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秀軍
【關鍵詞】 幼兒園;資金投入;管理;師資力量;督查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3—0021—01
近年來,國家對學前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學前教育的優惠政策,家長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期盼極高,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學前幼兒人數將逐年增加,群眾入園需求急增,農村公辦幼兒園幼兒容量有限,不能滿足入園需求,民辦幼兒園急待發展。但是,在農村民辦幼兒園快速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辦園標準低、管理不規范、保育質量不高等困難和問題,這就需要加強監督管理,提升農村民辦幼兒園辦園水平和保育質量。
一、農村民辦幼兒園存在的主要問題
1. 資金投入不足。雖然民辦幼兒園國家規定門檻較高,部分農村民辦幼兒園投入不足,條件不達標,地方政府財力有限無法全部支持,但由于農村公辦幼兒園容量無法滿足群眾需求,學前教育市場需求較大,部分農村民辦幼兒園沒有達到標準,因生源需求匆匆投入運營,民辦幼兒園生均建筑物面積、活動面積、玩具設施、人員配置等條件不達標,管理水平低,保育質量不高,不利于幼兒健康成長,只要安全不出問題,教育行政部門也大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2. 管理不規范。農村民辦幼兒園聘任學前教育管理專業人才比例低,園長多是一些在事業單位招錄中落榜的高校畢業生,學前教育管理經驗缺乏,辦園業主不重視管理,自身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有限,由于經費原因不愿通過組織培訓提升教師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農村民辦幼兒園競爭相對較小,沒有加強管理的主動性,造成農村民辦園安全管理、后勤管理、保育管理等制度不健全,措施不細不實,制度執行隨意性大、安全隱患突出,保育質量較低。
3. 師資隊伍不強。農村民辦幼兒園教師數量不足、專業師資比較缺乏,專業素質不強,而且流動性比較大,嚴重地影響了民辦幼兒園的管理水平和保育質量。由于農村民辦幼兒園入園幼兒人數不穩定,辦園業主多從經濟利益負面考慮問題,為保育員支付的薪酬不高,吸引不來管理水平高、專業素質強的人才,專業素質較好的高校畢業生大都被錄用到公辦學校任教,優秀師資很難進入農村民辦幼兒園,即使進來了也很難留得住,多數是參加招考未能錄取的畢業生,要么就是其他非專業人員,保教知識水平有限,多是暫時性的,流動性大,造成農村民辦幼兒園師資不穩定,素質偏低,保教質量無法保證。
二、規范農村幼兒園辦園對策
要規范農村民辦幼兒園辦園行為,提升保育質量,需要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教育行政部門嚴格審批,嚴格監管,督促民辦園規范辦園行為,提升保教質量。
1. 要嚴格審批程序。既然農村民辦幼兒園在安全管理和保教質量方面存在很多問題,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嚴把入口關,嚴格按照審批程序審批,基礎設施、玩具教具、師資力量等條件與國家標準不符的,一律不予審批,已經開辦的,加大整改力度,限期整改,絕對不能放任,影響學前幼兒健康成長。
2. 加大政府投入。民辦幼兒園作為公辦幼兒園的必要補充,為緩解農村公辦幼兒入園壓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推動教育多元化發展中功不可沒。地方政府要加大對民辦教育的支持力度,擴大“以獎代補”項目范圍,加大投入力度,落實優惠政策,給民辦園配置玩具、教具,提升民辦園硬件條件。地方政府要積極為民辦幼兒園選派專業教師,引領民辦園規范辦園行為,依法開展保育工作,要定期組織民辦園園長和保育員業務知識培訓,提升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同時,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爭取項目支持,依托農村小學改擴建、新建高標準的農村公辦幼兒園,擴大公辦幼兒園招生規模,盡量滿足當地群眾需求,促使不達標的民辦園加強整改或者在與公辦園的競爭中自然淘汰。
3. 加強監督檢查。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將民辦幼兒園與公辦幼兒園納入同步監督管理,特別要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安全管理,組織開展民辦園教師依法從教培訓,嚴格規范從教行為,對發生體罰、變相體罰幼兒的民辦園,一經發現,依法從嚴從重處理當事人和民辦園業主。同時,要組織教育、消防、食藥監、安監、衛生等部門,對民辦園的硬件條件、配套設施、飲食衛生、消防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提升民辦園工作水平。
總之,要提升民辦幼兒園保教質量,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協調有關部門,加大對民辦幼兒園的監督管理,細化和規范辦園行為,努力提升辦園水平。
編輯:蔡揚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