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資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北京物資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1996年獲批,2008年被批準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依托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和信息學院建設。現有物流工程與管理、優化理論與方法、物流質量管理工程、物流設備工程、物流信息管理與技術5個研究方向。
學科隊伍:
現有教師7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學位56人,北京市教學名師4人,北京市長城學者1人,北京市高創計劃教學名師2人,北京市屬高校學術創新人才1人,北京市屬高校青年骨干教師10余人。學科負責人鄔躍教授現任國家科技部現代服務業專家組專家、北京物流協會副會長、中關村智慧物流產業研究院院長以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園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園區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主持參與科研課題38項,發表論文16篇,著作4部,獲獎8項,獲專利40項。
人才培養:
本學科緊密結合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突出物流特色,側重研究與現代物流生產、經營、科技、管理等相適應的管理理論、方法和工具,培養具有扎實系統的管理理論基礎、合理知識結構的專業人才,能應用系統分析方法及工程技術方法解決物流管理方面的實際問題。
研究方向:
物流工程與管理:側重研究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運輸管理與工程、企業物流系統設計及優化,掌握物流系統設計的基本程序、原則和方法,正確處理工程技術諸要素的內在關系。
優化理論與方法:培養學生運用運籌學、概率論、數理統計、最優化理論,將問題分析、模型建立、算法設計、算法理論分析、算法程序實現等融合在一起的能力,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
物流質量管理工程:通過基于物流及流通的商品質量監控與管理技術,從技術、經濟、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研究商品質量,輔助以商品質量的檢測技術及其管理手段,綜合應用工程技術科學、經濟學、管理學和公共管理領域的知識,解決宏觀質量問題。
物流設備工程:在物流設備系統規劃、設計、仿真和技術管理等領域,開展物流系統的規劃、運營模式等方面的優化研究,培養掌握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物流信息管理與技術:以數學模型、運籌學、統計學、管理學、系統科學和信息科學等為理論基礎,以物流信息化工程為背景,圍繞數據采集與存儲、數據處理與傳輸、信息系統架構技術以及數據挖掘等領域,將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優化技術以及物流技術等相關知識進行交叉融合,著力于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物聯網以及電子商務領域中的應用研究。

學術研討
科研情況:
近5年,在《管理世界》《統計與決策》《運籌與管理》等國內外學術期刊、會議發表論文500余篇。編寫各類著作10余部,其中《物流學概論》(第四版)、《物流管理基礎》(第四版)、《企業物流資源配置方法研究》《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體系研究》等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獲得國家授權專利89項,其中4項專利進行了成果轉讓,多項專利技術成果應用于相關物流項目。先后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動態非線性的大型復雜基因調控網絡的建模與分析”“基于參與者行為博弈的供應鏈利益分配模型研究”“倉儲揀選系統擁堵的影響因素與聯合控制策略研究”“服務于遙感探測的深海內波模型解析研究”“復雜網絡中的優化問題及其在系統生物學中的應用”“基于納米金與核酸適體的超靈敏快速檢測方法研究”“轉子部件超高穩態加速度承載條件下動態特性優化研究”“基于空間維度的貨物運輸經濟研究”“廢舊電子產品回收物流協同成長研究”等國家及省部級重大課題。近5年來,獲得科研項目22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9項,省部級項目70余項。
支撐平臺:
學科擁有北京市物流系統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中關村開放實驗室、中關村智慧物流產業研究院、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物流工程技術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平臺,建設有物流大數據實驗室、流通安全實驗室等特色實驗室。現有實驗室面積3000多平方米,設備總額3500多萬元;擁有目前唯一的物流類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教育部創新人才培養試驗區,以及國內第一個以物流產業為特色的大學創新園、中關村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產業聯盟等產學研合作平臺。
服務社會:
為中遠集團、國家電網、中石油、中海油集團、神華集團以及商務部、北京市、洛陽市等提供政策咨詢服務,為航天運載火箭研究院物流中心、中國中煙集團、國網物流中心、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神華集團等編制物流規劃,與浙江省余姚市相關單位合作完成了“塑料全程電子商務及其物流服務系統”等。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商務委員會的指導下,聯合京東商城、當當網、北京物流協會、電子貿易產業聯盟、拉卡拉、普天物流、慧聰網、用友軟件、方正國際等共同發起成立中關村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產業聯盟。為中煙集團建立卷煙倉儲和運輸資源的智能調度和管理系統,為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伍強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集團進行柔性配送中心規劃設計。相關成果獲得2013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3年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13年度中國物流學會課題優秀成果獎、2014年寶供物流獎、2015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

指導學生實驗

實踐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