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鐵軍
【關鍵詞】 小學英語教學;語法滲透;練習;鞏固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3—0115—01
根據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總體教學思路是“聽說為主,重點培養交際能力,淡化語法”。所以小學生對語法知識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會遇到大量的語法方面的問題,如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一般過去時、名詞所有格、冠詞的用法、名詞的復數以及形容詞比較級等問題,尤其是進入五年級的學習后,教材中涉及的語法知識越來越多、越來越深。直接講述過多的語法會使課堂內容顯得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大打折扣。所以在教學中滲透語法知識一定要做到既能使枯燥乏味的語法變得易懂有趣,又能使學生們在運用知識的同時學到語法。
那么怎樣做才能既讓學生把語法學明白,又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且學得開心快樂呢?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前精心設計教學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索,筆者認為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語法滲透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語法教學不能操之過急,要細水長流
語法知識每節課都要有,但每節課都不能多。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充分考慮課堂的容量和深度,把握合適的分寸。特別要關注兩頭的學生,要努力做到讓優等生有所挑戰,讓后進生能跟得上,否則,就會使班內的學生兩極分化。同時,要保證細水長流,也就是說每節課的語法學習要以舊引新,新中含舊,反復練習,才能牢固掌握。
二、語法滲透以詞句的教學為依托
初高中生,集中教單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和理解,但小學生不行,這種方式只會讓他們體會到英語是枯燥的,并逐漸失去興趣。由此,筆者想到,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語法滲透也要遵循這個原則,不能單教語法,一定要以詞句為依托,一點一滴地積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掌握英語語法知識。三年級下冊課本中涉及到了介詞in,on,under的用法,并能運用這些詞語表達物體的位置,這些詞句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直接說介詞的用法根本行不通,可以在教新單詞時順帶捎上一點語法。教in,筆者會讓學生練習in the desk,in the bag,in the book等,并引導學生自己說這樣的詞語,緊跟著引導學生練習句型:Its in the desk. The bag is in the desk.
三、語法教學要采用靈活多樣的練習方式
練習是鞏固新知識的必然手段,小學英語教學也不例外。但是采用普通的題目練習法對小學生不太合適,效果也不好,而且枯燥乏味,很容易讓學生覺得是一種負擔。試過幾種方法后,筆者覺得小學英語的語法練習要設計新穎的方式才行。比如,在口頭訓練中采用課堂游戲方式,或競猜,或比賽,還可以利用chant練習語法,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學習lets 和let me的用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編chant: blackboard, blackboard, Lets clean the blackboard.以此為例,學生們不僅很好地掌握了這個語法點,而且復習了學過的單詞和動詞詞組,一舉兩得,更重要的是學生們興趣盎然,非常投入。在書面練習中引入競爭策略,不比重復,比創造,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拓展延伸,把英語學活,這要比單純的重復練習效果好得多。
四、化難為易,在反復的句型練習中鞏固語法
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談論新教室,涉及到一個語法點:is,are在單復數句型中的運用。筆者不會空洞地講解什么時候用is,什么時候用are,而是先給出例句,然后引導學生不停地練習造句,并采用競賽形式刺激學生,沒想到,到快結束課堂的時候,學生們竟然能口頭說出十個這樣的句子,而且沒有錯誤。更讓筆者意外的是,學生們并不覺得這很無趣,反而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了成功的喜悅和挑戰的樂趣。因此,在筆者看來,講語法難,練語法,說語法卻不難。讓看似高深的語法以一種簡單輕松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定會讓學生愛上它,了解它,掌握它。
語法學習本身不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學習語法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運用語言。要真正掌握語言,就必須掌握基本的英語語法知識。所以語法學習是必要的,語法教學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小學英語語法的教學不能為教語法而教語法。只有讓學生覺得語法知識不是抽象空泛的,而是真切可感的,學生才會主動積極地去學。今后筆者將會在語法教學課堂中努力探索,為學生創設真實合理、易操作且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情景,讓他們感受到語法學習的快樂。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