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莉
(欽州學院體育教學部 廣西欽州 535000)
高校大學生體育健身意識的現狀調查與分析①
——以欽州學院為例
許莉
(欽州學院體育教學部 廣西欽州 535000)
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欽州學院大學生的體育健身意識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從中發現大學體育教學模式、健身場地不足等問題制約該校學生體育健身意識的發展。針對這些問題建議應加強體育健身知識教學,改進體育教學模式、加大體育健身場所建設等方面,加快學生的體育健身意識的培養與發展。
欽州學院 大學生 體育健身意識
高校是培養德智體美勞人才的搖籃,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其中指出:“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的教育,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與習慣。”學生已成為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參與者和實踐者,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育健身意識,學校就要在體育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體育健身意識;意識決定行為,加強對學生的體育健身意識培養,可以奠定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因此,對欽州學院學生體育健身意識的現狀進行分析,對該校體育學校健身的普及和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和理論意義。
文章以廣西欽州學院在校大學生體育健身意識為研究對象。
通過中國知網及學校圖樣館等途徑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和論文,根據相關內容進行分析,為該課題提供理論依據。
通過互聯網對欽州學院大學生體育健身意識的現狀及學校場地設施等情況進行了解調查。此次考查共發放問卷200份網絡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2%。
根據該論文研究的需求,通過面談對欽州學院的在校學生進行訪談,就有關大學生的體育健身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獲取相關資料。
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進行數據統計。
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公布、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常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大學生走入社會將面臨事業的競爭,不僅僅是智力的較量,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無疑會增加了一個有利的砝碼。因此,對在校大學生的體育認知狀況進行了調查。有46.5%的男生肯定了體育健身活動的重要性,有33.2%的女生也持同樣態度;只有24.3%的同學認為體育健身活動在日常生活中是不重要的。
體育動機會對體育運動產生影響,通俗來說,對體育健身的學習有客觀要求,就會通過某些因素來推動和維持自身的體育健身活動;學生能在體育學習和體育健身中保持一定的意志力和具有一些動機,這樣可以在運動中達到一定的效果。
通過表1可以看出,欽州學院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大多是為了體育體育成績、應付考試;健身、增強體質、掌握運動技能,這些能夠體現終身體育的因素占比較少。

表1 欽州學院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調查統計表
大學生體育健身的情感意識對體育運動參與是有一定影響的,在運動中會出現不同的感受和感知。通過調查得出,欽州學院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差別不是很大,在調查的學生當中只有11.25%的學生是有消極的態度,他們的健身意識不強、大多不夠堅定,需要大家互相宣傳體育健身意識,加強情感意識的培養。

表2 欽州學院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形式(%)
人們的體育參與意識還是及其重要的,人只要有一定的參與意識,就會逐漸增加了參加體育活動的次數。欽州學院男、女學生每周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比例分別是41.67%、52.27%,說明調查當中的學生大部分養成了體育健身的習慣,存在一定的體育健身意識。不經常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比例為22.22%、22.73%,這些學生都只是偶爾參與,體育健身意識有所欠缺。
通過表2可以看出,欽州學院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形式主要還是籃球、足球、排球等項目,男生偏重于籃球、足球、排球;女生偏重與健美操。因此,應該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項目,更應該發展和普及一些新型的運動項目,例如:輪滑、網球、跳繩等。
通過調查,欽州學院的大部分學生可以在參與體育健身活動后感受到身心愉悅的,而只有7.5%的學生是在參與體育健身活動后感受到時痛苦的,說明這7.5%的學生還是怕苦、怕累,沒有愿付出艱辛的精神,學生的主觀意識還是很重要的,因此他們應該要克服自己懶惰的習慣,增強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加強體育健身意識。
欽州學院的有77.78%的男生和72.73%的女生是選擇了在學校運動場地進行體育健身活動的,說明該校大學生在鍛煉場所的選擇上,仍以學校為主;選擇校外運動場、收費運動場的男生分別是5.56%、13.89%,女生分別為:6.82%、11.36%,說明該校學生選擇這些校外、收費運動場的較少,受交通不便、經濟條件等方面制約。
欽州學院的學生對體育健身意識的認知狀況還是比較不錯的,只有少部分的男女同學覺得體育健身活動在日常生活中是不重要的。
欽州學院的學生對體育健身沒有形成穩定良好的參與動機,沒有把體育項目作為自己的愛好并產生興趣。男生、女生在體育健身活動態度上比例還是差不多的。在調查的學生當中只有11.25%的學生是有消極的態度,他們的健身意識不強、不夠堅定。
欽州學院在場地設施、和教學方面還是有所欠缺的,由于經費欠缺、投入不足、場地問題等,導致了一些體育項目無法開展,無法全面的進行教學。
學校要定期開展一些有關體育健身知識的講座,讓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有深化理解;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進行宣傳,讓學生明白要以“終身體育”為指導思想,以“健康教育”為中心,還要重點突出“強身育人”的體育最終目標。
要想形成穩定良好的體育行為和動機,就要培養學生對體育項目產生興趣。學校應開設各種各樣的校園體育活動,營造體育氛圍,讓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在運動中尋找到樂趣,然后慢慢地將運動變成自己的愛好和習慣。進而促使學生慢慢地培養體育健身意識。
由于學校體育設施和體育場地等問題,制約影響了部分學生放棄體育健身。因此要想使學生的體育健身意識得到增強,和積極參與體育健身活動中,就要加大學校體育健身的場地、設施等方面的投入。
學校應該要開設一些學生有興趣同時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身體健康的體育項目。增加體育課時,可安排某一時段全校不排課,進行課外體育鍛煉,并且要運用靈活、新穎的方式豐富體育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體育教學的效果。目前,學校開設的體育俱樂部,迎合了大多數同學的體育健身需求,但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欠缺,課外體育鍛煉缺乏教師指導。
學校教師要對學生健身活動進行科學指導,開設健身指導相關課程,讓學生學會制定和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計劃。加強學生對科學健身的意義和作用的理解。
[1]成明祥,陳志強.山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健身意識的調查分析[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8(1):100-102.
[2]王伯金.吉林省大學生體育健康意識和行為的調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3]于海浩,姚鑫,荊果林.貴陽市高校大學生健身意識與體育消費結構的現狀調查[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09-112.
[4]邵麗君.河南省大學生體育健身現狀的調研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3):160-162.
[5]張文利,王淑英.大學生體育健身活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2):98-101.
G80-32
A
2095-2813(2017)08(b)-009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3.095
許莉(1981—),女,廣西灌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