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雅琴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廣泛推行,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成為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各年段的各科教學開始了新的探索,尤其是教育中的關鍵期——高中,高中各科教學為有效提高學生能力與素質開始了新的探索與追求。提起高中化學,高中理科生心中充滿了恐懼之心,懼色通過面部表露無遺,但化學是高中理科課程重要構成部分,不容忽視。
關鍵詞:高中教育 ;化學學科 ;課堂效率
高中是一個學習節奏較快的學段,學習課程內容緊湊,時間少、內容多,且即將面臨人生中的重大轉折點,此時的學生心態本身就處于焦急中,遇到較為抽象的化學學科更失去學習下去的信心。縱觀當下高中化學課堂,隨著課程改革的推行暴露問題諸多,不再適應學生發展,本篇文章將結合筆者多年高中化學教學經驗,對新時代下高中化學課堂進行新的探索,以打造新型化學課堂,通過化學課堂教學使學生不僅收獲知識,還有各方面能力上的提高,具體內容如下: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興趣可謂是老生常談,但仍不能忽視,興趣是學生取得成績、獲取知識的基礎鋪墊,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下去的動力,沒有學習的熱情,說到這里,很多家長、學生開始反駁,認為高中生進行學習并不是在興趣的驅動下進行的,而是應試教育的煽動、高考壓力的影響,高中生學習少不了這些因素的影響,但高考壓力等都是外部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一旦這些因素消耗殆盡,學生的耐性磨滅,學生又失去了前進的動力,而興趣是學生自發前進的內因,是學生進行主動性的學習。在學生有學習的興趣后,教師要注重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以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長久性,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環境中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
二、實現化學實驗與高效課堂有機整合
化學知識是極為抽象的學科之一,教師一味的進行理論知識傳授如同紙上談兵,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充分理解理論性知識少不了課堂上的化學實驗。首先,通過化學實驗學生可以更透徹的理解書本知識,加深對知識的印象,通過化學實驗抓住學生的眼球,同時也改變了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增添課堂的生氣,調動課堂的氛圍,為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其次,教師可以適當讓學生參與到化學實驗中,例如:讓學生做好化學實驗進行之前的材料準備、器材準備等等,做實驗時,讓學生親身近距離觀察實驗,做好實驗記錄,實驗結束后,在教師的帶領下讓學生輔助進行實驗材料、工具的歸整,不僅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程度,還能讓學生體驗到自己的價值,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教學模式多樣化
化學與其它學科不同,化學學科是無形難懂的學科,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進行化學實驗,但化學實驗并不是每節課都能進行,此時,教師就要給無味化學知識運用教學模式增添色彩。化學教師要不斷對教學模式進行探索,使課堂上的教學多樣化、生動化,教師要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增加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互動方式不要僅僅停留在“你問我答”上,要進行互動模式的創新,融入趣味性的學習方式。科技的進步為教學提供了新的工具——多媒體信息技術,化學教師運用多媒體將抽象的知識通過有聲有色有動態的畫面展示出來,帶給學生多種感官上的刺激,帶領學生從無聲的書本走進豐富多彩的世界,使學生收獲新的體驗。
四、教師與學生做足充分的課前準備
對于化學這門較為抽象的學科,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能離開課前的準備。教師在課前要做到對即將進行的教學內容有充分的理解,并拓展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聯的知識,滿足學生腦洞大開的需求,同時,教師對教材知識還要有適當的取舍,并將學生的特點、新時代的特點融入教學內容,不能僅僅停留在教材本身,要賦予知識一定的時代氣息;而學生在課前要對下節課的教材內容進行預習,能夠清楚下節課的教學框架,了解教材重難點所在,進行該教學內容時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聽課時能夠根據自己的不足進行著重聽講。教師的充分備課和學生提前的預習都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一起摩擦出亮麗的火花。
五、結語
總而言之,促進學生化學素養的快速提高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提高化學課堂的有效性,打造高效化學課堂,使學生能夠真正受益。一線高中化學教師要大膽對化學課堂進行創新,將化學的學科特點與學生的特點進行整合,使高中生能夠跟上化學課堂的教學腳步,不被落下高中前進的大隊,能夠在短暫的時間內滿足自己的知識需求,促進學生自身的長遠發展,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進行巧妙的整合,發揮出課堂教學應有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劉磊.新課程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10).
[2] 向麗.淺談運用化學實驗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15(04).
[3] 高從俊.探討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J].數理化學習,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