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才+陳京京
[摘 要] 開發適應高職專業課程地圖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對學生提供引導作用、可以提高教師教學效率以及可以優化學校課程體系?;诔晒麑蚪逃砟畹慕鹑诠芾韺I課程地圖,以圖形形式清晰展示給學生培養周期、培養目標、課程類型、預期成果,以供學生規劃、安排學習的課程,進而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為金融業輸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這是適應時代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在課程開發中融入成果導向元素,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成果為導向,全面提升學生畢業時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才能培養出更具職場競爭力的優質人才。
[關鍵詞] 課程地圖;成果導向;金融管理專業
[中圖分類號] D3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10-0179-02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發展快速,國發(2014)19號文件《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既肯定了職業教育在培養大量高技能、高素質人才,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就業率,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又指出當前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有待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不能完全適應社會需求等問題?;诖?,以學生為中心,把課堂還給學生,創新教學理念,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便成為高職院校未來發展的方向。從學生未來職業出發,提高學生所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教學改革,開發適應高職專業課程地圖便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內外文獻回顧
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Jacobs(1997)對課程地圖的內涵做出定義,認為課程地圖看似一種可編輯的書稿,任何教師都可扮演課程地圖的編輯者,并檢視課程是否需要修正或使其發揮成效。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最早由美國學者Spady(1981)提出,其核心理念便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成果為導向,而“成果”一詞并不在于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在于課程結束后學生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
國內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和臺灣課程地圖經驗,郭士清、莊宇和顏兵兵(2016)給出了課程地圖設計實例,為高校合理規劃課程實現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提供借鑒。彭蘇萍、朱亞旭、樊金璐和宋梅(2017)通過確定培養目標、明確系所核心能力,對高校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
由此,基于成果導向理念的課程地圖是通過圖形形式清晰展示給學生所學課程的授課內容、授課時間、可供選擇的選課路徑、預期的學習結果,以供學生規劃、安排學習的課程,進而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國內運用成果導向理念進行課程地圖開發的文獻多是以工科等實踐類課程和本科高等院校為主,我們將以高等??平鹑诠芾韺I為例,對推動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和課程改革提供借鑒。
三、課程地圖的功能
課程地圖不僅僅對學生有用,對教師和學校同樣有用。
(一)對學生的作用
課程地圖為學生提供了參考目標,學生可以參考預期成果來選定自己的方向,課程地圖對學生提供指引的功能;課程地圖呈現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內容,課程的框架體系,以及課程間的聯系,如同道路地圖,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規劃自己的最佳學習路徑;課程地圖可幫助學生了解預期成果,以及圍繞預期成果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并以此拓展學科本專業以外的相關課程;依照課程地圖學生可以自主選課,自主設計學習模式,課程地圖可作為選課指導和咨詢參考,學生自主選課和安排學習路徑,增強學生自身的責任感。
(二)對教師的作用
課程地圖方便教師間的交流,還可以幫助教師輔導學生選課,教師通過課程地圖幫助學生認清學習目標,幫助教師輔導學生了解課程的框架體系,明晰不同學習路徑可達成的預期成果(對應就業崗位);課程地圖幫助教師了解不同課程間的關聯,削減課程重復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三)對學校的作用
課程地圖繪制出來以后,會通過學校和教師的檢查發現存在的問題,通過反復討論,最終形成一致認同的課程地圖,幫助優化課程體系。課程地圖中呈現了培養周期、培養目標、課程內容、預期成果等內容,學校可以將課程地圖作為檢查和評價課程體系合理性的輔助工具。
四、金融管理專業課程地圖設計
(一)培養周期
課程地圖應包含學生的大學期間的培養周期,包括在校培養時間和校外培養時間,目前我國高等專科院校的培養周期一般為三年,金融管理專業的培養周期也為三年。
(二)培養目標
金融管理專業面向金融行業,培養具備人文關懷、誠實守信職業素養及較高敬業精神,具有金融訊息整合應用、金融業務團隊運營和金融創新業務操作的能力,從事金融產品營銷、交易操作、客戶服務及綜合理財規劃等工作的理財顧問、客戶經理及金融企業內勤。
(三)課程類型
基于成果導向教育和差異教學的理念,一方面,課程地圖以學生為本,重建課程結構,有機融合素質教育和通識教育,打破課程間的嚴密壁壘;另一方面,課程地圖應該為學生選課提供指引,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學生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制定個人學習計劃,進行選課。實行學分制后,學生學習更加靈活自主,積極性普遍提高,有利于因材施教,個性化發展。最終,在金融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上,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為目標,分為素質通識學程、專業統整課程(專業)、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選修學程。
(四)職業資格與對應就業崗位(成果)
依照金融行業需求,高等專科院校金融管理專業學生參加的從業資格考試主要有:證券從業資格、理財規劃師、期貨從業資格、基金從業資格等。而對應的就業崗位主要從事保險公司內勤、保險客服、保險銷售、投資顧問、客戶經理、分析師助理、銀行柜員等。
(五)課程地圖說明
課程地圖說明作為課程地圖的最后部分,用以幫助學校、教師和學生解讀課程地圖。如實行學分制的畢業最低學分在素質通識學程、專業統整課程(專業)、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選修學程的學分配置。
五、結論
在課程開發中融入成果導向元素,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成果為導向,全面提升學生畢業時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才能培養出更具職場競爭力的優質人才。我國正處于經濟改革的新時代,需要大量高技術人才,基于此,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人才保障,為金融業輸送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必須實施課程體系改革以適應時代發展。
[參考文獻]
[1]Jacobs H. H. Mapping the big picture: Integrating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K-12[M]. Alexandria,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997.
[2]Spady W. G, Marshall K. J. Beyond Traditional Outcome-based Education[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1,49 (2):67-72.
[3]彭蘇萍,朱亞旭,樊金璐,宋梅.基于成果導向和課程地圖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優化——以采礦工程專業為例[J].煤炭經濟研究,2017(2):28-32.
[4]郭士清,莊宇,顏兵兵.基于成果導向與課程地圖理念的高校課程規劃探究[J].高教論壇,2016(1):60-63.
[5](美)黛安·荷克絲,楊希潔譯.差異教學:幫助每個學生獲得成功[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