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鵬 鄭華影
摘 要 由于學習品質(zhì)更重視幼兒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注重幼兒的態(tài)度和情感,近年來不斷受到國內(nèi)外研究者的關注。本文通過大班一名幼兒對益智活動——等積異形板的關卡操作活動進行描述,并對該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品質(zhì)進行分析,力求在真實的情境下反映兒童如何理解問題和運用學習品質(zhì)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是筆者對該活動的思考。
關鍵詞 幼兒 學習品質(zhì) 表現(xiàn)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8.066
Pay Attention to Children's Learning Quality
——Reflections on the intellectual activities of senior kindergarteners
WEI Haipeng[1],ZHENG Huaying[2]
([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0;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learning quality.As learning quality focus on young children's ability to ask question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and children's attitudes and emotions.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young children's intellectual activities in a large class -- level operation of contour plate,and analyze the children's learning quality in their activities,the purpose is to reflect children's ability of understand problems and to use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to solve problems in a real situation.Finally, the author think about the ideas of intellectual activity.
Keywords young child;quality of learning; performance assessment
1 幼兒與學習品質(zhì)
在我國教育部正式出臺的《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說明”部分提出“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zhì)”是實施《指南》應該把握的四個方面之一。學習品質(zhì)主要是在幼兒階段出現(xiàn)并發(fā)展的一種與學習相關的學習態(tài)度、行為習慣以及學習方法等基本素質(zhì)。[1]學習品質(zhì)更注重于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如:幼兒的主動性、堅持性、抗挫折性、專注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良好的品質(zhì),它聽起來似乎是摸不到,不可測量的,而且是在短期之內(nèi)看不到效果的,但卻對幼兒未來的終身學習與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內(nèi)外學者更多的實證研究表明學習品質(zhì)對幼兒入學準備及后續(xù)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有研究認為指向“態(tài)度、習慣和學習風格”的學習品質(zhì)是兒童學業(yè)成績的重要預測因素——學習品質(zhì)較高的兒童更容易表現(xiàn)出高水平的學業(yè)成績,而且學習品質(zhì)和學業(yè)成績之間的相關可能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增加。[2]但是我們在實際的生活中卻能經(jīng)常看到或者聽到家長向幼兒園反映,幼兒沒有學到知識、技能,他們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幼兒學會讀多少字,計算對多少道題,卻忽視了重要的不是知識、技能的掌握,而在于兒童是如何獲得這些知識和技能的,如何獲取與學習品質(zhì)相關的學習興趣、良好習慣和學習策略。忽視幼兒學習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單純追求知識的傳遞和技能的做法是短視而且有害的,學習品質(zhì)的發(fā)展培養(yǎng)才是使幼兒獲益的關鍵。
2 幼兒操作活動表現(xiàn)分析
在幼教實踐中,教師往往通過觀察兒童在教學中和游戲中的行為表現(xiàn)來了解和評價兒童的經(jīng)驗,這種觀察的方式是掌握兒童學習和發(fā)展有效的教學基礎,也是評價兒童表現(xiàn)的最核心的因素。[3]在H幼兒園中,筆者采取質(zhì)性研究方法,以觀察的方式對大三班幼兒等積異形板關卡活動的操作進行了白描記錄,隨后進行了分析整理。此次活動是教研組開展的活動,由教研組老師和研一學生進行觀察,參與教研的幼兒是根據(jù)本班老師對幼兒在班里的實際表現(xiàn),挑選出本班能力較強的幼兒參與教研。等積異形板共分為11關,每一關都會有關卡圖案,幼兒所要做的是從打亂的材料框中挑取圖形,組成關卡圖案。關卡設置有單個無組合圖形5關,組合圖形6關,并提供白紙供幼兒對自己所完成的關卡活動進行記錄。如圖1所示。大班幼兒Z選擇了“等積異形板”的游戲,在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內(nèi),他完成了單個無組合圖形部分5關(共五關),并完成了組合圖形的5關(共六關),僅剩一關沒有拼成,以下是從幼兒學習品質(zhì)出發(fā),對幼兒操作活過的過程性總結與評價。
2.1 目標意識明確,具有主動性
主動性是指個體在面臨任務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性和熱情投入的品質(zhì)。[4]在整個操作活動中,從幼兒先瞄準關卡紙上的圖形形狀,到從材料框中翻找自己目標所需的形狀再到擺放到關卡紙上這一系列動作中可以發(fā)現(xiàn)該幼兒具主動意識,愿意接受關卡的挑戰(zhàn),有計劃、有目的地投入其中。在從材料框中拿出來等積異形板需要拼的時候,該幼兒目的明確,始終關注并且在活動中記得任務目標,該幼兒眼光掃視關卡紙上的圖案后,選取所需圖形,拿在手中對照關卡紙所需形狀進行反復轉(zhuǎn)換、旋轉(zhuǎn)方向,這個動作明顯是思維的快速反應,必須先預見自己下一步想要達到什么目標,才能進行一系列動作任務,從該幼兒的操作每關卡所用時間上來看,也可以間接推斷出此幼兒思維敏捷,動作嫻熟且目標意識明確。
2.2 能夠始終堅持完成自己的任務,不斷地嘗試,體現(xiàn)了良好的堅持性
堅持是指個體在行動中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和障礙,完成既定目標的品質(zhì)。堅持包括精力和毅力兩種品質(zhì),精力是指一個人能夠以充沛飽滿的精神去克服困難,達成行動任務目的,毅力則是指個體能夠長期堅持不懈地保持充沛的精力,不屈不撓地克服困難,排除干擾,堅決完成任務。[5]堅持性的學習品質(zhì)從該幼兒遇到困難時出現(xiàn)的行為動作和語言也能很明顯地體現(xiàn)出來。在第五關中,他看到同伴已經(jīng)跟上他的進度,先是慌亂,手上的操作也有些急促,但是并沒有阻礙他繼續(xù)拼下去的念頭,從材料框拿出一塊進行嘗試,再拿出一塊進行嘗試,就這樣第五關用了8分44秒,但是他最終完成了。在操作第六關到活動結束用了整整十六分鐘,大班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通常在15到25分鐘之間,對于單純的看他在操作第六關所用的時間來說,可以體會到此幼兒的堅持性。
2.3 解決問題方式多樣
問題解決能力,主要是指兒童具有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能反復摸索,尋求他人的幫助。[6]
該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時,通常采用以下三種方式:自己不斷嘗試錯誤,觀察模仿同伴,求助于老師。
(1)自己不斷嘗試:無論是幼兒在一次一次的試誤狀態(tài),還是幼兒一次次地從材料筐找尋目標板,總之該幼兒都是在嘗試著解決當前自己所遇到的困難。在解決任務過程中,幼兒采取的策略是從簡單到復雜,如,在關卡紙上都會有陰影勾畫出來的一塊或者兩塊形狀,其余的都是白色區(qū)域,不太好分辨是哪一塊,幼兒首先是先填充比較好辨認的陰影部分,這不失為一個好的策略。雖然相對于一系列復雜的變換,尋找,幼兒的試誤確實是一種比較低水平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但是他還是先從自己能夠完成的角度嘗試。嘗試錯誤是幼兒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和特點,嘗試錯誤為幼兒今后更有目的、有計劃地解決問題提供了前提基礎和條件。[7]
(2)模仿觀察同伴:當同伴趕上他的進度,并超過他的時候,他用眼睛看同伴把板放到了哪一個位置,繼而進行拼擺,并自言自語道“受到啟發(fā)”,在筆者隨后整理的觀察記錄時,筆者計算了一下,Z大概出現(xiàn)了十句以上受到啟發(fā)。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中認為學習有兩種,一種是通過親身實踐、操作所獲得的直接經(jīng)驗,另外一種是通過觀察模仿所獲得的間接的學習經(jīng)驗,在幼兒階段,觀察模仿學習是幼兒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
(3)求助于老師:該過程中,幼兒用眼光示意,語言詢問等方式表達了自己遇到了問題,需要老師的幫助。如,看向老師的位置說:“這個真難擺”,看到老師走過來用眼光看著老師,直到老師走過來。
3 基于案列的思考
如今,很多學者都已經(jīng)認識到了學習品質(zhì)與兒童學業(yè)成就之間的關系,認為學習品質(zhì)可以預測將來的學業(yè)成績。[8]要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品質(zhì),筆者認為,首先應該把握操作活動的特點,關注幼兒的過程表現(xiàn),而并非注重結果。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幼兒有更多的思維過程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操作活動中,幼兒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幼兒會去思考、不斷試誤,我們教育者應該重新審視幼兒的“錯誤”,允許幼兒出現(xiàn)錯誤,而不是避免幼兒出現(xiàn)錯誤。
其次要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自主的探索與操作,不予過多的干涉,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準備豐富的學習材料,鼓勵幼兒在操作中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提供指導時,更多地立足于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最后在組織教研活動中,教師要勇于提出操作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保證活動設計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具有最大的學習價值,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幫助缺乏經(jīng)驗的教師在活動中逐步積累教育教學經(jīng)驗,以幫助幼兒探索更多的學習品質(zhì)的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 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50.
[2] 黃爽,霍力巖.學習品質(zhì)的主要影響因素:國外研究進展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4(5).
[3] 周欣.表現(xiàn)性評價及其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J].學前教育研究,2009(12).
[4] 田艷紅.《指南》背景下幼兒學習品質(zhì)現(xiàn)狀的個案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6:9.
[5] 鄢超云,魏婷.《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的學習品質(zhì)解讀[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3(6):4.
[6] 莊甜甜.對美國早期兒童學習標準中“學習品質(zhì)”領域的分析研究[J].早期教育,2011(3):23.
[7] 于開蓮.幼兒手工制作活動中的問題解決.學前教育研究,2008(2):56.
[8] 高璇.科學探究活動對大班幼兒學習品質(zhì)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碩士學位論文,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