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凡
[摘 要] 我國家庭教育與早期學校教育對理財意識與理財手段的培養涉及較少,高校中除了個別專業院校,其他高校普遍尚未開設與金融理財相關的課程。大學生雖然經濟來源主要是依靠父母,沒有固定收入,但是可以通過節省開支、合理存款、適當賺錢等手段妥善管理現有財富。大學生理財技能的培養,從自身學會記賬開始,到學習理財知識并應用于實踐,高校也可以通過開設理財課程或邀請理財專家為學生講座的方式,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理財觀念,為其進入社會、適應社會做好準備。
[關鍵詞] 理財觀念;財務規劃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10-0025-02
Abstract: Children in China receive almost little training on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use of financial means in their family and from early schoo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cept from some financial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others generally have not yet opened financial service courses. Although the main sour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come relies on their parents without a regular income, they can still properly manage the existing wealth by depositing and making money in a proper way.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management skills should be developed, from starting to keep accounts to learning financial knowledge and putting into pract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also set up financial management courses or invite financial experts to give lectures for students,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a correct financial concept and get ready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Key words: financial concept, financial planning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方式和內容也趨向多元化,同時理財也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理財觀念在人們心里根深蒂固,很多大學生也已將理財當成進行人生規劃、職業生涯設計和社會實踐的“必修課”。但是,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而且學生的主要職責是積累知識而不是創造財富。反觀現況,全國幾乎各個高校都存在學生不良網貸情況,歸根到底是學生缺乏理財意識和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因此,對大學生理財觀念的培養,應該站在對大學生負責、對國家的未來負責的高度,從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更深入地挖掘大學生理財的內涵。通過對大學生理財觀念的培養,幫助他們構建起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財富觀和財富創造觀,使他們在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律的框架下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開拓進取,合法地創造財富,真正懂得享受財富。培養具有較高理財能力的大學畢業生是時代對高等教育提出的又一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一、大學生理財現狀
(一)大學生理財的涵義
什么是理財?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將現有的財富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使其升值的經濟管理活動。基于這樣的一個現實情況,它的適用對象往往是有一定資產積累或有穩定收入的人群。進入大學后,每個大學生都要學會擺脫往日對父母的依賴開始獨立生活,但主要的生活費用來源還是自己的父母,很少有學生能通過兼職來完全承擔自己的生活費用。沒有固定收入的大學生,對“金融”的理解,不應該停留在對現有資產的使用,更要思考如何將現有財富使用的更加合理,甚至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將現有財富升值。但對于剛剛離開父母的大學生這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觀是一個緊迫的問題。
(二)培養大學生理財觀念的重要意義
西方國家注重從小培養幼兒對理財的意識和素質。在美國,從3歲開始培養幼兒認識錢幣的能力,到了9歲左右,培養他們的儲蓄意識,到了12歲的時候,培養他們發展自己的新的支出計劃,并開始讓他們理解銀行業務的相關知識。在一些西方國家,從中學起就開設了關于理財的必修課程。而在我國,由于很多家長缺乏理財觀念和理財意識,所以孩子也很少有理財的概念。高校中除了個別專業院校,普遍還未開設與金融理財等相關的課程。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著財務管理和消費觀念的誤區。由于他們沒有正確的消費計劃,而陷入到財政赤字之中,給家庭增添了財政負擔。這些問題的背后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學生未能妥善管理自己的現有財富。只有正確認識投資和理財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為未來進入社會做好準備。
因此,高校應重視大學生理財觀念的培養,對學生普及投資理財的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使其更好的實現人生價值,實現人生理想。
二、大學生理財技巧
(一)節省開支
要想理財首先一步就是節省日常開支,避免不必要的消費支出。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父母,這就更加要求學生學會節省開支,學會合理消費。省錢主要從日常的開支入手。首先要學會正確區分必需品與非必需品。當今社會基本的溫飽已經能夠保證,名牌與奢侈品牌在某種意義上已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青年一代的物質消費已經開始追求名牌與奢侈品。大多數大學生缺少對奢侈品、名牌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辨別能力,很多大學生為了攀比選擇購買奢侈品。因此,大學生應對自身的消費觀進行科學的審視,明確自己在大學期間生活與學習必需品的范疇。同時,加強對各種優惠促銷活動誘惑力的抵制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消費開支。endprint
(二)合理存款
大學生存錢是一個積少成多的過程,把每月節余存起來,不知不覺就是一筆不小的金額。
(三)適當賺錢
作為學生總是把自己擺在一個弱者的地位:認為自己無法賺錢。其實在大學時代也有很多的賺錢機會,只是大學生往往忽略了它們的存在而已。大學生賺錢的途徑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爭取獎學金。每所大學都設置了獎學金,激勵學生在學習等方面的突出表現,如國家勵志獎學金、各類校級和院級獎學金,少則幾十,多則上千,這對還沒有進入社會工作的大學生來說是最直接的賺錢途徑。
2.爭取勤工儉學崗位。高校一般也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讓貧困家庭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生活補助,如校園清潔工、圖書館助理工等。雖然金額不多,但是對貧困學生來說,爭取勤工儉學崗位是一個很重要的生活費賺取途徑。
3.協助老師搞科研?,F在高校老師手里往往都有一些科研課題,完成這些課題可以獲得一定的科研經費。而課題研究工作量大,往往需要一個團隊來完成。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幫助老師搞科研,既能提高自己的學業水平,還能根據科研中的工作獲得報酬。
三、大學生理財技能培養
(一)學會記賬
大學生應該學會記錄自己生活的花費,男女生根據自己生活的需求設置不同的會計科目,例如:交通費用、伙食費、通信費用等等。這個可以作為每天晚上就寢前必做的一件事。每月結束后對這個月的消費情況進行分析,挑選出不必要的消費在以后的日子里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再次發生,這樣的賬目讓大學生對自己的消費情況有個清晰的了解。學會記賬是學會理財的第一步。
(二)學習理財知識并加以實踐
理財在中國才剛剛興起,屬于初步發展的摸索階段。大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學習理財知識,也可以通過網絡書籍等渠道了解國外的理財方式,并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實踐,在實踐中塑造自己的理財意識。同時理財也是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因此要及時了解市場情況,結合自己的認識,選擇適應經濟環境的理財方式。
(三)學校幫助促成理財觀念養成
學校的宣傳和幫助是大學生養成理財觀念的主要依靠,其作用的發揮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對理財觀念的認識。在理財觀念培養方面,學校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學校開設理財課程。理財課程進課堂是財經類專業下一階段教學改革的重點。但由于目前中國的理財處于起步階段,理財課程教材的選擇比較有限,學??梢赃x擇適合當今經濟大環境的理財課程教材,如果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考慮自己編寫教材,幫助學生的理論學習。
2.請理財專家為學生定期或不定期做專題講座。理財產品豐富多彩、理財方式多種多樣、理財案例層出不窮,理財專家可以向學生介紹新的理財動態,為其樹立正確的理財理念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劉正榮,聞超21世紀家庭投資理財博士[M]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2011.
[2]常樺理財金點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3]夏揚關于高等院校經濟類與管理類課程設置的設想[J].交通高教研究,2012(1).
[4]劉家桂,豐根鳳.理財教育之我見[J]商場現代化,2014(12).
[責任編輯:史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