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玲
【關鍵詞】 識字教學;兒歌;意義;筆畫;
興趣;情景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3—0091—01
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的重點科目,識字教學又是語文教學的基礎部分,對小學生的各科學習有很大影響,所以教師對有效識字教學的研究十分必要。語文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識字熱情,就要創新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興趣。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發現將兒歌教學法運用到識字教學中效果顯著,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兒歌在識字教學中的意義
很多小學生對漢字的形體演化過程不了解,教師直接將這些陌生的漢字強加給學生記憶,無疑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降低了學生的識字熱情。小學生有自己獨特的學習優勢,有很多學生都具備較強的漢字識別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將兒歌融入到識字教學中,能彌補傳統識字教學方法的不足,降低識字教學難度,提升教學質量。兒歌具有豐富的語言表達效果,兒歌識字教學法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加形象生動,能讓學生從感性層面加深對漢字的理解與認識,便于記憶。另外,兒歌多具有很強的節奏感,韻律簡單,小學生很容易跟著兒歌的節奏進入學習狀態,既能使學生的識字速度有效提升,又能保證識記質量。
二、兒歌在識字教學中的運用
1.借助兒歌學習漢字筆畫。在小學生的識字過程中,兒歌具有一定的引導性。語文教師可以在兒歌中融入漢字筆畫,將必學的漢字筆畫編排成兒歌,讓學生掌握好學習漢字的基礎。只有學生掌握了漢字筆畫,才能更好地進行下一步,即學習常用字以及拓展次常用字。在利用兒歌學習筆畫開始之前,教師要做好準備工作,引導學生理解筆畫的概念,熟悉各個筆畫的名稱及下筆順序,為筆畫教學打好基礎。教師如果忽略了這一環節,直接進行筆畫教學,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教師可以將漢字筆畫編成兒歌,如,“點、橫、豎”的筆畫兒歌可以為“點一下,橫平拉,豎直下,小手指勤比劃,千萬不要忘記啦”。這樣押韻的兒歌既可以讓學生區分眾多的筆畫名,又可以讓學生記住筆畫的書寫要點。
2.借助兒歌激發識字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小學生身上得到了更好的詮釋。小學生對傳統的識字教學興趣不高,導致教學效率低,影響了教學水平的進步。兒歌這種藝術形式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他們有很高的激趣作用。在識字教學中引入兒歌,會使學生延長對漢字的注意力時間,提升教學質量。很多有關漢字的兒歌都是一個謎面,謎底正是學生要掌握的漢字,教師用猜謎語的形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探索熱情,讓學生體會到探索成功的喜悅。如,在學習“冰”字時,教師可以將“左看兩點水,右看水兩點, 細看不是水,敲敲硬梆梆”這樣的謎語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尋求謎語的真實答案。為了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教師也可以一個字做為基礎,進行謎底擴展。如,“有水能養魚,有土能種瓜,有人非你我,有馬走天涯。”在這個謎語中,學生不僅認識了這個字,也了解了池、地、他、馳這個四個字,是一種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好方法。
3.借助兒歌創建識字情景。在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中,識字是十分重要的學習內容,然而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卻未能在教學方法上得到很好的體現,很多教師只是從漢字的讀音、字形、釋義上進行教學,尤其側重讀音和字形記憶。漢字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小學生難以理解,教師要借助兒歌將一些現象表現出來,讓學生理解漢字的真正含義。小學生喜歡探索周邊陌生的事物,但通常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創建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讓學生樂于進入教師創建的識字情景之中。如,在“暈”字的講解過程中,教師給學生展示“太陽天空照,小車地上跑,撐開一把傘,就會曬不到”這樣的兒歌,為學生描繪一副身處炎炎烈日下的畫面,從而引起學生的對該字讀音的好奇,并理解暈字的真正含義?;顫娪行У恼n堂氛圍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教師創建的課堂氛圍只有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有效延長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時間,對學生的識字學習發揮真正的引導作用。
兒歌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意義重大,是很多語文教師的研究重點。教師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編寫具有一定節奏感的兒歌,讓學生掌握漢字筆畫的基礎知識以后,增加識字量,加深對漢字含義的理解,才能對識字學習及其他學科的學習大有幫助。在識字教學中運用兒歌的表達形式,對識字教學改革具有積極意義,小學教師對此教學法的研究探索十分必要。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