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嵐
摘要:隨著民間借貸市場的逐步擴大,隨之而來的糾紛也越來越多,也就有很多的法律上的缺陷暴露出來了。作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中堅力量,公證在民間借貸糾紛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從民間借貸的法律風險入手,主要從公證的角度對民間借貸法律風險的控制進行闡述,以更好的預防和解決民間借貸糾紛。
關鍵詞:民間借貸;風險規避;公證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與修正,作為游離在金融法律體系之外的民間借貸市場亦不斷壯大與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有規模、有組織的市場。民間借貸糾紛也隨著民間借貸市場的不斷壯大日益增多,而民間借貸固有的特征導致其糾紛解決極為麻煩:債務人難以找到、證據不完整、事實認定難等。據統計,天津市河北區人民法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間,受理的民間借貸案件就有579件。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公證作為預防和解決糾紛的重要手段,一直是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中堅力量,近年來通過公證方式預防民間借貸糾紛已日益增多。本文僅從公證角度對民間借貸的法律風險規避進行探討。
一、民間借貸概述
民間借貸自古以來就存在,它并不是一個新生事物,近年來民間借貸市場的繁榮,得益于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一方面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高速發展,亟需大量的資金,這是民間借貸市場高速發展的前提;另一方面,經濟發展也使得公民收入大幅上升,民間資本總量急劇擴大,為民間借貸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同時,由于金融機構的放貸規則極為嚴格,對民營企業與個人放貸要求頗高,為了獲得經營資本,許多經營者不得不另辟蹊徑,尋求新的獲取資金的途徑——民間借貸毫無懸念的成為其首選。
(一)民間借貸的概念
曾有多位專家、學者對民間借貸的概念進行過定義,但一直未有定論,直到2015年8月6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對民間借貸有了較為全面的定義: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
(二)民間借貸的特征
民間借貸不同于金融借款,它并不涉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因此它與金融借貸存在著不一樣的特征:
1.借款手續簡便、資金到賬迅速
由于在民間借貸中,資金的出借方并不是金融機構,因此其放款并不需要經過一套完整而又嚴格的審查流程:只要當事人之間達成借款合意,出借方就可以將資金出借給借款人,這種情況在自然人之間的借貸尤為突出。一般來說,民間借貸的放款周期都不會超過一周時間。
2.資金運轉頻繁、資金吸引力高
不同于金融借款,民間借貸只要當事人的間達成合意,借款期限可以自行約定,短則幾天,長則數年。且當事人只要達成合意,提前還款也極為便利:不需要經過復雜的申請與審批程序,債務人可以隨借隨還,資金流動更為頻繁。這些特征也就使得民間借貸市場上的資金更具吸引力。
3.風險大
由于民間借貸的合意達成、資金轉移等流程都較為簡單、隨意,或為簽訂借款合同,或沒有約定保證,或約定抵押而沒有辦理抵押登記手續等等,因此,其風險相對來說較大,非常容易發生糾紛。
二、民間借貸風險性
(一)借貸合同不規范,舉證難
由于民間借貸是私人之間因為所謂的熟人關系而形成的。基于這樣的熟人關系,民間借貸往往履行簡單的手續或者直接口頭進行約定借貸事項,以借據或者見證人的見證進行借貸與借貸關系的證明。這種借貸基本不會進行公證,也不會有保證、抵押、質押等擔保來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這樣的現狀導致借貸糾紛一旦發生,出借方很難證明其與借款方存在借貸關系。另外,即便是證明借貸關系存在,對于其主張債權也極為不利——沒有相應擔保,債權很難實現。
(二)借貸參與者對借貸行為的違法性認知有限
民間借貸在很大程度是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由于借貸雙方或單方多為自然人,或雖為法人,但是其缺乏法律常識,所以在借款合同中的約定往往都是違法的,尤其是體現在利息約定方面。目前法律所支持的是年利息率在24%以內,實際上,民間借貸的利息往往是法定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另外,由于不了解法律規定,當事人在出借時直接將利息在本金中扣除,導致其行為并不合法。甚至由于缺乏法律常識導致當事人的民間借貸極易發展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集資罪。
(三)民間信用體系的缺失,借款方違約率高
由于我國的信用體制并不完善,作為意思自治高度集中的民間借貸市場的信用系統更是無從說起。這就導致債務人往往會違背誠實信用原則,逾期還款或者拒絕還款。這是因為民間借貸的違約對當事人來說不會產生有實際約束的制裁。
三、公證如何發揮作用規避民間借貸風險
(一)對民間借貸主體、形式進行審查
對于要進行公證的借貸行為必要要有借款合同,公證機構對于雙方當事人及借貸合同要做出審查,確定其符合法律的有關規定,這樣規范借貸雙方的借貸行為。
公證機構要根據《合同法》和《民法通則》,對借款合同的一般條款如借款金額、借款期限、放款及還款時間、借款用途、利率約定、擔保條款、提前還款約定、違約責任和生效條款等,進行審查,確定合同關鍵內容清晰明確,不能引起歧義,如直接標明到期應還本付息的具體數額而不是單純一個利息利率,防止將來因利息計算產生不同理解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二)審查借款方償債能力
根據《司法部關于辦理民間借貸合同公證的意見》,辦理民間借貸合同公證,一般應要求借款人提供擔保物。在辦理公證時應當告知當事人法律有關規定,從而能保障其合法權益。
另外,還應注意對借款人借款金額進行審查。如自然人借款金額明顯超過其經營所需或
(三)對借貸行為合法性進行審查
這里合法性的法做寬泛性理解,包括法律法規和其他規章意見等。合法性審查要求對借貸各方主體、借款用途合法性進行審查;還有就是利率審查,當事人約定的利率或者變相利率超過年利率36%,且應在借貸合同中載明借款期限屆滿后借款方應歸還的本金及利息總額。同時還應該審查合同中約定的其他費用,如延期償付滯納金、違約金、登記費用等的總和要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之內。嚴格預防高利貸和放款時提前扣除利息等情況發生。
(四)賦予合同強制執行效力,維護出借人權益
公證機關賦予借款合同、擔保合同(如存在)強制執行效力后,在借貸糾紛發生時,權利人可直接向原出具具有強制債權文書公證書的公證機關申請出具執行證書,持執行證書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較快的實現債權,從而維護其合法權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民間借貸公證是預防與解決民間借貸糾紛的重要手段,它對于規避民間借貸風險、維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民間借貸市場的有序建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實踐中大力推進民間借貸公證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ecda660102vddo.html,訪問日期2016年8月4日.
[2]張亞靜. 我國民間借貸法律問題的研究[J]. 法制博覽,2016,22:125-126.
[3]江畑頤 祖先海 吳玉萍. 運用法律手段 規范民間借貸[N]. 天津日報,2016-08-04011.
[4]張亞靜. 我國民間借貸法律問題的研究[J]. 法制博覽,2016,22:125-126.
[5]江畑頤 張曉敏 祖先海 吳玉萍. 打擊“拒執”犯罪 亮劍懲治“老賴”[N]. 天津日報,2016-07-14011.
[6]姚海放,彭岳,肖建國,劉東,左堅衛. 網絡平臺借貸的法律規制研究[J]. 法學家,2013,05:94-110+178.
[7]張游美. P2P網絡借貸與公證[J]. 法制與社會,2016,15:135-136.
[8]李霞. 淺論公證預防及解決糾紛功能的發揮[J]. 赤子(上中旬),2016,03:199.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公證處,四川 成都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