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芹
摘要:新生兒全封閉式無陪護管理方式,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風險。由于特殊的生理條件,抵抗力弱,病情復雜、變化快,護理不安全因素直接關系到新生兒的生命安危和轉歸以及搶救成功率。高度的安全意識是防范護理安全隱患的關鍵,能使護理缺陷消滅在萌芽狀態。
關鍵詞:新生兒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8-0035-03
Abstract:Neonatal closed care without care management,increased the risk of nursing work.Due to special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weak resistance, complex condition,rapid change,care insecur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and prognosis of newborns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A high degree of safety awareness is the key to preventing care and safety hazards,so that care defects can be eliminated in the bud.
Key words:Neonatal care;Safety hazards;Precautionary measures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是臨床護理人員護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確保護理質量與安全的必要前提。世界范圍內新生兒死亡的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中感染約占36%,早產占27%,窒息占23%,這些構成了新生兒死亡的3/4。據了解,絕大多數新生兒死亡是可以預防的,降低這些新生兒死亡的有效方法是在分娩開始至出生后的第1個24 h對孕產婦和新生兒進行重點護理,因此,新生兒護理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1]。現就國內外新進展綜述如下。
1新生兒護理的安全隱患分析
1.1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方面
1.1.1護理人員服務意識淡薄,責任心不強 護理糾紛的產生多與護理人員的素質和護理技巧有緊密聯系。思想松懈、責任心不強是造成護理差錯的最大隱患[2]。新生兒生理特點決定了新生兒病房的工作量大、壓力大、工作繁雜瑣碎、風險高。主要工作缺陷有整體護理做的不到位,不能體現個性化護理的內涵,巡視病房不夠,觀察病情不細致,對病情的發展缺乏預見性和主動性,從而引起醫療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
1.1.2護理人員業務水平低,專科知識欠缺 近年來新生兒科患者增加速度很快,而新生兒科護士培養周期比較長,護理隊伍中年輕護士比例較大,新生兒護理經驗不足,安全防范意識不夠,自我保護意識淡漠,專科知識及業務水平總體偏低,新護士的護理技術操作不熟練,特別是配奶、喂奶、換尿布、嬰兒沐浴、暖箱和光療箱的使用都由護理人員完成,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3]。
1.1.3法律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大部分護理人員特別是新入行的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對相關的法律法規缺乏了解,工作中的違紀行為不能引起足夠重視。在護理過程中容易忽視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隱患,缺乏應有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應急措施,從而忽略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需求和對患者的權益的保護,能提供有效護理證據維護護理人員的合法權益。
1.2護理管理方面
1.2.1護理人員配備不足 護理人員編制不夠,床護比達不到醫療系統的要求,無法滿足整體護理、等級護理工作的實施以及新生兒醫療護理和生活護理的需要。同時,護士編制不足,也直接導致護士超負荷工作,影響工作質量,影響護士情緒。
1.2.2儀器設備管理 隨著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醫院硬件設施相對落后,不能完全滿足新生患兒治療護理的需要,護理人員對高端設備使用不熟練,呼吸機、輸液泵、暖箱、心電監護儀、藍光箱等設備在使用過程出現故障或使用不當,不能及時發現、排除故障和維修,導致出現各類漏洞,對患兒造成損害。
1.2.3查對制度落實不到位 由于新生兒護理工作繁瑣,因某個細節出現紕漏或疏忽可能導致出錯事故的發生。“三查七對”制度落實不到位,出現下錯醫囑、用錯藥、打錯針的情況。
1.2.4院內感染 新生兒科患兒相對較多,病情復雜,新生患兒體重輕、抵抗力差,而病區為了能夠便于觀察患兒病情變化,不能嚴格區分感染、非感染病房,環境、儀器設備數量不足,消毒不及時,醫護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執行不到位,不能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均容易導致院內交叉感染的發生[4]。
2 防范措施與對策
2.1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時注意查看患兒的輸液情況,特殊藥物如多巴胺、甘露醇,輸液時間長時盡量選擇粗、直、易固定的血管,確保在血管里才實施藥物的輸注,同時觀察血管情況,如發現血管處腫脹、紅腫,應及時處理;科室內制訂出特殊用藥使用指南和靜脈輸液外滲處理指南,護士應嚴格依照指南執行。
2.2嚴格落實查對制度
嚴格遵守新生兒交接制度,按規定為患兒手腳各佩戴1個腕帶,在沐浴及實施其他檢查時,嚴格進行查對;如發生手腕帶脫落或字跡不清,應及時補帶或更換,使用不易掉色筆進行書寫,字跡清楚,要求在2名工作人員的情況下核實身份后再次佩戴。同家屬進行交接時,要充分核對家長信息,腕帶取下時要與家屬進行核對。
2.3嚴格執行護理管理制度
定時巡視觀察患兒,培養護士慎獨精神及識別風險能力,對不安全隱患要及時解決。例如患兒身體有多條管道時,如吸氧管、胃管、輸液管,各管道上要有明確標識;對煩躁不安哭鬧的患兒,應判斷體位放置是否安全[5],有無碰撞或墜床的可能。嚴格觀察患兒的病情,對嘔吐的患兒要保持呼吸通暢,防止引發窒息的可能,發現嘔吐及時清理,將頭偏向一側以防誤吸;各種儀器探頭應定時更換部位,避免局部受壓而引起破損[6-7]。endprint
2.4嚴格遵守操作流程
在為患兒進行洗澡時按規定調試水溫至38~40 ℃;進行暖箱、藍光治療時為避免擦傷皮膚,可以給患兒戴手套和穿襪子,但要注意手套和襪子里面不能有線頭,以免纏繞手指、腳趾造成壞死,為保證患兒安全,可以系上帶子,松緊適宜,箱內用棉質布條圍繞隔擋暖箱內,避免擦傷,定時更換約束帶和綁監護儀探頭的部位,避免局部皮膚的損傷和手足壞死;使用烤燈時必須有專人守護,防止燙傷[8]。
2.5強化護理人員的技術培訓
無論是護生還是新任命的護士,模擬為基礎的教育培訓在韓國已被通過,護理教育模擬培訓最早始于美國,擴展到大多數亞洲國家,如中國、日本和韓國[9]。在進入臨床前模擬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同時為了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技術操作水平,對年輕護士要加強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對引進開展的新技術、新項目周期性安排技術培訓,通過護理查房、質量小組活動、專科知識講座等形式,不斷提高業務知識和技術操作水平[10]。
3 討論
護理安全標志著一個醫院醫療護理管理水平,既反映護士的工作態度、技術水平,也體現一個醫院的管理水平。在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中,只有不斷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護理技術要求,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嚴格規范各類操作規程,才能使醫療護理安全得到保證。在新生兒護理發展中已經增加了早產兒和新生兒疾病的護理,重癥監護近幾十年來的發展使大量早產兒存活[11],因此,新生兒護理工作具有高風險性和緊迫性,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必須高度認識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采取積極有效的全面防護措施,最大限度減少護理安全風險,保證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12]。新生兒在兒科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生兒期又是生理功能進行調整適應宮外生活的時期,掌握新生兒期的特點,對醫療、護理、保健具有重要意義。要做好這方面工作,要求我們不僅要求醫護人員熟練的掌握專業護理知識和技術,并且針對一些急性病癥上有相應的處理方法和防范的措施,以此對患兒在住院期間的穩定得以保證。
針對醫院護理人員在護理水平和素質欠缺的問題,如果是剛開始進入醫院工作的護士,則要先對其進行一定時間的培訓,只有具備了上崗的資格才能進行護理工作[13]。與此同時,對于醫護人員來說,擁有好的護理技術只是片面要求,醫護人員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才能對患兒護理過程中以愛心、耐心、細心進行高素質的護理。對于患兒病區中實行封閉式的管理,家長不能隨時守護在幼兒身邊,對于患兒與家長來說都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并且,新生兒本身在護理上較為繁瑣,且全部都要靠護理人員所完成,如換尿布、喂奶、沐浴、暖箱的使用等等。但是這些用品大多屬于公共用品,所以在安全性上難以得到完全保證,加之在醫護人員配奶的過程中缺乏殺菌處理,容易造成配奶出現污染,致使新生兒出現胃部不適或者出現燙傷等,還會造成暖箱溫度變化不定、皮膚濕疹等問題,對新生兒的健康成長產生不利影響[14]。新生兒剛出生本身抵抗能力較差,若病區中環境較差、消毒不及時,極易增加新生兒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腸道的感染幾率,甚者患兒過多也會造成交叉性感染,對新生兒身體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脅。新生兒護理工作本身就是壓力較大,如果嬰兒啼哭加上各種監護儀器噪音得不到良好的身心調節,久而久之將會導致護理人員的反感情緒,影響工作的積極性[15]。工作人員入病室前更換清潔工作服,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及隔離制度,每護理一個患兒前后應洗手,工作人員患感染性疾病時應暫時調離。非工作人員進入病室必須穿隔離衣,以防交叉感染。病室保持清潔,每月做空氣培養一次。感染性疾病與非感染性疾病患兒應分室居住,床位隔離,發生傳染病時應嚴格進行隔離,必要時病房進行檢疫消毒[16]。配備足夠護理人員實行彈性工作制,給予新生兒護士以肯定的評價,適當心理疏導,緩解壓力,減少監護室噪音,減少工作量。
總之,新生兒護理安全直接關系到新生兒的生命安危和轉歸以及搶救成功率。高度的安全意識是防范護理安全隱患的關鍵,能使護理缺陷消滅在萌芽狀態。
參考文獻:
[1]Santos J P,Pileggicastro C,Camelo J S,et al.Neonatal near miss:a systematic review[J].Bmc Pregnancy&Childbirth,2015,15(1):320.
[2]金玉梅,劉艷玲.產科新生兒護理安全隱患及護理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2014(6):3689-3690.
[3]楊田蓮,陳俊霞.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3,31(2):238-240.
[4]華驊,沈國英.母嬰同室新生兒安全問題分析及臨床護理路徑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8):49-50.
[5]李曉莉.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3(37):225-226.
[6]向娟,徐芳,周華艷,等.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中醫學報,2013,28(12):333.
[7]Margot van de Vijver,Mari Evans.A tool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in the neonatal unit[J].BMJ Quality Improvement Reports,2015,4(1):823-829.
[8]敬曉瓊.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的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醫學信息,2012,25(2):431-432.
[9]席時清,吳冬梅.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的安全隱患排查及管理[J].全科護理,2013,11(12):3421-3422.
[10]張霞,樊曉紅.如何避免和減少新生兒的護理安全隱患[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3,13(30):239.
[11]王秀豐.新生兒護理安全管理措施探討[J].婦幼保健,2013,7(4):138-139.
[12]Sunghee Kim,Gisoo Shin.Effects of nursing process-based simulation for maternal child emergency nursing care on knowledge,attitude,and skills in clinical nurses[J].Nurse Educ Today, 2015(37):59-65.
[13]李莉,李婷婷,范麗麗,等.新生兒護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對策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36(25):637-638.
[14]田常青,張艷梅,于夕麗.新生兒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護措施[J].臨床護理,2014(6):213-214.
[15]Elena Bergon-Sendin,Carmen Perez-Grande,David Lora-Pablos,et al.Smart pumps and random safety audit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a new challenge for patient safety[J].BMC Pediatr,2015,15(1):206.
[16]Toso BR,Viera CS,Valter JM,et al.Validation of newborn positioning protocol in Intensive Care Unit[J].Rev Bras Enferm,2015,68(6):1147-1153.編輯/王海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