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儲培培
捕捉生成,讓『創(chuàng)造教育』閃光
文 儲培培
新課標下,生成教育、創(chuàng)造教育成為新教育理念下的閃光點,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著重指出創(chuàng)造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本文以敘述和案例相結合的方法,詳細論述了作者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對生成教育、創(chuàng)造教育的心得體會和感知,希望能給廣大幼教工作者一點借鑒。
生成教育;創(chuàng)造教育;幼兒教學

創(chuàng)造教育理念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精華,他的“以手腦雙全”為目的的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成功開啟了中國創(chuàng)造教育界的先河,為中國的創(chuàng)造教育做出了歷史性貢獻。新課標繼承了陶行知先生的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結合現(xiàn)代的教學特色,以生成教育為核心,賦予了創(chuàng)造教育新的內(nèi)涵,同時為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實施創(chuàng)造教育指明了方向。筆者在多年的幼教生涯中,對生成教育頗有一些經(jīng)驗和體會,希望能給幼師們一些有益的借鑒。
生成教育絕不僅僅是被動等待,兵法有云:不打無準備之仗。教育同樣如此,在教學中,教師課前需精心備案,對即將開展的課程做到了然于胸、融會貫通,而不是只會機械地按教材走流程,要學會對教材進行“二次加工”,給課堂留下“彈性空間”。對于超出教材既定軌跡的意外情況最好進行預先假設并制定出應對措施,這樣如果預設情況在課堂中出現(xiàn),則能做到流暢應對,使課堂無縫銜接,而即使發(fā)生意外,由于之前有了對“生成”出現(xiàn)的心理準備和應對經(jīng)驗,也不至茫然無措,下面以我的真實教學經(jīng)歷進一步論證預設對于生成教學的重要性。
例如,我在給小朋友們講《小馬過河》的故事時,事先去思考什么動物能夠和小馬的體型差不多,這樣一來,只要小馬問它河水的深淺就知道自己能不能過河了。于是我又做了幾個大小不一的動物卡片留用,之后在課堂上講這個故事時,果然有小朋友提問小馬為什么不找別的和自己身高相仿的動物。我首先對這個小朋友善于思考的習慣提出表揚,然后鼓勵幼兒們?nèi)ニ伎际裁磩游锬軌驖M足這個條件,幼兒們熱烈地展開討論,有人說斑馬,有人說山羊……最后我拿出之前準備的幾張卡片,讓小朋友們?nèi)ケ容^幾個動物和小馬的身高,得出羚羊可以給小馬有用的建議。這時又有小朋友提問:“那如果小馬只有松鼠和牛伯伯兩個朋友怎么辦?”我看著他躍躍欲試的表情,于是故作疑惑地問他:“呀,老師也不知道怎么辦了,你能給小馬解決這個難題嗎?”他高興地站起來說:“只要讓牛伯伯先下一次河,然后讓小馬比較一下自己和牛伯伯身上濕水印記的高度就可以了。”我贊揚了他的聰敏,并讓全班小朋友向他學習。
精心預設,使“流程式教學”變?yōu)椤翱蚣苁浇虒W”,以教學目的為出發(fā)點,多元預測課堂上可能發(fā)生的各種生成情況,提前想出最好的應對方法,讓課堂上意外的生成變成最美的閃光點,做教學中的”創(chuàng)造者“。
幼兒處于對世界剛展開啟蒙認知的階段,他們對老師和家長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基于他們自己的知識背景和認識能力對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時,往往不能很自信地堅持自己的觀點。這一點在幼兒教學的課堂上就表現(xiàn)為:當他們對于教師的講解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新穎想法時,假如教師沒有立即給予肯定的回應,或是遭遇其他小朋友的哄笑,就會自己退卻,進而使課堂上一個很好的生成資源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效用,不利于創(chuàng)造教育的開展。這就需要我們幼兒教師在授課時做到善于傾聽,準確把握每一個小朋友的反應,如此,當有意外生成時,才不至錯過。
比如,我在《神奇的大自然》繪畫課中,巡視孩子們的繪畫進度時,聽到有個小朋友小聲對另一個小朋友說:“你這樣畫是不對的,小羊不能和企鵝生活在一起。”另一個小朋友反駁道:“胡說,我在看《喜羊羊與灰太狼》時,有一集它們就在一起玩耍。”先前的小朋友不知怎么反駁,只好一直說:“反正這樣是不對的。”我走到講臺上,把他們倆議論的問題提了出來,請小朋友們討論,待大家都說出自己的觀點后,再對這個問題進行詳細的講解,并對勇敢發(fā)言的小朋友,不管對錯都給予鼓勵,接著又問小朋友:“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必須生活在特定的環(huán)境里嗎?”所有小朋友都踴躍發(fā)言,有的說,魚兒必須生活在水里;有的說,駱駝生活在沙漠里;還有的說,小鳥能夠飛在天空中而別的動物不行……最后下課時,小朋友們的作品中不僅有各種小動物,還畫出它們適宜生活的環(huán)境,簡單的繪畫課,竟同時起到了拓寬幼兒眼界,豐富課外知識的作用。
幼兒純凈的心靈常常能夠讓他們道出一些我們不曾預料到的觀點,如果善于傾聽并尊重他們的想法,這些都將是很好的生成資源,希望所有的幼兒教育者都能意識到,做好一個優(yōu)秀的傾聽者,對于幼兒創(chuàng)造教育的展開意義重大、不容忽視。
盡管教師在授課前往往會精心備案,盡力將所有可能發(fā)生的情況都囊括在教案里,但由于幼兒人數(shù)眾多,又因年齡所限,有時幼兒會就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常識提出難以回答的問題,使正常進行的課程產(chǎn)生波折,對于這種課堂生成情況,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不僅會打擊幼兒勇于思考的積極性,也使教師的威嚴感大打折扣,對之后的教學活動產(chǎn)生不利影響。針對這種情況,筆者簡單敘述幾個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應對措施。
比如,我在講《數(shù)字的比較》一課時,給小朋友們出了這樣一道題:小紅有三顆糖果,小明有兩顆糖果,誰的糖果多一些?小朋友們都說小紅的糖果多,接著我又問,那么三大還是二大呢?小朋友們大都說三大,唯有一個小朋友提出反對意見,他說他的三姨叫二姨姐姐,說明二比三大,瞬間全班亂作一團,產(chǎn)生了激烈的爭辯。我首先讓全班同學安靜下來,然后對提出異議的小朋友提出表揚,鼓勵他之后也能像這次一樣善于思考,繼而講到,這就是老師接下來要講的內(nèi)容,于是給他們講解了數(shù)字和大小和數(shù)序的概念,小朋友們心悅誠服,同時對數(shù)字產(chǎn)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課堂上常發(fā)生一些預定軌跡之外的情況,有些情況是能夠讓課堂變得更加精彩的契機,是創(chuàng)造教育迫切需求的“資源”,而有些情況則會為課程的順利進行產(chǎn)生阻礙,若是處理不好,可能會讓整個課堂陷入冷場的尷尬境地,機智巧妙地處理,不僅能消彌意外生成帶來的不利影響,還可能給幼兒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幼師們應常有意識地去學習借鑒這方面的案例,啟迪自己,增強這方面的能力。
一堂精彩的教學絕不應該是教師在講臺上揮斥方遒,學生在下面靜默以對。這不利于意外生成的出現(xiàn),也不符合創(chuàng)造教育的理念。精彩的課堂應當是學生與老師情感、智慧、思維、想象的融洽交流,這一點在幼兒教育中尤為重要,只有在課堂上積極地互動,幼兒才能在不斷地交流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從而產(chǎn)生有益的課堂生成,下面同樣講述一個我自己的互動引出生成的教學案例。
在講圓的概念一課時,我講述了一些基本概念之后,讓小朋友們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圓形物品。有小朋友說,他的紐扣是圓的;有小朋友說,車輪是圓的;還有小朋友說:飛碟是圓的。就在這時,一個小朋友提問:飛碟是外星人坐的,那是不是說明外星人真的存在?這個問題在科學上一直沒有定論,但我又不能只是簡單地說不知道,于是對全班小朋友說:“誰能告訴老師尋找外星人是誰的工作呢?”好多小朋友都回答是科學家,我又說:“由于現(xiàn)在的科技還不夠發(fā)達,還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誰愿意以后當個科學家,找到答案后告訴老師和同學呢?”小朋友們積極回應,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之后又有小朋友提出自己的疑惑:為什么這些物品要做成圓的呢?做成方的或三角形的可不可以?我首先對他能發(fā)現(xiàn)、考慮問題提出表揚,然后在美觀性、實用性等方面對他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回答。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在幼兒教育中需解放幼兒的嘴,兒童只有得到言論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才能充分發(fā)揮他的創(chuàng)造力。”實施課堂互動促進意外生成,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這一教育理念,如何更好地促進課堂互動向有益的方向發(fā)展,值得千千萬萬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去學習,去研究。
(江蘇省海安縣城東鎮(zhèn)韓洋幼兒園)
[1]胡曉風.陶行知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亢曉梅.師生課堂互動類型理論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1,(4).
[3]任永澤.我們現(xiàn)代需要的兒童觀[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10,(4).
[4]高瀟怡,龐麗娟.教師的兒童學習觀與其教育的關系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