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珠
摘要: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互聯網金融因成本低、效率高、覆蓋廣、發展快等特點,得到快速發展,在網絡經濟的各個方面都實現了大規模的運用。由于法規不完善,監管不力,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各種法律法規問題也逐漸顯現,成為影響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阻礙。基于此,本文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刑法保障進行了詳細地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發展;刑法保障
一、互聯網金融概述
互聯網金融是借助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新興金融模式。鑒于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和互聯網技術的交互和融合,有人把互聯網金融定義為“資金融通依托互聯網來實現的方式方法”或者“以技術為驅動的數據金融業務”。互聯網金融具有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功能,具有信息化、虛擬化、高效、經濟、一體化等特點。具體來說,目前已經在互聯網上得到大規模推廣的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貸、網上眾籌、大數據金融,以及各大金融機構的互聯網金融門戶等都屬于互聯網金融的范疇。支付寶、余額寶、微信支付、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都是互聯網金融衍生出的產品和服務。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市場機制和互聯網金融創新不完善
首先現在的互聯網金融市場機制相對來說不夠完善,導致互聯網金融無法創新,容易對互聯網金融的前進產生不良的影響。現在的投資擔保的風險多而且復雜,在多重風險的存在下,如今的市場機制風險應對能力較差,因此需要加大監管的力度,增加風險應對和抵抗能力,p2p平臺是互聯網金融產出的重要成果,但是這個平臺沒有對客戶和平臺的資金進行分離,容易增加不法分子攜款逃走的機會。
(二)互聯網金融投資存在著欺詐行為
互聯網金融機構在選擇理財產品進行推銷的過程中,對高收益作為基本的賣點,卻很少或者淡化產品風險,在一定程度上相關投資者無法對金融產品有這深刻的認識。嚴重限制了投資者投資決策的科學性,投資者在進行不合理的投資情況下需要面對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三)社會個體出現不理智的金融借貸的行為
由于現在互聯網金融借貸操作簡單,借貸人往往進行多次借貸,而可能造成還款時間推遲或者無法還款,對金融市場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擾,就是因為金融借貸個體出現不理智的借貸行為,嚴重限制了互聯網金融的穩定發展。
三、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刑法保障措施
(一)以推動立法建設為核心,構建互聯網金融法規體系
互聯網金融涉及到市場經濟的方方面面,涉及到《電子銀行業務管理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但是,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套具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出臺,解決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法律真空問題。加強互聯網金融法制建設,必須盡快修訂和完善現有金融法律法規,制定專門面向互聯網金融業務及風險的法規體系,完善的互聯網金融進入制度和參與規則,明確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形式、性質和法律地位,對其準入條件、業務模式、風險控制和監督管理等進行明確規范,并將各種新型互聯網金融模式納入監管范圍,明確各個參與者的權利和義務,確保互聯網金融管理有法可依。
(二)以提高監管能力為基礎,提升互聯網金融監管水平
一方面,要在系統化梳理互聯網金融業務范圍的基礎上,結合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建設,進一步明確互聯網金融監管主體、監管對象、監管范圍,推動監管工作的規范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互聯網監管專門的指導和管理機構。互聯網金融監管不僅需要銀行、證監會等金融機構,還需要推進與金融、信息、商務等部門的合作,設立專門的指導和管理機構,讓互聯網金融監管的主體更加的明確,保證監管的專業性。再一方面,積極創新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方式,實行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管相結合的方式,在發揮政府監管的同時,充分發揮社會機構的監管作用,讓社會機構成為互聯網金融監管的輔助力量。
(三)以強化司法保障為帶動,提高互聯網金融執法力度
強力的司法保障也是推動互聯網金融法制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有效途徑。從互聯網金融的案件性質來看,既有各種民間借貸糾紛,也有洗錢、詐騙等刑事犯罪。既涉及到民事行為,也可能出現民刑交叉的案件。因此,要切實加強互聯網金融的司法保障,加大案件查處、辦理力度,通過司法的途徑,維護好互聯網金融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有力遏制各種互聯網金融違法犯罪行為。
(四)以加強主體管控為重點,規范互聯網金融市場秩序
推進互聯網金融法制建設,還需要通過完善的規章制度,加強互聯網金融的市場主體管控,規范互聯網金融市場秩序。一方面,要提高互聯網金融的準入門檻。設定嚴格的準入條件,對各個金融主體進標準分類和嚴格限制、許可,對其資金、運行狀況、系統的安全性等各方面都要進行嚴格的審核,淘汰缺乏發展潛力的金融機構。另一方面,加快積極推動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建設。要積極提高參與主體的信用水平,通過發展信用中介機構等形式,建立互聯網金融的信用數據平臺,進行平臺式,數據式的信用管理,建立信用數據的查詢和共享,對參與主體的信用情況進行分類定級,形成一套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再一方面,要提升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能力。推動成立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的行業自律組織,制定自律規范,加強信息披露,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和會員合法權益。同時,加強門檻準入和資金管理,并通過實名制、資金托管等方式保障資金合法有序的流動,確保互聯網金融健康有序發展。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是計算機時代的來臨后與傳統金融所結合帶來的產物,因為互聯網金融的普及。加強監管與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對于發展現狀進行掌握,和現在的市場經濟所結合,有利于創造一個良好的金融環境,也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只有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的制度,強化刑法保障,才能從中創新,讓廣大社會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的互聯網金融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杰.互聯網眾籌融資模式的刑法風險與規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5.
[2]黎文娜.我國互聯網金融安全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
[3]許瑩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及監管政策研究[D].云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