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享榮
摘要:幼兒是天生的藝術家,如何提高幼兒繪畫技能及手工藝術興趣培養是實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徑。手工制作繪畫作為藝術表現的重要形式,在幼兒園深受幼兒們喜愛。傳統的幼兒園繪畫及手工課教學中,一般都是先看教材,以教學目標要求,方法多是先出示范畫進行講解,再分步教畫,教師畫完,幼兒學著畫,或是讓幼兒參照范畫作畫,創造性強的幼兒還可以再添畫一些小花、小草、小鳥、太陽等,以豐富畫的內容;或者是看著老師怎么作就怎么跟著學,這樣的創作大同小異,教師教學方法傳統單一,比較呆板,幼兒沒有創造思維的空間,阻礙了幼兒發散思維和創造思維的能力拓展。
關鍵詞:幼兒;藝術審美;美工藝術;創新能力
一、注重觀察,感知審美
幼兒教學任務之一在于引領幼兒觀察感知山川、村莊、河流;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在大自然中的自然美。教師通過圖片或實物展示的方式讓幼兒仔細觀察共同欣賞圖畫的意境,然后讓幼兒說一說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作品中什么地方最美?自己最喜歡的是什么?給幼兒子多提些“為什么”讓通過觀賞、思考、討論,領會作品的意境和自己審美觀點,逐步掌握感受美的方法。及時給予肯定或表揚鼓勵,一定不能抹殺孩子想象的翅膀。如欣賞焚高的《向日葵》,讓幼兒感受色彩飽和艷麗之美;和層次大小之美,欣賞徐悲鴻的《駿馬圖》,通過畫面上奔馳著的駿馬讓幼兒感受到雄健灑脫之美;在廣泛欣賞中,注意引導幼兒從色彩、造型、構圖等角度感知作品美的所在,潛移默化地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激發幼兒創作的激情。教師還可以提倡幼兒收集一些自己喜愛的東西,并選擇一定時間把幼兒集中起來,向其他孩子展示自己的“心愛之物”,并介紹它們的美。這個過程不僅加深了幼兒對事物的細致觀察也提高了感知美的能力。比如不同的季節老師或家長可帶幼兒郊游,引領幼兒仔細眺望樹林,發現色彩之美,樹形之美;像傘、像帽、挺拔、彎曲等千姿百態之美。田野里看蝴蝶飛舞,螞蟻搬家,蚯蚓鉆土、蝸牛爬行等等。通過有意識的實物啟發,讓幼兒用自己的雙眼盡情領略大自然中的色彩,造型、生態之美,從而使幼兒的審美意識從無意到有意,從自發到自覺。而講故事也是文學藝術的一種啟發形式,它通過典型的人物、曲折的情節、生動的語言、吸引和感染兒童興趣。我們可以把歷史、自然、生活、天文等知識寓于童話故事之中,在故事中激發興趣,在故事中豐富幼兒想象。
二、幼兒表現美
好多幼兒教師常常發現不少孩子取出水彩筆在桌上、椅上、墻上、地上,甚至手上、臉上,隨心所欲地涂畫著,這就是一種對美的在展現。如這時我們教師若能充分利用活動室周圍環境,善于尋找拓展幼兒繪畫的空間,則不僅可以改變幼兒隨意展現的不良習慣,還可以培養幼兒繪畫興趣,提高繪畫技能。比如在班級的美術區角放上紙和筆,便于幼兒隨畫隨??;六個平面的長方體食品箱貼上白紙,更是幼兒對美表達的好地方,一層一層地畫,一層一層再貼,畫好的五彩繽紛紙箱還可以用來做游戲,幼兒樂此不疲;平凈明亮的玻璃窗固然漂亮,但貼上幼兒收集各種廢舊瓶蓋制成的窗簾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富有童趣。在沙池里修房子,筑長城,畫沙龍等等,大膽創造,放飛暢想。也可以選擇部分貼上瓷磚的潔白墻面作為幼兒繪畫場所,幼兒會大膽裝飾,歡喜無比,因為美麗的教室里不只是高高在上的教師作品,更有觸手可及、舉目可見的幼兒自創作品,幼兒又怎能不體會到美工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和喜悅感! 愛玩泥、撕紙是孩子的天性,手工與繪畫相結合的美工活動,不像單純繪畫活動那樣追求作品效果,小朋友在捏泥、撕紙折紙、粘貼活動中所獲得的對物體體驗感知,有助于他們在繪畫時體現出物體的真實再現的創作感覺。
三、幼兒創造美
提供創造空間,培養幼兒創造美的能力發現美、感受美是審美過程的開始,創造美則是審美過程的升華。幼兒在創造美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精心呵護正確引導,及時給予幼兒表現美的機會讓他們多動手,多動腦去想。經常引導他們運用所學技能來表現對周圍事物美的再現。如春游后,啟發幼兒把感受最深、感覺最美的景物在紙上表現出來。有的幼兒也許把太陽畫成瞇瞇笑的臉,有的畫出嫩綠的柳樹芽,張開小嘴巴的迎春花,還有的畫出呱呱叫的青蛙,在草叢中飛舞的蝴蝶等,在日常生活中,努力為幼兒再現美創造機會。如”六一”節活動時組織幼兒應用節日氣球,讓幼兒在氣球上用彩筆畫出自己喜歡歡小動物、小草、小花、笑臉、太陽等等。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自制小玩具,小掛件當作飾品裝扮節日氛圍,當幼兒看到自己的創作被高高掛起的時候多高興啊!總想讓自己的作品得到別人的賞識、好評終于實現了,從而更加激發了幼兒的創造美的欲望。所以幼兒的想象是大膽的、奇特的和無拘無束的,只要老師指導有方就能培養出幼兒新穎的藝術審美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陽. 論手工藝術的創新在幼兒園中的應用[J]. 中國培訓,2016,02:67-68.
[2] 麻淑妹. 發展幼兒美術創造力的實踐探索[J]. 亞太教育,2016,25:5.
[3] 楚冬麗. 多措并舉,優化幼兒美術教育——淺談新時期幼兒美術創造力的培養[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5:223.
[4] 劉晶秋,劉晶媛,張悅,張芹,房海. 藝術綜合創新教育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地位作用研究[J]. 大眾文藝(理論),2009,16:208-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