高校人才培養層面、大學生就業滿意度層面建立相關評價指標。endprint

(一)政府宏觀調控層面

從政府宏觀調控出發,目前研究多從社會穩定、就業服務、就業壓力、就業政策等方面提出相關指標。

1.社會穩定方面

李經中指出:“社會穩定是從社會系統的整體結構描述社會狀況的總體性概念,包括政治局勢穩定、經濟形勢穩定、思想情緒穩定和社會秩序安定等。[7]”據此,就業質量能預測社會穩定程度,同時,經濟形勢與個人思想情緒越穩定,就業質量一般也越高。目前學界多從大學生就業率、升學率、出國率、就業單位性質、就業地區、政府促進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政策等方面評價社會穩定程度,并通過其估算大學生就業質量。柯羽認為:“不同性質單位的工作環境和待遇能反映出就業質量的高低。學界可以通過黨政機關、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等不同單位性質指標進行評價。[8] ”此外,柯羽也運用就業地區建立該指標體系。他認為:“不同地區所蘊涵的機會收益不同,故學界可根據行政區域類型,就業地區流向指標進行評價。[8]”以上啟發學界,就業地區、就業單位性質指標能反映勞動市場自由狀況,能評價大學生勞動力供需關系。同時,政府機關招聘畢業生,有利于大學生穩定就業、促進社會穩定,故就業地區與就業單位性質指標能反映大學生就業質量。

此外,史淑桃提出就業率應為正規就業率,即在正規部門工作的畢業生總人數/畢業生總人數,并設計該權重值為 0.8[9]。該指標能反映一定時間點大學生就業數量,并能估算社會穩定程度。宋麗貞也認為:“基于社會穩定需求的就業指標,包括就業率、升學率、出國率、薪酬水平和單位層次能反映就業質量。[10]”故目前學界從社會穩定出發,用就業率、就業單位性質、就業地區等指標評價大學生就業質量。

2.就業服務方面

李業昆、蒯鵬州、李春玲、金冬梅將就業服務定義為:“特定的就業組織或機構幫助勞動者提升就業能力,獲得就業機會和崗位,同時為用人單位提供合格勞動力的各項服務性工作的總稱 。[11] ”就業服務越完善,供需雙方建立勞動關系越便捷、可靠,就業質量也越高。秦建國提出:“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全國性的大學生就業信息網絡,并通過公共職業機構對大學生提供服務來反映就業質量,且可以用政府投入的相關經費來度量。[2]”以上也證實完善的就業服務可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同時,范一蓉也強調暢通就業信息渠道的重要性:“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不能及時有效地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故政府應構建多個具有公信力的就業信息發布平臺,能提供有效的就業渠道。[12]”據此,學者可以用政府對職業指導機構投入經費,提供的可靠就業網站數量評價大學生就業質量。

3.就業政策方面

黃晨熹認為:“經濟學視角下就業政策是運用經濟手段來調解或影響市場主體的行為,促進勞動力市場的發育和完善,社會學視角下的就業政策是運用行政手段來規范或管制市場主體的行為,促進個人工作機會和報酬的最大化。[13]”前者強調效率優先,后者強調公平優先。張抗私、盈帥用促進政策、供給政策、供求匹配政策和男女平等政策,以實現兩者平衡。他們指出:“促進政策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公務員招考政策、社區工作者、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支援和創業扶持政策;供給政策包括高校經費、調整高校培養目標、調整高校培養方案和學生職業潛能的開發;供需匹配政策方面包括市場導向政策、就業指導服務政策、人才市場和培訓機構;男女平等政策包括平等就業機會、平等升遷機會和同工同酬。[14]”據此,學界可以從經費投入、單位男女員工人數比、勞動糾紛案件數量、不同性質單位招聘人數等來評價就業質量。

(二)高校人才培養層面

人才培養質量與就業質量密切相關。高校硬件、教學質量、服務質量均影響學生人才培養質量,并影響就業質量。

1.高校基本情況

張抗私、盈帥提出:“高校硬件情況用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生均宿舍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和生均圖書數等指標;基本情況用辦學層次、所屬行業和地理位置指標;教學質量情況用師生比、教管人員比、教學人員職稱比、研究課題數等指標、服務質量情況用就業率、就業講座課時、技能培訓課時等指標。[14]”據此,學界可運用以上指標進行評價。

2.高校開設課程

目前,學界支持高校開設升學指導、創業指導、出國指導等課程,啟發學生做出合理的就業選擇。學生就業選擇越合理,其就業質量一般越高。范一蓉提出:“高校開展以考研、出國、創業等內容為主的教育,運用學業導師制,從進校開始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12]”以上突出了學業指導與就業指導對就業質量的影響。其還指出:“高校以學業規劃課程為基礎,在大一開設學業規劃課程,幫助大學生形成對大學學習的正確認識。[12]”據此,教師可通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張常新也支持通過學業指導提高學生各項技能,為就業做好準備,指出:“高校首先要促使學生養成科學地學習方法,以此培養學生基本技能,以上良好習慣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15]”以上強調了學習指導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全面發展將促進學生就業質量提高。據此,學者可以運用學業規劃課時數、導師指導學生人數、次數、課時數等指標進行評價。

3.學生實習質量

史淑桃提出用實習率、培訓率來評價實習質量,指出:“高校用培訓率表示參加培訓總人數/畢業生總人數,并權重值為0.6。[16]”雖然突出了實習對就業質量的影響,但未能評價實習的質量。學生在實習中如果能學習新技術、新知識,將提高就業專業對口率,在就業中發揮自身優勢,反之,則相反。范一蓉根據調研報告結果提出:“無效或者低效實習,指在實習中,大學生難以接觸核心業務,無法提高勞動技能。此類實習反而擠占了正常的學習時間。[12]”據此,學界用學生對實習的滿意度來評價實習質量,并進而評價就業質量。

(三)大學生就業滿意度層面

李平提出:“就業滿意度是指公眾在一定時期內,對個人工作及再就業機會的主觀感受與預期的理想狀態的比較評價,它是社情民意評估的一項重要內容。[17]”就業滿意度是個人主觀評價,與個人預期有關。個人就業滿意度越高,其就業質量越高,反之,則相反。endprint

1.學生與單位勞動關系和諧

郭軍指出:“和諧社會就是人及其相應關系的和諧,勞動關系則構成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和諧社會的‘和諧取決于勞動關系的和諧。[18]”員工如何與企業協調利益,與員工就業滿意度、就業質量密切相關。秦建國指出:“勞動關系的和諧性體現為在健全勞動關系法律規范,和諧的勞資關系。對后者的測量包括和諧勞動合同簽訂指數,單位決策參與率指標。[2]”據此,是否平等簽訂勞動合同指標能反映學生就業滿意度,評價就業質量。

2.學生職業發展前景

李經山認為:“職業發展前景指職業的結構與類別變化方向,哪些傳統的行業和職業將消亡,哪些新型的行業和職業將產生。[19]”如果職業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從業者能從中不斷獲得知識與技術,并不斷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則其就業質量越高。秦建國提出:“能夠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具有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是高質量就業重要方面。其可以用參與技術培訓員工率、培訓的次數和晉升機會來進行度量。[2]”以上指出培訓對就業質量的影響,但是其同樣忽視了員工對培訓質量的評價。學界可以同時運用培訓率,培訓滿意度指標。

3.學生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

余祖偉、張仕華指出:“社會福利是指國家或社會團體興辦的以全體人民為對象的公益性事業、福利事業、福利措施等。群眾享受這些,是免費或低費的。[20]”國家、單位對個人福利投入經費越高,則個人就業質量一般越高。同時,余祖偉等人指出:“社會保障從本質上說是為有需要的社會成員提供一定的經濟援助與社會服務的過程。社會成員因各種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難者,有權享有相適應的貨幣或物質幫助。[20]”國家與單位對個人保障制度、措施越完善,則個人就業質量越高。秦建國指出:“ 單位提供良好的福利和完善的社會保障,是高質量就業的前提和基礎,可以用基本社會保險參保率來衡量,同時考慮各項用人單位各項福利、補充保險的范圍和水平。[2]”據此,學界可以用單位為學生交納的各類保險金額、提供的各種補貼金額進行評價。

4.學生工作報酬

遼寧省人才中心組指出:“廣義的報酬是指一個組織對自己的員工為其所付出的勞動的物質與精神答謝。[21]”工作報酬對于員工有激勵作用。工作報酬越合理,員工就業滿意度一般越高。吳東紅、劉北肯定了工作報酬指標的作用,提出:“薪資直接反映畢業生在接受教育以來的投入回報水平。畢業生就業三至五年后,薪資較為穩定,此時的考量能夠體現出其對企業的貢獻和自身的發展潛力。[22] ”據此,一定時期工作報酬金額能反映學生就業質量,但學者應結合其他指標進行全面評價。

三、目前研究的不足與未來研究方向

目前,學界未能區分高職、本科、研究生不同層次大學生就業特點,未能設計有針對性的就業質量指標,例如針對本科生,學界可設計考研、出國留學統計,而此類指標不適用于高職專科學生。此外,針對不同人才培養目標,學界也應設計相應的就業質量評價指標,不能將一套標準應用于所有高校。宋麗貞提出:“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應能反映其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內容和方式。學界應圍繞各層次高校不同培養目標形成相應的評價指標。[23]”據此,學界在設計指標體系時,除包含一般指標外,也應設計反映不同地區、不同高校特點的特殊指標。

同時,多數論文僅僅提出指標,并運用以上指標描述某一特定對象的就業質量,很少說明采用以上指標的原因,且對指標體系進行信度與效度檢驗,故無法說明該指標的合理性。

大學生就業質量與經濟學、統計學聯系密切,但目前很少有論文能運用以上學科中回歸、路徑分析、指數分析等數據處理方法進行深入研究,故學界難以發現本質性指標,難以提出評價模型。未來研究應增加反映就業質量本質的指標,包括相對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相對工資水平、企業創新積極性等指標。同時,借鑒經濟學幸福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本文將初步建立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數,并在未來進行完善,以提出更為全面的模型。

(一)新的反映就業質量本質的指標

目前,相關論文較少運用經濟學理論與研究方法,較少從相對工資狀況研究宏觀層次就業質量。如果勞動力市場對大學生需求不足,大學生可能以低工資就業,此情況會增加大學生就業成本,降低教育收益率,甚至可能使居民因教育致貧,長此以往,大學生失業率增加,就業質量必定降低。同時,由于高校很少能對大學生實行差異化培養,造成同質大學生就業困難,故學界應從增加大學生勞動力需求指標、實現勞動力差異化供給指標等評價就業質量。

1.評價大學生勞動力需求程度的指標

從提高市場對大學生需求指標入手,未來學界可以將其分解為企業創新激勵指標、創業教育質量指標。從企業創新經費、政府對企業創新的制度,企業分擔風險機制等二級指標,學界可評價企業創新激勵積極性。袁暉光指出:“企業只有創新,才能促進對技能性人力資本供給需求。同時,企業決定創新時,在消費與投資之間選擇,這種悲觀與制度預期不穩定有關。此外,風險分擔機制越完善,企業越可能創新。[24]”據此,企業只有擴大對高技能大學生需求,大學生才能發揮自己才干,提高就業質量。企業越可能創新,越容易擴大對大學生需求,故學界可以運用企業創新經費絕對值與相對值指標評價其創新能力;用國家、政府發布的激勵企業創新的法律法規數量;企業融資渠道數目、融資難易程度等指標評價其創新可能性,進而評價大學生就業質量。

創業教育質量指標也可以反映市場對大學生的需求。未來研究將從高校設置創業特色教育課程數量進行評價。袁暉光認為:“新興創業課程包括創業法律、企業融資、商業計劃書、創業領導藝術、技術競爭優勢管理、創業營銷、家族企業創業管理等。[25]”據此,高校開設創業特色課程數量指標,學生對上述課程滿意度等指標可以反映創業教育質量,并可能鼓勵大學生創業,進而增加社會對大學生勞動力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其就業質量。endprint

2.評價勞動力差異化供給水平的指標

勞動力差異化供給指標也能評價就業質量。員工越具有高技能,在勞動力市場越具有議價能力。創新中的企業一般會擴大對高技能、專業技能大學生的需求,故供求關系將提供此類學生符合自身價值的薪酬,有助于達到雙贏局面。袁暉光提出:“從有計劃放松高校招生名額、建立教育信息發布渠道、改革教育財政管理等引導居民理性投資教育,實現勞動力差異化供給。[26]”據此,未來學界可將政府發布教育渠道數量及居民滿意度、學校開辦特色專業數量與學生滿意度等列入相關指標。

此外,目前研究僅僅停留在分析單個指標,未能借鑒經濟學中幸福指數成果,未能嘗試建立相應評價指數,故無法量化就業質量。

(二)運用經濟學成果,建立就業質量評價指數

傅紅春提出:“經濟學認為幸福是人們欲望得到滿足的一種主觀感受,該學科是通過效率、效用和福利最大化而達到幸福最大化的科學。[25]”幸福是人的主觀狀態。就業的最終目的也是追求幸福,幸福數值與就業質量高低密切相關。如果個人在就業中缺乏幸福感,就無法保證高就業質量;反之,其就業質量不一定惡劣。評價就業質量可以借鑒幸福指數成果。

傅紅春提出:“指數是某一現象在某一時期內數值,同一現象在另一個作為比較標準時期的比數,表明現象變動的程度。[28]”據此,學界可用不同指標比值構建相應指數。197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薩繆爾森定義幸福為:“幸福=效用/欲望。效用是人們消費某種產品與服務后的滿足感,欲望是缺乏的感覺與求得滿足的愿望。欲望是無限的。[28]”該定義的優點是肯定了個體欲望不同,幸福因人而異。如果沒有效用或者欲望,則不存在幸福。在欲望一定條件下,個人效用越高,幸福指數越高。如果個人欲望越合理,其幸福指數可能越高。但以上定義的缺點是難以定義效用、欲望指標具體內容,難以對其量化。為解決以上難題,英國新經濟學基金會2006年發布了幸福效率指數。

傅紅春介紹幸福效率指數:“幸福指數=生活滿意度×平均壽命/生態消耗。生活滿意度可以用1—10表示,生態消耗是該經濟體消耗量。即一個單位生態消耗,能給人帶來的幸福強度與長度。[29]”該定義的優點是指標少而集中,缺點是難以定義個人生態消耗指標內容。學界可綜合運用滿意度指標來建立相關指數,以簡化計算。

幸福指數公式啟發我們,可運用題目選項的相對值,即以就業質量各層級指標選擇滿意項比例、不滿意項比例為基礎,建立就業質量評價指數。為實現此目的,本文也借鑒消費者信心指數公式來建立相應指數。

傅紅春認為:“消費者信心指數是反映消費者對未來經濟狀況預期,并反映其信心的指標。該指數能量化消費者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評價,并描述人們的主觀感受。[30]”該指數建立在對5個經濟指標評價之上,優點是貼近生活,人們容易回答。選項分為變好、變壞、不變。假設對第一指標,x1樂=人們對該指標選擇樂觀比例,x1悲=人們對該題目選擇悲觀的比例,依次類推,消費者信心指數=x∑(1,5)樂-x∑(1,5)悲+基數。傅紅春認為:“如果持樂觀比例高于悲觀,則該指數將大于100。消費者信心越強,反之,則相反。基數一般為100。[30]”據此,政府、高校、學生、企業均可對相關就業質量指標滿意度進行評價,運用各層面指標選項中變好、變壞、不變的比例來量化就業質量。

本文支持在政府調控、高校培養、大學生就業滿意度等不同層面,根據次級指標設計滿意度評價題目,以政府、高校、大學生、企業等不同主體評價選項比例之差,設計就業質量評價指數。以下從大學生層面評價其就業質量,設計如下問題,嘗試建立相關評價指數。

問題1:與去年相比,你認為目前自己穩定就業,不“跳槽”的概率為提高、不變、降低?

問題2:與去年相比,你認為目前工作適合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概率為提高、不變、降低?

問題3:與去年相比,你認為目前自己享受更多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的概率為提高、不變、降低?

問題4:與去年相比,你認為目前自己享受更高薪酬的概率為提高、不變、降低?

問題5:與去年相比,你認為自己目前對工作更加滿意的概率為提高、不變、降低?

針對以上問題的答案,本文設定提高選項的比例為樂觀比例,即為滿意比例;降低選項的比例為悲觀比例,也稱不滿意比例。本文假設大學生對第一題樂觀選項比例為x1大學生樂,對第一題悲觀選項比例為x1大學生悲,假設共有5題,則大學生層面就業質量評價指數=x∑(1,5)大學生樂-x∑(1,5)大學生悲+基數,學界可依此測量其他主體對就業質量的評價。

政府、高校、企業均可依此建立各自對就業質量評價指數。該公式計算簡單,且能反映不同主體對就業質量的評價,避免了對效用、欲望、生態消耗等量化難題。但是因就業質量指標繁雜多樣,僅僅根據問題的選項比例建立指數,可能難以全面評價就業質量。未來研究可根據就業質量不同指標(變量)建立不同指數,在此基礎上,構建更為全面的就業質量指數。

參考文獻:

[1]譚永生,李爽.新形勢下我國就業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5:130-131.

[2]秦建國.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探析[J].中國青年研究,2007(3):71-74.

[3]劉欣.項目管理基礎[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5:192.

[4]郭琦.森的可行能力理論框架下的就業質量研究——中國大學畢業生調查數據的比較分析[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5,31(6):143-153.

[5]陳磊,姚偉召,郭全魁,等.效能評估理論、方法及應用[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6:13-14.

[6]葛其聯,董菊初.學術論文寫作規范導論[M].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8:134.endprint

[7]李經中.政府危機管理[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60.

[8]柯羽.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浙江省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綜合評價[J].中國高教研究,2010(4):74-76.

[9]史淑桃.大學生就業質量趨勢下行的原因及對策[J].湖北社會科學,2009(3):168-171.

[10]宋麗貞.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5):118-121.

[11]李業昆,蒯鵬州,李春玲,等.我國高校畢業生社會化就業服務體系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4:2.

[12]范一蓉.試析大學生就業質量的提升及策略——基于“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系列調研報告之二”[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1(6):105-106.

[13]黃晨熹.社會政策[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329.

[14]張抗私,盈帥.性別如何影響就業質量——基于女大學生就業評價指標體系的經驗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2(3):83-89.

[15]張常新.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16(1):113-114.

[16]史淑桃.大學生就業質量趨勢下行的原因及對策[J].湖北社會科學,2009(3):168-171.

[17]李平.地方政府發展研究(第三輯)[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8:126.

[18]郭軍.中國社會主義勞動關系的經濟理論探識[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3:13.

[19]李經山.高職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與規劃[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54.

[20]余祖偉,張仕華.員工關系管理=Employe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154.

[21]遼寧省人才中心組.人才中介基礎知識與實務[M].沈陽:沈陽出版社,2011:75.

[22]吳東紅,劉北.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17):54-56.

[23]宋麗貞.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5):118-121.

[24]袁暉光.大學生就業難本質探源——擴招后中國大學生就業和工資調整檢驗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131-133.

[25]袁暉光.大學生就業難本質探源——擴招后中國大學生就業和工資調整檢驗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139.

[26]袁暉光.大學生就業難本質探源——擴招后中國大學生就業和工資調整檢驗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146-147.

[27]傅紅春.宏觀經濟學:指標的測定與調控[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30-31.

[28]傅紅春.宏觀經濟學:指標的測定與調控[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41.

[29]傅紅春.宏觀經濟學:指標的測定與調控[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50-51.

[30]傅紅春.宏觀經濟學:指標的測定與調控[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587-589.

(責任編輯:張維佳)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免费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本亚洲精品网站|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噜噜噜综合亚洲|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二区| 日本欧美精品| 国产一级小视频|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第| 亚洲视频免|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成人福利在线看| 极品av一区二区|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欧美一级在线|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久久91|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91网站国产|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国产95在线 |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免费在线色| 日韩123欧美字幕|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久久a级片|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香蕉伊思人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久| 亚洲熟女偷拍|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欧美在线一级片|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国产99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2020最新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