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生高
談到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既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又是一個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對學生養成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問題。這一問題,不管是在“頭懸梁,錐刺股”的時代,還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迅猛變化的二十一世紀,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伊勒阿特說:“成功的習慣其本身就是成功的最大原動力。”英國作家薩克雷 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這些都說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不僅是教育的要求,同時也是成長和成功的重要條件。
一、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動力
學習習慣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行為方式。它一經形成就將成為學習活動的一種傾向和需要,并自動地表現出來。學習習慣有好壞之分,如: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等都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它,學生可以輕松快捷地學好知識。反之,一個人如果養成書寫潦草、做題馬虎等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僅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而且有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 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最佳時期。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始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孔子云:“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獲得成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當前教學改革一個重要趨勢,就是十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和學會生存。實際上學習習慣就是學會學習的一個重要指標,對學業成績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它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
二、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源泉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更新周期不斷加快的當代社會,各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不僅取決于人才的數量和結構,更取決于人才的質量。而人才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與創新精神和能力緊密相關。目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已經成為我國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的戰略目標,也是“十三五時期引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在初中階段,同學們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正處在一個發展的階段,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誰在這個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誰的學習就會積極主動,誰就奠定了學習的基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初中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今后無論是升學還是就業,由于解決了“會學”的問題,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攝取知識和更新知識,為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打下堅實基礎。因此,我們的基礎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只有具備了堅實的科學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創新。才能不斷的發揮出創新精神和能力。然而,這一切得益于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此,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三、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是促使學生成才和發展的關鍵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奠定了自我學習和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學生能否成才的關鍵因素。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保證今后學習的順利進行,而且還是學生今后優質工作和生活根本保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智力因素范疇,主要靠后天培養而得以形成,包括學習情感、意志、心里穩定、做事時精神的專注程度,辦事的恒心、耐心、責任心等。因此初中時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為學習成功打下了基礎,也為將來干好事業創造了條件。
既然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有利于培養創新精神和能力;有利于促使學生成才和發展。那么,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思考的問題。但是要使學生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是輕而易舉的,我們教師除了要有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之外,還應掌握學習習慣形成的過程與必要的心理規律。下面就我在教學中的一些探究,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談幾點見解與同仁共勉。
1.激發興趣,體會成就有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有興趣就會促進學習上的成功,而學習上的成功反過來又會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我們常常發現學生對某些學科感興趣,而對某些學科缺乏關注。其實,興趣不是天生的,是培養的結果。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興趣的指向其實還未完全確定,之所以學生口中的喜歡與不喜歡話語的出現,往往是由于缺乏成就感。假如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成功,他們同樣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2.家庭、學校形成合力,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光是學校和老師的任務和責任,同時也是家庭和家長的任務和責任。只有家庭、學校共同合力,才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3.教師的示范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階段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尤為重要。這時,就可以充分利用教師范寫的作用。教師工整的書寫也能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促進學生認真書寫習慣的養成。
“不動筆墨不讀書”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這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對于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卻是很大的。這一習慣的培養,應當結合各年齡段的閱讀要求來進行,但是最具影響作用的仍是教師的榜樣作用。教師首先應當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動筆的地方自己先動筆,這不僅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也是教給學生“動筆”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養成動筆的習慣。
4.有效的獎勵、競賽機制,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及鞏固: 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好勝特征,因此在班級中建立有效的獎勵、競賽機制是促進良好學習習慣形成與鞏固的好方法。為了調動學生的上進心,期中考試之后,我班開始發行明星卡片。之前,學生都熱衷于收集“三國英雄卡”,因此我對學生做一番宣傳:“這是我們自己的明星卡片,其收藏價值絕不亞于英雄卡,人人都是明星候選人,全明星就將誕生于你們之中!此番動員的效果極好,同學們都躍躍欲試。之后,班級每周發放一次明星卡片,評選內容涉及早讀、微笑、合唱等等,而且每周打印獲獎同學名單,分發給家長,讓家長分享學生的快樂,激發學生繼續爭取的愿望。其中“早讀之星”的評選,幫助我班學生養成了每天自覺晨讀的好習慣,最終獲得了校早讀月冠軍、雙冠軍的稱號。
總之,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重要的,一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使學生建立起穩定有效的學習模式,使其受益終身;但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是困難的。不是好習慣代替壞習慣,就是壞習慣代替好習慣,學生本身就經歷著好習慣與壞習慣不斷斗爭的過程。可是我們必須明確,沒有“人之初”的耕耘,就不會有日后的碩果壓枝,因此,只要鍥而不舍,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必然會逐步形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