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敏芳+董芳
【摘要】生態翻譯學是一種全新的研究范式,它從跨學科的角度為翻譯研究提供全新的視角。“譯者為中心”是生態翻譯學的核心觀點,它與譯者主體性在本質上一致的,均要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根據特定的翻譯生態環境做出創造性的選擇和適應。
【關鍵詞】生態翻譯學 譯者中心 主體性 《邊城》
一、生態翻譯學綜述
生態翻譯學以譯者與翻譯生態環境的相互關系為研究對象,用生態翻譯學的范式,研究各種翻譯問題,系統探討翻譯生態、文本生態和“翻譯群落”生態及其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它是一種跨學科的研究,借助生態學的重要概念和術語來重新詮釋翻譯的本質、過程、標準、原則和方法等。
二、生態翻譯學“譯者中心”與譯者主體性
生態翻譯學把翻譯定義為:譯者適應翻譯生態環境的選擇活動,翻譯活動中無論是“適應”還是“選擇”都是由譯者完成的,“譯者為中心”理念由此而生。該理念突出了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導作用,并試圖從譯者為中心的視角為翻譯活動作出新的描述和解釋。生態翻譯學中的核心定義與觀點和譯者的關系十分緊密,即譯者如何在特定的“翻譯生態環境”或者“翻譯群落”中做出的適應度最高的選擇和適應,如何“和諧共處”和“共生互動”,都是譯者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完成的結果。因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地位問題是生態翻譯學有別于其它翻譯理論的一個重要因素。“長期以來,翻譯研究幾乎把重點局限于語言層面的探討,而忽視了翻譯活動中最積極的活動因素,即翻譯主體的主觀能動作用”。譯者主體性是指作為翻譯主體的譯者在尊重翻譯對象的前提下,為實現翻譯目的而在翻譯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主觀能動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譯主體自覺的文化意識、人文品格和文化、審美創造性。譯前,譯者根據自身的語言能力、教育背景、文化立場、審美情趣、知識總量、價值取向、人生理想及生活態度等諸多元素對作品做出適應和選擇;譯中,譯者根據作品的特點、出版商、閱讀人群及翻譯策略等做出適應和選擇;譯后譯者的作品反映程度會得到大眾的監督。由此可見,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的中心地位是不可撼動的,他既不是“仆人”“畫家”或者“隱形人”,忠實也不是評判其譯作的唯一標準,而“譯者中心”與譯者主體性把翻譯研究的焦點從傳統的研究視角中解脫出來,明確提出以譯者為中心的翻譯研究視點,二者本質上是一致的。
三、生態翻譯學“譯者中心”與譯者主體性在《邊城》英譯本的體現
通過對生態翻譯學的研究不難發現“譯者中心”和譯者主體性在本質上是保持一致的,兩者都是譯者在特殊的翻譯生態環境下充分調動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做出的整合適應度最高的適應和選擇。下面將通過分析《邊城》三個不同英譯本來檢驗“譯者中心”思想是如何在翻譯實踐中得以實現的。
《邊城》是20世紀中國鄉土小說的典范,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小說中特有的湖南湘西文化和風土人情貫徹于故事的始終,為小說烙下了絕美的湘西風情,作者如詩如畫的描繪為故事蒙上了一層唯美的面紗。由于《邊城》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目前一共有三個英譯本分別為金緹和Robert Payne于1947年合譯,第二個譯本為Gladys所譯,于1981年出版,第三個譯本為Kinkley所譯于2009年出版。下面我們用“譯者中心”這一思想來考察這三個譯本,分析譯者的主觀能動性在翻譯的過程中是如何得以實現的。鑒于譯者自身的教育背景,文化程度,語言能力,審美情趣和個人生活閱歷的不同,譯者自然采取的翻譯方法和策略會有所差異,因此譯文也會千差萬別。Gladys供職于中文文學雜志多年,有豐富的的翻譯經驗,他可以駕馭多種問題和風格,雙語能力毋庸置疑。金介甫是著名的漢學家,研究沈從文將近30年且與其見過面交談過。三位譯者都具有良好的語言能力和知識背景。Gladys喜歡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盡量使西方讀者能夠明白小說的內容,有些地方甚至模糊翻譯為了保留原文的美感;在語言方面盡量在內容和形式上和原文保持對等。Kinkley的譯本出現在2009年,當時的社會環境更加活躍和自由,因此譯者創造性地最大限度地還原了小說真實的生態環境,Kinkley采用異化和直譯的翻譯策略將湘西特有的文化風土人情原生態地呈現在西方讀者面前,逼迫他們去認識和理解當時的生態環境。這種譯法大膽直接,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在文化維度的適應和選擇。Payne的翻譯沒有非常鮮明的特點,他做到了在形式和內容上忠實原文,盡量傳遞文章的內涵。由此可見,對于同一個翻譯文本不同的譯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側重的方面。參照“譯者中心”的理念,譯者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去翻譯文本,在譯作中打上了自己鮮明的烙印。
四、結語
生態翻譯學作為一種跨學科的研究為翻譯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而“譯者中心”理論則顛覆了傳統的翻譯理論,認為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起著主導的作用,翻譯的過程就是譯者不斷地創造性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適應和選擇翻譯生態環境的結果。而“譯者中心”理論和譯者主體性在本質和內涵上市一致的,這一理論對文學翻譯研究有著重要的啟示。
參考文獻:
[1]胡庚申.生態翻譯學建構與詮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