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 要 水稻在世界上達5億t以上產量,有約1.5億hm2的栽培面積,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中國水稻播種面積居世界第二,為世界水稻生產做出了極大貢獻。本文闡述了我國水稻生產現狀,并全面分析制約我國水稻產業化發展的主要因素,提出發展對策,以期為水稻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水稻;發展;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 S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7)17-0004-01
1 我國水稻產業的現狀
我國水稻生產分布。東北三省和華南的廣西、福建、廣東,長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蘇、湖北、湖南、江西是我國水稻的主要產區,形成北方稻區和南方稻區。常年種植水稻的面積為2 860~3 000萬公頃,有11個省份超過100萬公頃種植面積,這11個水稻主產省占全國水稻總面積的81.8%,有2 397萬公頃的播種面積,其中種植面積最大的是湖南省。
我國水稻主要分為兩大類:秈稻和粳稻,粳稻約占總面積的25.5%,有730萬公頃的種植面積。現階段我國種植粳稻有24個省區,然而種植面積分布非常不平衡。有10個省區超過10萬公頃,然而僅有7個省區超過20萬公頃,7省區的種植面積總和為630萬公頃,7省區包括浙江、云南、安徽、江蘇和東北
三省。
2 水稻生產存在的問題
1)需要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科學種植管理水平。這具體表現在農民傳統、粗放的種植方式,特別是在防治病蟲害上使用高毒農藥殘留;科學施肥不能做到,也就是缺鉀、輕磷、重氮,對水稻的產量水平直接產生影響。這也是影響我國水稻生產的產量及品質的重要
因素。
2)引進新品種比較緩慢,但主導品種明確。以目前我國水稻品種考察的結果為根據,引進的新品種比較緩慢,這不僅表現在面積小,還表現在品種數量少,也就是品種更新產生了“青黃不接”的情況。但基本保持穩定了主導品種種植面積,而且具有較好的
表現。
3 水稻產業化發展的建議
1)對水稻實行統籌規劃,也要對一些土質還不錯的、農業基礎配套的重點鄉鎮加以考慮,實現一個縣城一個特色,一個鄉鎮一個品牌的目標,全面提升品牌效益,整體全面提高稻米產業的規模優勢。
2)種植水稻必須講究科學,要進一步加強品種技術研究。研發水稻新品種,不斷探索,認真研究,探索出高產栽培的配套技術,從而在我國未來發展中,明確無公害的、新品種的綠色水稻產業化的地位。群體質量栽培有幾個關鍵性的技術:如:肥床旱育技術、水稻直播及拋秧技術等。移栽水稻的時候要擴大行距,對農藥的使用量要加以控制,盡可能地減少,對病蟲害發生的概率要減輕;水稻增加P、K肥的使用量,施肥由6∶4改變成6∶3∶1,使水稻實現最大化效益、最優化品質、最高化產量。
3)選育良種,加快科技創新。現階段我國通過對水稻育種課題組的深入研究,調整了其育種思路,把品質育種放在了第一位,不僅抵抗病害,還可以提較高產量。將來我國水稻的種植就是要對創新力度不斷加大,積極引進優質資源,開發新的育種方式,培育出的新品種不但高產、抗病、優質,而且株型合理。要以國標優3級標準為準則選育新品種的品質。在我國未來當家的主體品種中廣泛使用育成的新
品種。
4)直播稻的面積進行壓縮,建立水稻高產示范區。高產創建作為一項重大戰略措施,推動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目前水稻輕簡栽培方式發展較快,它就是應用水稻直播技術,然而它的弊端也
很多。
5)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完善合作組織.通過成立優質稻米協會,對稻米生產合作社以及中介組織進行培育,在稻米價格協調、技術服務和產銷銜接等方面發揮經濟組織的作用。以現有稻米加工企業為根本,積極培育一批龍頭的米制品企業和稻米生產企業,形成鏈式稻米開發體系,真正實現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
4 結論
中國水稻播種面積居世界第二,為世界水稻生產做出了極大貢獻。本文闡述了我國水稻生產現狀,并全面分析制約我國水稻產業化發展的主要因素,提出發展對策,以期為水稻生產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周軍,張世洪,徐星華,等.十堰市糧食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建議[J].農業科技通訊,2014(3):14-15.
[2]景德道,余波,錢華飛,等.直播稻品種的篩選與育種策略[J].江蘇農業科學,2008(4):24-27.
[3]陳峰,宮德英,張士永,等.山東省水稻抗條紋葉枯病育種現狀與展望[J].中國稻米,2008(5):23-25.
[4]袁守江,楊連群,宮德英,等.山東省優質稻米產業化現狀及發展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2004(6):65-67.
[5]吳修,楊連群,陳峰,等.山東省水稻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5):119-125.
[6]李妹娟,周念,章家恩,等.不同水稻品種混作養鴨對土壤養分動態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7,25(2).
[7]孔賀,杜中民,朱紅梅,等.濟寧市水稻生產現狀、問題及建議[J].中國稻米,2016,22(2):104-106.
[8]祁春,周外,白秀蘭,等.糯稻新品種版納糯18號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J].中國稻米,2016,22(2):97-98.
[9]孫兵,肖明綱,遲立勇,等.不同氮素梯度下硅鉀互作對寒地粳稻倒伏抗性的影響[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6(5):34-40.
[10]鐘麗,劉冠明,程誠,等.不同粒型水稻品種遺傳差異的SRAP分子標記分析[J].湖南農業科學,2016(12):5-9.
[11]文雁成,王漢中,沈金雄,等.用SRAP標記分析中國甘藍型油菜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和遺傳基礎[J].中國農業科學,2006,39(2):246-256.
[12]何鳳發,楊志平,張正圣,等.馬鈴薯遺傳資源多樣性的SRAP分析[J].農業生物技術學報,2007,15(6):1001-1005.
[13]邱文武,孫偉生,竇美安,等.基于PCR的新型分子標記——SRAP研究進展[J].江西農業學報,2007,19(8):2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