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要:主題班會,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班干部組織開展的一種有鮮明主題的自我教育活動。主題班會是—種更加高層次的班會形式, 中心更加明確,策劃更具目的性。
關鍵詞:班會;主題
班會設計過程:
1、有很強的計劃性和科學性。高中三年的班會圍繞“高一規范,高二精彩,高三最棒”的教育理念通盤考慮。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特點確定每一學年班會課重點,并對所在學期的班會有一個總的計劃,對開展每一次班會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如選擇什么樣的主題,采用哪些內容和形式,達到什么教育目的等等。如高中一年級,班主任應看到剛跨入高中大門的新生,那是一群還很幼稚,迷惘的學生,需要班主任從良好習慣、自尊自愛、衛生教育、培養干部等方面入手,讓學生順利進入“高中生”這個角色。所以高一的班會主要圍繞“習慣養成”這個主題,學校統一班會“破窗理論和護花原理”“自覺規范言行舉止,努力打造健康班級”“完善精神長相,讓二班因你更精彩”“爭做創優班級—愛自己,愛家人,愛班級”“行百里者半九十——走好高中每一步”“集中注意力,成就好成績”;高二主要圍繞“青春,目標,理想,感恩”,如“我的學生范,我有我的樣”“最初的夢想”“高二籃球賽”“把考試當做一面鏡子,讓超越成為你我目標”“自主學習”;
高三“勵志、拼搏、目標、生涯規劃”為主題“磨礪堅強意志”“慎始敬終,堅守致勝”“一米遠的天堂”“完善學習過程,努力追求最棒”“把高考當成一種事業,把備戰高考當成一種創業”“享受高三”等等[1- 2]。
有了計劃,主題班會就會目標明確,進行順利,能夠較好地達到預期目的。
2、針對性強。現在,很多主題班會流于形式,“雷聲大,雨點小”形式上熱熱鬧鬧,但活動實效卻總是平平,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班會的選題大、空、舊,針對性不強,泛泛而談,眉毛胡子一把抓。
班會主題的確立具有 “準”“小”“近”、“新”、“實”特點, “準”是指目標要明確,一節班會課要解決什么問題,目的要明確 “小”是指主題小,以小見大,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近”是指主題班會要有針對性,班會的設計貼近學生生活,一是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二是活動著眼于解決學生中的實際問題。“新”是指主題班會的構思要有創新,不能陳詞濫調,一成不變,要有藝術性、創造性。“實”是指設計務本求實,杜絕假、大、空。只有實實在在的內容才能觸動學生的心靈,才能真正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問題。選題要審時度事,即要善于發現并把握有利的因素,使主題班會內容更切合學生當時心理。如在考試前宜選擇關于學法探討的主題,考試后則宜選擇關于常規紀律教育和挫折教育方面的主題。
3、準備充分。一次成功的主題班會離不開大量充分的準備, 而實際上, 如果平時計劃不周, 準備不足,主題班會往往是倉促上馬, 草草了事。我們的班會就像準備一堂教學課一樣,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特別是思想狀況,占有大量的資料,最好年級主任統籌安排,班主任們集體備課,確定主題,撲捉教育契機, 講究前瞻性,防患于未然。
4、形式多樣、趣味性強、內容豐富,比如說,有哲理小故事:木匠的房子、獅子和羚羊、暴風雨來臨的農場主、土撥鼠的故事;有勵志視頻:感動中國系列,開講了系列;還有一些小測試:比如說曾經開過一個班會“你的潛能有多大”中我讓學生進行拍手試驗,在試驗之前我問學生:“你覺得一分鐘你能拍多少下?”絕大部分學生沒有概念,覺得也就拍七八十下,但通過做試驗發現每個人都超出了預期,其中有一個同學改變了拍手方式,在拍過程中一只手不動,竟然拍了三百多下,通過這個試驗,我想告訴他們的是人的潛能猶如一座待開發的巨大金礦,蘊藏豐富,價值連城。我們都有一些自己并不曉得的能力,能做到連自己做夢都想不到會做的事;還有一個“學會溝通”的班會,什么叫有效的溝通:在班會上我讓大家畫兩個圖形:一個圖形很復雜,但大家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問,我給予解釋,最后絕大部分同學都能準確的畫出圖形;另一個圖形很簡單,我只重復一次,不清楚的地方不可以發問,也不能看別人的,最后能畫出來的人卻寥寥無幾,通過這個試驗是想告訴大家有效的溝通是有效的表達了自己的信息,同時得到對方的回應。希望大家以后要多問問題[3- 4]。
這樣的班會趣味性強,學生參與度高,而不是單調呆板、千篇一律或者一味灌輸、說教式,容易讓學生厭煩。高中學生求知欲強。要注意多種變化,激發出學生的活動興趣,使學生進入輕松、愉快的受教育環境,從而提高班會效果。
5、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也是主題班會的一種外延,或者說是班會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尤其是學校的班級文化評比,優秀的文化可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班級文化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對高中生素質的養成,人格塑造有直接而重要的影響。下面是我班肖萌同學對我班三年文化的理解:
高一規范,雁陣陪伴。雁陣排成行,友誼結同心。我們二班堅持不讓每只大雁落隊,讓雁陣效應發揮到極致,讓二班能量最大化。團結的前提是規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文化激勵著每一個二班人心中高懸規矩準則,向著規范進發。
高二精彩,狼群指引。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高二的我們,以狼群文精神偶像。它們有勇有謀,堅定敏銳,二班人在狼群精神下,在狼族文化氛圍中,勇往直前。在最好的年華,用最多的勇氣與智慧過好燦爛的每一天。
高三最棒,鷹擊長空。“我看見那些日子如何奔馳,挨過了冬季便迎來了春天。”走進高三,我們以鷹為榜樣,向著最棒進發。班級文化中雄鷹搏擊長天,堅忍蛻變,都給了我們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給予我們走下去的勇氣。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二班的精神偶像,班級文化不知不均已浸透到每位二班人的心靈中。在強大的精神引領下,二班人定會一任前行,只把流年換錦繡。
主題班會是一門學問,是教育學生和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有效手段,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橋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一節好的主題班會要精雕細琢的,需要我們用心去準備,雖然它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但雨露滋潤禾苗壯,春風化雨萬木春,主題班會作用如涓涓細流滋潤干枯的心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方寸之地鋪成教育大風景。
參考文獻
[1] 無.耕耘·風景·樂章[J].求賢,2012,(7):23-23.
[2] 鳴岡.耕耘與收獲:福建黨史工作掃描[J].福建黨史月刊,1999(第10期):41-45.
[3] 李景宏.在方寸之地上耕耘[J].時代,1988(1):35-38.
[4] 王楷模.耕耘[J].檔案工作,1992,(06):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