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 要] 大學生畢業旅游是隨著我國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和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而出現的一種全新旅游業態。通過對大理大學2017屆畢業生的問卷抽樣調查,分析當前大學生畢業旅游的意愿、動機、出行方式、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等因素。結果顯示,大學生旅游意愿強烈,旅游形式以自助游為主,旅游資源類型以自然中遠程目的地為主,旅游動機具有多樣性,旅游預算增長快速,并且普遍擔憂旅游的安全問題。針對大學生畢業旅游現狀,旅游行業應大力發展智慧旅游,開發大學生畢業旅游需求的產品體系,完善旅游交通體系與散客服務體系,以滿足大學生畢業旅游的需要,促進大學生畢業旅游市場的開發和發展。
[關鍵詞] 畢業旅游;消費行為;大理大學;開發對策
[中圖分類號] F5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10-0174-03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生畢業旅游作為旅游產業的一種全新業態,正逐步顯示出巨大的消費潛力,也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認為是旅游產業”未來的一片亮眼藍海”。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17年我國的高校畢業生數量預計為795萬,而根據驢媽媽旅游網的調查,截止6月2日,通過驢媽媽旅游網平臺報名參加畢業旅游的大學生人次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60%。在2017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中,已有71%確定了自己的畢業旅游行程,23%大學生的畢業旅游正在籌劃中,只有6%的大學生沒有畢業旅游的計劃。而且,有出游意愿的大學畢業生計劃用于畢業旅游的費用支出也呈現出大幅增長的勢頭,計劃支出3000元到5000元之間的占比為46%,比2016年增加7%;1000元到3000元之間的占比為36%,比2016年減少2%;1000元以下的窮游占比為16%,比2016年減少5%;10000元以上的富游占比為2%,與2016年基本持平。因此,無論從旅游人數還是旅游支出看,大學生畢業旅游都已成為旅游市場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大理是滇西中心城市,也是國內外知名的旅游熱點地區,近年來,在“休閑度假游”和“創意旅游”開發引領下,畢業時選擇到大理旅游的大學生群體越來越多。為客觀地了解當前大學生畢業旅游的意愿和動機,探究大學生畢業旅游的出行規律以及影響大學生畢業旅游的因素,如下對大理大學不同專業的2017屆畢業生進行了畢業旅游的問卷抽樣調查,在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大理開發大學生畢業旅游市場的思路和對策,以便為大理開發大學生畢業旅游市場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調查概況
本次調查以大學生畢業旅游為調查目標,采用問卷抽樣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的對象是大理大學2017屆的畢業生。調查的時間為2017年5月20日至6月5日,調查共發放紙質和網絡問卷700份,回收有效問卷624份,有效率為89.1%。被調查的學生中,專業分布為文科類198人,占比32%;理工科類170人,占比27%;醫學類212人,占比34%;藝術類26人,占比4.2%;體育類18人,占比2.8%。從性別來看,女生377人,占60.4%;男生247人,占39.6%。
問卷設計是調查過程的第一個環節,問卷內容涉及大學生畢業旅游的意愿、旅游信息的獲取途徑、目的地的選擇、出游動機、出游方式、費用的來源與支出、影響畢業旅游的因素等情況。其次是通過現場發放紙質問卷和網絡發放電子問卷的方式向調查對象發放問卷。第三是回收問卷,經過整理剔除無效問卷。最后是根據有效問卷對調查數據進行歸類和分析。
二、調查結果和分析
(一)大學生畢業旅游的意愿強烈
在不考慮專業和性別的情況下,有強烈畢業旅游意愿的人數是409名,占比65.5%;畢業旅游意愿一般的是128名,占比20.5%;沒有畢業旅游意愿的是87名,占比14%。從中可以看出,86%的大學生畢業生都有進行畢業旅游的意愿。但出游意愿在不同的專業間有較大的差異:藝術類畢業生畢業旅游的意愿(包括強烈和一般,下同)最高,占比達到96%;文科類畢業生有出游意愿的比例是91%;理工科類畢業生畢業旅游的意愿比例是88%;醫學類畢業生的出游意愿比例是83%;體育類畢業生進行畢業旅游的意愿比例最低,只有79%。而性別差異對畢業旅游意愿幾乎沒有什么影響,女生的比例稍稍高一些,為87.2%,男生為84.8%。和驢媽媽旅游網的調查數據相比,大理大學畢業生有畢業旅游意愿的學生比率較低,可能的原因是大理大學超過60%的學生來自農村,家庭經濟狀況影響了畢業生的畢業旅游意愿。
(二)大學生畢業旅游以自助游為主
從組織形式上看,大學生畢業旅游主要是以自行策劃、自行組織、自行安排為特征的自助游,比率高達95%,而選擇跟團游的比率為5%。超過87%的大學畢業生通過網絡自主查閱和獲取相關的旅游信息,決定旅游目的地,在網絡上預定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景區景點門票等旅游服務。這一方面說明大學畢業生的自主性很強;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旅行社推出的旅游產品和旅游線路比較單調,對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較小,限制了大學畢業生個性化的發揮,且行程安排比較緊湊,走馬觀花,體驗性、參與性較少。大學畢業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由于其年齡、心理上的特點,反感走馬觀花、行程緊湊的跟團旅游。
(三)大學生畢業旅游的目的地選擇以自然、中遠程為主
從旅游資源的類型看,選擇去自然風光旖旎地進行畢業旅游的學生最多,占比達到84%;59%的畢業生選擇去特色人文旅游地進行畢業旅游;選擇歷史文物遺址旅游地的占46%,選擇探險旅游地和大型主題公園的畢業生比重較低,分別為27%和26%;選擇去東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進行畢業旅游的學生比重最低,占比只有22%。從旅行距離看,64%的畢業生將省外作為畢業旅游的目的地,其中43%的畢業生認為相鄰省份進行畢業旅游最好,原因是交通方便,即省時又省力,還經濟實惠。最受大理大學畢業生歡迎的畢業旅游目的地主要有:三亞(占比56%),理由是海濱城市,擁有迷人的陽光、沙灘和大海;成都(占比49%),理由是特色美食眾多;桂林(占比44%),理由是桂林的山水、陽朔和美食。當然,港澳臺游和出國游也是部分大理大學畢業生畢業旅游的選擇,占比分別是6%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