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曉光+李冠霖
摘要:在軍事體育訓練中,各種運動損傷是比較常見的,預防與處置不當會嚴重影響訓練效果與訓練質量,增加非戰斗減員,因此要正確認識運動損傷,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掌握運動損傷的發生規律,以便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運動損傷,從而保證教學與訓練的正常進行。
關鍵詞:軍事體育訓練;運動損傷;基本原因;預防原則
多年來,運動損傷一直困擾著軍事體育訓練,導致部分學員不能完成教學訓練計劃。因此,對軍事體育訓練中運動損傷進行調查分析,研究軍事體育訓練中運動損傷發生的一般規律,尋找損傷因素,積極做好預防措施,最有效地減少損傷,正常進行。
一、常見運動損傷的基本原因
1、軍事體育訓練中常見運動損傷的分類。
第一,按損傷的組織結構分。如皮膚損傷、肌肉與肌腱損傷、關節損傷、滑囊損傷、骨損傷、神經損傷和內臟器官損傷。
第二,按傷后皮膚或粘膜的完整性分。開放性損傷。傷處皮膚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壞,有傷口與外界相通,如擦傷、刺傷、裂傷及開放性骨折等;閉合性損傷。傷處皮膚與粘膜仍保持完整,無傷口與外界相通,如挫傷、肌肉拉傷、關節扭傷、腱鞘炎與閉合性骨折等。
第三,按傷情程度分。輕度傷,傷后能按原計劃進行訓練;中度傷,傷后不能按原計劃訓練,需停止患部練習或減少患部的活動;重度傷,完全不能訓練。
2、常見運動損傷的原因。
第一,思想因素。運動損傷的發生,往往和教員、訓練組織者或受訓者對預防運動損傷的意義認識不足和思想上不夠重視引起的。不重視預防運動損傷的人,多存在著一些片面認識或缺乏防護觀念。因此,在訓練中預防措施不力,好勝好奇,思想上麻痹大意,常在盲目和冒失的運動中致傷,發生損傷也不認真分析研究,不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第二,訓練前準備活動存在的問題。在準備活動中,一般存在下列問題:未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做的不充分,人體機能未達到運動狀態,神經系統和其他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就投入到緊張的正式運動,由于肌肉、韌帶的力量及伸展性都不夠,運動中負擔較重部位的功能沒有得到相應提高,身體協調性差,因此很容易發生肌肉拉傷和關節扭傷;準備活動的內容與正式訓練的內容結合的不好,或缺乏專項的準備活動,訓練中負擔較重部位的機能沒有改善,也容易受傷,如手榴彈投擲,上肢肌肉活動不開,易造成肱骨骨折,百米跑活動不開,則易造成腿部肌肉拉傷;準備活動的量過大。準備活動的量過大,身體在進入正式運動前已感覺疲勞,當身體已經疲勞后,進入正式運動時,身體機能不是處于良好狀態,而是有所下降,這樣也容易造成損傷;準備活動距正式運動的時間過長。當身體進入正式運動時,準備活動所引起的生理作用已經減弱或消退,就失去了做準備活動的意義,容易在隨后的正式運動中出現損傷。
第三,組織訓練的方法有欠缺。訓練過程中,不遵守訓練原則,不從實際出發,沒有充分認識到不同受訓對象的情況,訓練量安排不當,尤其是運動量過于集中,使局部負擔過重,沒有把一般訓練與專項訓練有機結合。例如,在進行訓練計劃安排時,上午器械訓練,下午投擲訓練,就容易造成上肢局部負擔過重而出現損傷。訓練組織者常見的問題:一個教員負責和指導學員過多、教員缺乏正確的示范和耐心細致的教指;進行器械訓練時缺乏保護、訓練場參加訓練的人過多、人員擁擠、在非投擲區練習投擲或任意穿越投擲區、組織紀律性差、允許傷病學員參加劇烈運動等都可能成為受傷因素。另外,組織球類比賽、障礙訓練,不認真檢查場地,不安排保護幫助人員或組織不嚴密而造成不應發生的各種損傷。
第四,場地設備中的安全隱患。運動場地不平,有小碎石或雜物;跑道太硬或太滑;沙坑太硬或有小石,坑沿高出地面,踏跳板與地面不平齊;器械年久失修或維護不良,表面生銹、不光滑或有裂縫;器械安裝不牢固或安放位置不妥當;器械的高低、大小與輕重,不符合訓練者的年齡、性別和訓練水平的特點;缺乏必要的防護器具;運動時的服裝和鞋襪不符合體育衛生的要求等,這些都能成為受傷的原因。
二、體育教學中的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1、強化運動安全意識。教師在軍事體育教學中,要采取有效的運動損傷預防措施,在課前對進行簡短的安全教育,使運動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在發生了運動損傷后并處理后,要積極總結教訓,分析原因,并不斷警示同學務必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注意自身安全,同時加強管理,強調紀律的嚴肅性,維持好課堂秩序??偠灾踩庾R必須牢記于心,有正確的態度才能從根本上預防運動損傷。
2、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軍事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要充分了解大學生的體制特點,從實際出發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并對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研究,保證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技能的同時,不會造成一些損傷。在運動量的把握上,也要恰到好處,不可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耐心細致教學。同時,對在教學過程中造成的傷害要有應急方案??茖W合理的教學計劃可大大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幾率。
3、重視運動準備活動。認真完成準備活動在體育運動中是至關重要的。軍事體育教師應該首先向學生闡明準備活動的重要意義,使學生在心里上接受并且樂于去做準備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親自帶領學生完成準備活動,這樣避免了學生動作不規范,從而失去了準備活動的意義。同時,在針對不同的體育項目,準備活動也要有所區別。教師要針對課程的內容安排,調整每節課前準備活動的內容。學生運動量普遍較少,身體素質較差,更需要認真對待準備活動,逐漸將準備活動發展為一項自覺性的活動。
三、結語
在當前軍事體育教學活動中,針對頻頻發生的運動損傷,教師應認真做好運動中各項器械設備及防護用具的管理工作,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還須經常對學生施以相應保健理論知識的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減少體育教學中的運動損傷情況,促使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竇德志.軍體訓練中常見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武警學院學報,2009,(05):60-62.
[2] 邢寶萍,葉生愛.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5,(02):53-55.
[3] 董甜甜.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搏擊(武術科學),2015,(08):117-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