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愛華
摘 要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對大學生價值觀的現狀進行了總結,并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分析,提出了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策略與途徑,從而正確引導和培養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 對策 大學生 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8.078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Cause and Strategy of the
Valu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XU Aihua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the paper summar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systemically analy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trategies and ways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in order to correctly guide and cultiv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Keyword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群體最根本的價值觀念,更是精神支柱的牢固基石,是實現奮斗目標的堅定信仰。而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價值觀正確與否,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發展,更直接與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及中華民族的興衰掛鉤。我國大學生價值觀總體上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1-2]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觀受消極影響,逐漸失去自我,價值觀逐漸傾向于 “功利化”、“多元化”。[3-4]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在多元中樹立主導,存異求同,在大學生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于新時期大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 大學生價值觀現狀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劇,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表現出多樣化和復雜化,功利化和實用化傾向。
(1)崇尚拜金主義,缺乏理想信念。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大學生卻表現出理想信念缺失,更現實,更關注自己的各種利益。在大學生信仰狀況的調查研究中發現:90%多的學生信仰出現令人擔心的狀態,呈現出“超然物外”的游離態度。拜金主義的滋生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觀,使其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傾斜,對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將會產生十分明顯的不良影響。
(2)重視個人利益,忽視集體榮譽。價值的自我性與社會性、利己與利他、個人與集體、奉獻與索取,是人們必須作出的價值行為選擇。在選擇中出現矛盾具有必然性。[5]當需要大學生在自己和社會之間進行選擇時,更多的是傾向于自我。他們在利益的權衡上表現得更為現實,呈現為一種建基于成本收益模型上的社會經濟學。
(3)追求實用主義,輕視自我修養。時代的變遷促使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選擇進行重新思考。隨著現代社會功利主義價值觀的出現,大學生價值觀也深受其影響。學生越來越多思考自己將來的發展,并為其做準備。隨之也模糊了應有的正確人生觀。有研究發現,[2]73.4%的同學認為自己最需要的是“專業知識和技能”,7.8%的同學認為社會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是空洞的,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25.7%的同學為了給將來找工作提供一個基礎才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折射出部分大學生的功利化心理,這種實用主義心理傾向會嚴重影響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養成。
2 影響大學生價值觀的因素
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既受外部環境變化的客觀因素影響,同時也受個人的內部自身因素影響。通過全面分析影響大學生價值觀變化的外部因素,來指導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其形成一個相對穩定、健康的價值觀。
(1)社會轉型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我國現在正處于轉型期,市場經濟的發展推動著社會變革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促進社會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大學生在對待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問題時,表現出心理上的矛盾與沖突。這種矛盾與沖突的進一步發展,容易導致他們自身缺乏高尚的精神追求。另外,社會的競爭日益激烈,加之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使他們對個人前途產生困惑,很多大學生變得功利化、實用化,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得失,注重物質享受,崇尚拜金主義。
(2)各種意識形態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與西方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的同時,西方的價值觀念對大學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其影響既有積極面,即激發了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和行動意識;也有消極面,即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及色情暴力等腐朽思想在我國蔓延開來,對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造成沖擊。這種沖擊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讓本身對傳統文化了解不夠的大學生對正確的傳統文化思想、教育產生了懷疑,嚴重影響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
(3)新聞傳媒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新聞傳媒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發揮著導向和監控的作用,鮮明的、帶有傾向性的新聞輿論影響著大學生的言行、基本立場和價值取向。輿論是社會的風向標,但錯誤的輿論導向會使人迷失方向。大眾傳媒低俗化傾向,使得大學生的價值判斷感性化、價值選擇功利化、價值目標短期化、價值主體自我化以及價值觀念非意識形態化。endprint
(4)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信息時代,網絡信息的傳播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知識,但同時也傳播了不良的信息,導致大學生產生不良的行為習慣與錯誤的思想。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很多當代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學業,滋長惰性和劣根性。特別是一些劣質信息的傳播,很容易讓學生迷失方向進而誤入歧途,嚴重者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5)教育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當代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正確的教育。而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三位一體則是大學生成長的環境條件。高校對大學生價值觀形成主要有啟蒙、規范、榜樣示范以及創新作用。
(6)內部自身因素。大學生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主要表現為政治信念模糊,缺乏遠大理想和看問題容易以偏概全,缺乏辯證思維。當對社會價值需求進行選擇時,大學生通常都會依據于自己以往的經驗。在面對各種繁多復雜的社會現象以及不同或對立的價值取向時,就感到茫然失措。大學生由于其知識經驗的不足以及意識形態相對薄弱等,很難正確地解讀、分析、鑒別中國傳統道德和西方文化,從而導致價值體系不容易形成。
3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對策
(1)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社會主義價值觀主要是指主體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對一些事物和行為是非善惡的正確判斷,是一種對事物、行為判斷和評價的標準體系,主要表現為對事業和目標的認同、對精神目標的追求等。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教育,可以讓大學生在教育中擺正自己的價值觀,提高其甄別價值觀的能力,在與教師的互動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
(2)加強信仰教育。大學生之所以出現價值觀困惑,主要是因為缺少目標和沒有理想。理想與信念是人生的黃金定律。有理想和目標才會有為之奮斗的動力,才會有不言放棄、努力克服困難的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內容對學生的信仰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它為大學生的信仰重建提供了理論指導,可以幫助大學生走出“信仰困境”,加速他們的信仰重建。
(3)加強道德教育。健康的價值觀形成離不開正確的道德教育。因此,為正確培養大學生的價值觀,學校應該學習傳統優秀的中國式道德體系,增加對學生道德教育的培養。從“道德”和“修身”兩方面加強引導和教育,從而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科學的價值觀。也可以通過專門的德育課程、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進行基本的道德素質培養,這樣才能使大學生形成健康的價值觀。
(4)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價值觀是正相關的。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才能使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升,且只有保證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確保正確價值觀的養成。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課程。大學生離正真步入社會只有一步之遙,因此經常會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在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出現困惑或矛盾時,要正確地加以引導,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中心建設對于高校的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5)自身的修養和鍛煉。外在的教育影響著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形成,同時自身的修養和鍛煉也具有重要作用。大學生可以通過三個方面加強自身修養:一是注重科學文化知識學習,提高自身修養,選擇正確的價值觀指導自己的行為。二是加強人際交往訓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同時聽取他人的建議,虛心學習取長補短。三是加強社會實踐鍛煉,通過社會認識自己,改變自身不切實際、不能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葉愛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價值觀教育[J].中國電力教育,2008(20):188-189.
[2] 謝春妮,杜維彥.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分析[J].雞西大學學報,2009.9(3):103-104.
[3] 吳榮軍.論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江蘇社會科學,2008(S1):1-4.
[4] 劉振平,龍一平.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存在缺失的原因研究[J].社科縱橫,2009(24):232-233.
[5] 何煦.論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11):153-1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