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希成
【關鍵詞】 電子白板;數學;課堂引入;操作;反思;內涵
【中圖分類號】 G622.4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3—0104—01
小學數學課程作為學生數學思維啟蒙、發展的基礎性課程,為其他課程的學習以及數學課程后續階段學習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具備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幾何直觀能力、推理能力和應用意識,不僅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還有助于學生理解當前賴以生存的空間,也是正確認識世界的必備素養。在數學課堂上合理運用電子白板,在教學的引入、探究、反思等環節中充分發揮其功能,有助于促進師生、生生、人機之間的互動交流,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一、實時聚焦重點,輕松引入課堂
從問題的導入開始,素材的選擇應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記憶特征和興趣愛好。在教學設計中,老師們都會仔細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追求課堂的導入輕松自然。如何借助電子白板這一媒體技術讓課堂導入的設計發揮更大的優勢呢,借用電子白板的幕布功能和聚光燈功能,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開啟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角的初步認識》一課,結合學生的認知與生活常識,教師借用了扇子打開和椅背下拉這一生活情景引入。運用電子白板聚光燈功能,僅呈現需要學生關注的信息,集中一個圖形聚焦講解,同時運用白板拖動功能,慢慢打開扇子,慢慢拉下椅背,充分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出課題。
二、多元交互學習,優化操作探究
圖形與幾何領域的教學,必須讓學生充分經歷體驗的過程,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獲得體會和感悟。新課改實施以來,課堂上越來越多的呈現學生動手操作的環節,豐富了學生的經驗積累。但是教師單純的借助PPT課件演示,只能單純演示預設好的動畫,教師更像是一個課件的“播放者”。電子白板的出現,為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習搭建了一個智能交互平臺。在學習幾何領域時,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的交互作用,更有效地優化學生的操作探究學習,借用電子白板的資源和工具,能改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多元交互學習提高了學習成效,優化了教學效果。如在《圖形的變換整理與復習》一課中,為了讓學生充分經歷將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軸對稱變換成學習過的平面圖形的過程,教師讓學生在格子圖上利用小三角形動手操作;然后讓學生上臺用教具展示,然后教師再用電子白板演繹變換的過程。對學生而言,三次操作探究,加深了學生對三種不同的圖形變換方式的特征理解,同時為學生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變換過程輔以更加具體和形象的支撐。
三、及時反思回顧,突出教學重點
電子白板不同于的黑板一大好處是所有課堂生成的信息都可以被及時保存,再重新調取,復習回顧。這一優勢為教師對于課堂的自我評價、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提供了有力的依據。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其進行自我反思、自我總結,也可以為學生重現教學過程,突出教學重點,真正實現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的價值體現。如在《圖形的變換整理與復習》一課中,教師讓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通過平移、旋轉、軸對稱變換其中的一個三角形,使它能拼組成學生學過的平面圖形。在全班交流環節,學生逐一交流反饋變換過程。在這個環節中,基礎目標是讓學生通過有條理的表述變換過程,進一步掌握軸對稱、平移、旋轉等圖形變換的特征。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在讓學生們充分探究、暢所欲言的同時,提煉總結是必不可少的,電子白板優化了此過程的評價。讓學生在回答諸如“你發現了什么?”之類的問題時,真正做到有話可說,有據可依。
四、兼容多種煤體,豐富知識內涵
“圖形與幾何”的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常常難以理解消化。而電子白板正好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得更生動具體,符合小學生追求新鮮感、好奇感的心里特征。電子白板支持各種多媒體資源如PPT、幾何畫板等教學軟件的操作播放,同時也可以任意插入音頻、視頻等常用煤體,兼容功能強大。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和感官刺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打開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他們知識內化,繼而加深學生對知識內涵的理解,豐富知識的外延。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利用電子白板強大的兼容性,輔以其它媒體資源的操作播放,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