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華麗開幕 致辭高屋建瓴

2017年8月24日上午9時,由中國物資儲運協會和天津現代物流協會主辦、天津市濱海新區投資促進中心特別支持、中國儲運雜志社承辦的2017中國儲運發展高峰論壇在天津濱海新區萬麗泰達酒店隆重開幕。

論壇開幕儀式由中國物資儲運協會會長李勇昭主持。天津現代物流協會會長左明、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曉宏、天津濱海新區副區長郭景平分別致辭。

天津現代物流協會會長左明在致辭中說,天津是國家確定的20個現代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城市之一,天津也是因漕運而興起,陸路交通發達,海運條件便利,有雄厚物流基礎的城市,具有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先天優勢。當前,我國物流業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天津也在謀求物流創新,開辟天津現代物流新局面。
一直以來天津的主要功能體現在中央給予的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的4個定位。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后,天津做出了較大的轉變,在協同發展下將天津港打造為海港物流中心、國際進出口商品分撥基地,為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聚集區,利用天津港在原材料聚集、物流服務完備等方面的優勢,承接北京產業錯位發展。
為推進物流業的高速發展,天津市在政策上下足了功夫。去年11月22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我市支持快遞業加快發展十項措施的通知》公布,提出了支持快遞業加快發展的十項措施。天津將建設三大快遞物流園區——依托天津機場建設的航空快遞物流園區;在東疆保稅港區,建設以快件海淘保稅倉為主導的快遞物流園區;在武清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內,搭建以服務電商為主導的快遞物流園區;把天津打造為快遞物流華北中心、北方快遞物流中心。
物流的發展在于創新,為此我們要進行發展戰略的創新,立足城市產業發展和區位特點,統籌物流與產業轉型升級的關系,創新物流發展戰略思路,正確把握發展方向,科學制定或完善發展規劃,形成與國家戰略相契合、與城市總體戰略相融合的物流發展戰略。我們要進行物流管理的創新,加強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物流創新發展,圍繞現代物流發展的實際需要,立足簡政放權和多部門統籌協調,創新體制機制設置和制度安排,營造有利于現代物流發展的政策環境,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創新做法。我們要進行模式創新,圍繞自身在發展中形成的特色和優勢的物流領域,例如多式聯運、工業品物流、城市配送、冷鏈物流、農產品物流等,加大配套設施建設以及管理政策設計,引導和促進專業物流領域獲得創新突破發展,形成可復制和推廣的創新成果,提高我國物流綜合競爭力。我們要服務物流企業,優化物流資源配置,積極推進“互聯網+高效物流”,充分發揮企業在創新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引導和支持物流企業進行創新。
物流行業的變革正在發生,現代物流也正逐步融入國民經濟的血脈中,服務國家戰略。在此基礎上以創新來解決物流業痛點,以創新來挖掘物流業潛力,才是推動物流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所以,我們要集思廣益進行創新,在物流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提升科技含量,提高效率、提高效益,為使中國成為物流強國而努力奮斗。

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曉宏在致辭中說,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增長動力的轉換,關鍵突破點就在于創新。物流行業是一個傳統行業,是現代服務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時也是我國的行業短板。一直以來,我國物流業的低效率和高成本,不僅吞噬了與物流相關產業的利潤,而且也影響了廣大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最近幾年,我國物流成本占GDP雖然有所降低,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16年我國全年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14.8%,同期發達國家這一比率在8%~9%,因此亟需我們進行物流創新,降本增效。
當今物流業的發展趨向集約化、信息化、智能化,舊形態的物流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而正是因為舊形態的物流模式亟待改變,我們才不斷探索“互聯網+高效物流”的創新。從產業經濟學的角度看,物流業是傳統制造業和傳統消費者轉型升級必不可少的核心支撐,物流業緊密銜接著生產與消費、運輸與倉儲等諸多環節,可以說,如果沒有物流業的轉型升級,與物流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必將淪為空談。
互聯網經濟是一種嶄新的經濟現象,互聯網與物流融合創新是未來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互聯網+高效物流”為整個產業鏈流程帶來了全方位的重塑,促使物流業與其他產業加快了融合,形成共建共生共融的產業生態圈,“互聯網+高效物流”真正想改變的是物流低效率、高成本問題,直接打通供給方與需求方之間的渠道,改變舊供應鏈中的落后環節。
在物流的變革與創新中,高效物流可以將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連接起來,實現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四流合一的優質服務。現在,無論是農業、制造業還是物流業,生產過程逐漸趨同,甚至融為一體,生產過程更加重視個性定制化,同時融合進去了互聯網的眾多特性,重塑產業價值鏈,贏利點將更加多元。所以,要想加快發展物流業,首先要有創新意識,勇于接受新事物,敢于探索實踐,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在“互聯網+”的時代,物流不能僅僅是倉儲、運輸、配送的工具,物流業與制造業、金融業以及其他產業的多元融合,將成為“互聯網+”時代物流業發展的方向。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智慧物流”正在興起,智慧物流代表了一種新的形態,即充分發揮智能化在生產要素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智能創新活動深度融合于物流各個領域中,提升物流效率,形成一個全新的物流形態。
21世紀是互聯網的世紀,核心企業競爭力是以核心企業為中心上下游全產業鏈的競爭,誰能夠讓整個產業鏈更高效,帶領產業鏈獲取更高利潤,誰必然能夠贏得更強的競爭力。讓我們用更大的熱情去探索,更大的干勁去創新,為我國的物流業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天津濱海新區郭景平副區長致辭說,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對本屆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2016年濱海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2.3億元,成為首個過萬億的國家級新區,區域增長和服務功能顯著增強,已經迅速發展成國內最具潛力、最有活力、最為開放、資本投向最集中的區域之一。
天津濱海新區是京津冀地區的海上門戶,對內輻射三北,對外面向東北亞,是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橋頭堡,全球第四大港天津港和中國北方最大的航空貨運中心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坐落在轄區內,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北方第一個自貿區試點,三大片區全部位于濱海新區,是中國最高水平開放的窗口。
當前,濱海新區正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全力打造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發揮獨特區位發展優勢,支持天津港與周邊港口的合理分工與錯位發展,整合利用港口資源;大力發展大陸橋運輸,加快內陸無水港建設與轉型升級,打造區域營銷中心和物流中心。借助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發展以大宗商品的儲運、中轉、交易、金融服務為主的現代物流業,進一步提升投資和貿易的便利化水平。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協調優化港口、海關、檢驗檢疫、海事、航運等各項公共服務,努力打造航運基礎設施完善、航運服務功能優良、全球配置資源能力突出的國際航運核心區。
郭景平表示,第四屆中國儲運發展高峰論壇在濱海新區舉辦,希望各位企業家、行業專家能暢所欲言,分析行業形勢,交流發展經驗,相互借鑒、相互促進,推動物流產業向更高水平發展。濱海新區熱忱歡迎廣大企業家前來投資興業,濱海新區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進一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