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至今已有三十年的歷史,這使得所有適齡孩子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得以法制化的同時,也使得九義校的生源出現了極大的差異化。另外,《義務教育法規定》,學校不得劃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本文將從九義校初中學段實行分層走班的實際需要出發,對我所在的九義校初中教學的英語學科分層走班的實踐進行探討。希望能對初中英語教學產生一定的促進意義。
【關鍵詞】分層走班 實行依據 具體實施 存在的問題
一、分層走班制實行的依據
1.針對個體差異性來進行因材施教。孔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張“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個體的差異是指不同個體之間在行為和個性特征上相對穩定的不相似性。正是有了這些差異,表現在具體的英語學習中就是部分學生可能語言天賦較好,在語言學習上處于優勢,而部分學生則相對較差。
2.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布魯姆斷定,在恰當的條件下,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優等生。而這種“恰當的條件”就是指以班級教學為基礎,輔之以經常的及時的反饋——矯正環節,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和個別幫助,使學生掌握一個單元后,再進行下一個單元較高層次的學習,從而使學生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標準。
3.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維果茨基指出,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分層教學就是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作業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根據自己不同的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不同的水平。
二、分層走班在九義校初中學段的具體實施
1.對學生的分層。學生平時正常教學都按照行政班來進行,每天安排一到兩節課進行分層走班教學。將一個年級的學生依據成績的高低分成A、B、C三個層次。A班的學生基礎扎實,學習能力強,學習習慣好,學習具有較強的上進心;B班的學生知識和智力水平一般,成績中等;C班的學生基礎差,學習積極性欠佳,學習習慣不好,缺乏上進心,學習上沒有方法可言。
2.教學目標的設置。由于學生水平的不一樣,相對應地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上課之前,備課組討論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A班的教學目標:在掌握和消化基礎知識的同時,進行能力的提升和知識的鞏固,使學生能突破重難點,達到聽說讀寫流暢,掌握除教學大綱規定的要求外的其他知識。按照成都市中考的要求來看,要求學生能達到B卷題取得高分的水平。B班教學目標:能掌握基礎知識,熟記并運用教學大綱規定的單詞、短語,理解語法,能進行簡單的聽說讀寫。按照我所在市中考的要求來看,能掌握A卷的知識內容,提高整體的及格率,B卷盡量多得分。C班教學目標:能進行單詞的拼讀,識記教材出現的單詞短語句型,提高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和興趣。按照我所在市中考的要求來看,能力爭A卷及格。
3.作業的分層。作業是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且能形成技能的必要環節。由于課堂的教學目標有所不同,相應的作業布置也應該有所不同。A班的學生主要是B卷能力提升的題;B班是夯實A卷的題;C班是基礎題加補差題。對于A班和B班的學生實行“上不封頂”的原則,完成教師布置的練習題后可以向高一級作業練習挑戰,從而使知識學習更加扎實,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三、分層走班在我所在九義校實施后目前存在的問題
1.加大了整個年級老師對學生的管理難度。分層后的班級學生來自于不同的行政班,學生們相互不太熟悉加大了他們彼此的好奇心,這就會導致課堂紀律難以控制。另外,由于任課老師可能不是行政班老師,學生對任課老師缺乏認同感,影響任課老師的威信,這也會導致課堂紀律的管理成為一個問題。學生被重新分班上課,也相應削弱了班主任的管理,使得班主任對學生課堂情況的了解不夠多,也不夠及時,這也加大了班主任的管理難度。
2.教師的工作效率也有可能降低。分層走班后的任課老師可能不再是行政班的老師,學生對老師缺乏認同感,老師威信降低,這就極有可能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反而降低,老師的自我效能感相應地也降低。另外,分層走班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比如在備課、批改作業等方面,加之英語老師作為主科老師本來工作量就大,這也會影響任課老師的工作效率。
3.分層對學生心理產生消極的影響。分層是按照成績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這會使得后進生產生一些消極的心理影響。C班的學生會因為自己被分入C班而感到自卑,甚至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我是差生,我就是笨,我就是不行”。因此做好C班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忽略了的話,或許會得不償失,引發更多的問題。
四、結語
分層走班是新課改背景下必然的趨勢,任何一種新東西的出現都會有它的利與弊。實行這種教學模式時對于我們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究不斷地改進,使得這種教學模式真正地能為我們九義校初中學段英語教學所用,對我們的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成都市2016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分析報告[R].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016.
作者簡介:吳夢秋(1987-),女,漢族,四川宜賓人,大學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