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陽+杜衛剛
【摘 要】近幾年以來,我國化工產業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步伐無論在規模方面還是產品質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然而,與此同時,安全生產問題也成為了我國當今化工企業所需要著重重視的問題。在實際的化工生產過程當中,由于種種原因而造成的安全問題也屢見不鮮。本文則在闡述化工企業實際生產當中的重要意義基礎之上,對我國化工生產的安全管理現狀進行了分析,并且還介紹當前國內比較普遍的安全管理模式。其中我國化工產業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本文的分析重點,并且針對這些問題也提出了相關解決方法,以期將化工生產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關鍵詞】化工生產;安全管理模式;問題;解決方法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工業生產力水平和科學技術的顯著進步與發展,我國化工產業也逐漸由傳統手工業生產模式向大型機械自動化生產模式邁進。與此同時,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問題也成為了社會所關注的重點[1]。而由于化工企業生產過程當中本就比較容易涉及易燃易爆炸物品,故一旦發生安全問題,便很難得到補救,在這種情況下,化工企業構建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對社會也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下文圍繞著化工企業生產安全的意義展開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1 化工企業生產安全的重要意義
自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進行改革開放以來,各項領域我國都取得顯著的發展,我國的化學工業生產領域當然也不例外[2]。然而在化工產業發展喜人的同時,人們也不能忽視其中安全生產與管理相關問題,每年因這些問題而帶來的事故也屢見不鮮,給企業和社會都帶來了嚴重的損失。這些安全事故足以證明安全管理模式對化工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是其保證自身符合現代化生產的前提,也能夠推動企業本身長期可持續發展。
2 國內當今主流的安全管理模式
(1)以經驗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
該種以經驗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員日常實踐操作經驗來進行安全管理,不夠客觀,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但由于其成本低,故在我國很多中小型企業仍然會選擇這種安全管理模式。
(2)以人為主的管理模式
該種管理模式是把人放置于安全管理的首位,比較關注于員工的操作規范,以達到盡可能降低因員工工作不利而帶來的安全事故發生危險。然而其管理范圍未免太過于片面。
(3)以生產過程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
該種安全管理模式主要圍繞化工生產工程而展開,即通過主要生產過程而降低事故的發生率。這種管理模式其基礎是科學管理理論,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其仍然難以預警重大安全事故,也難以實現高效管理[3]。
3 我國化工生產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安全生產意識不足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大部分的化工企業仍就只把精力和目標都放置在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上,而安全生產方面意識常常都比較薄弱。同時,由于大部分企業自成立之初以來都尚未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故便更難以提起對相關安全管理的重視[4]。
(2)員工安全教育不到位
我國要求化工企業對員工上崗前進行集中安全教育培訓,但大多數化工企業卻對此不以為意,在為員工做安全教育培訓時也只是走形式,時間短并且內容貧乏,收效甚微。而且在一些小型的化工企業當中還經常會出現教學課堂混亂的現象。同時值得說明的是員工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這樣一來即使到崗前安全教育到位,也很難實現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的根本目的。
(3)設備安全投入不夠
化工企業的生產設備安全與否與其能否安全生產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然而就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化工企業鮮少能夠對其生產設備進行定期的安全維護,主要目的是盡量壓縮成本,無形當中也提高了安全事故的發生風險。
4 改善我國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問題的方法
(1)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
人是企業進行安全管理的主要維系者,故樹立好企業各人員的安全意識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企業各工作人員從精神層面理解化工產業安全管理的重要內涵,才有可能在工作當中實現安全。除此以外,定期進行安全教育活動培訓不失為一種好手段。
(2)出臺相關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能夠有效地規范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也能夠為其提供一系列法律依據。法律法規的實行辦法具體可以為:在化工企業投入生產之前依照相關標準對其進行嚴格考核;定期抽查化工企業安全情況,對不符合規定的化工企業限期整改,若不能及時完成整改,便取消其營業資格[5]。
(3)將安全責任落實到位
化工企業內安全責任安排模糊不清是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將安全責任具體落實到個人身上能夠對各員工安全操作起到一個很好的督促作用,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同時這樣一來即使日后發生安全事故,也能夠方便、快速分析案情,避免發生推卸責任的不良現象。
5 結語
總而總之,化工產業是我國發展的基礎產業,為我國經濟的良好發展也增添了一股新鮮動力。然而由于化工產業其本身所帶有的危險性,安全管理勢必應該是其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化工企業進行安全管理是對員工的負責,也是對自己本身企業的負責,更是對整個社會的負責,這對我國健康發展也有重大積極意義。相信重視安全管理后的化工企業更能夠于市場競爭當中占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包冬冬.探索大亞灣應急管理模式創新——訪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晉中[J].勞動保護,2015,08:41-43.
[2]黃建偉,郭云霞.筑牢化工企業安全“防火墻”——泉州泉港區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模式巡禮[J].中國消防,2011,20:40-41.
[3]孫秋.基于流程精細化管理的化工生產銷售企業內部控制模式的構建[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02:136-137.
[4]席靜,胡久平.我國危險化工產品集裝箱多式聯運模式的安全管理研究[J].山東化工,2017,4610:125+128.
[5]楊書武.關于對加強石油化工企業生產中的安全管理的探討[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3323:222.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