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 周珂 張子妍 高雯佳
【摘要】自2010年9月27日在本市社會科學學院出臺了《關于本市企業各類人才柔性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的試行意見》。但由于此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與勞動者雙方的利益,因而在具體實施及推廣的過程中,遇到不少阻力。因此,筆者將以當前的政策為背景,以居民對于將退休年齡延遲的意愿度為導向,針對當前的現實情況提出建議。
【關鍵詞】退休政策;延遲退休;居民意愿度;退休年齡
一、研究背景提要
眾所周知,早在1979年上海率先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并且在此后30多年來,上海因老齡人口總量大、程度高等特點使得該城市的老齡化程度走在中國的前列。并且在一定基礎上推動了全中國的人口老齡化。根據2015年3月30日,上海市民政局、市老齡辦、市統計局發布2014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監測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戶籍人口1438.69萬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413.98萬人,占總人口的28.8%,比上年增加了26.36萬人,增長6.8%,占總人口比重增加了1.7個百分點。上海率先于2010年9月27日出臺了《關于本市企業各類人才柔性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的試行意見》。但由于此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與勞動者雙方的利益,并且增加了當前的就業壓力。因此在政策具體實施及推廣的過程中,廣受爭議。筆者在通過閱讀文獻和實地走訪的過程中發現,55.61%的受訪對象選擇按照原來的年齡退休,而非延遲退休或者是在自己的工作中發揮余熱。
二、延遲退休的合理性
(一)國際形式所趨
在當今世界,隨著經濟、社會、人口等發展使得退休年齡不得不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迄今為止,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退休年齡都在變動,并且都是法定退休年齡往后推移,而且現如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退休年齡都在60歲到65歲之間,以丹麥、冰島和挪威為例,該國居民的退休年齡已經達到67歲,英國、意大利等國的國民平均退休年齡為65歲,美國的國民平均退休年齡為62歲。據統計,全世界男性平均退休年齡約為60歲,女性約為58歲。因此從我國今后的長期發展來看,延遲退休是未來與世界接軌的一種趨勢。
(二)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期望值增長
以上海為例,根據2015年上海市衛計委得出上海市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顯示為82.29歲。與全國人口平均壽命的期望值相比超出了約14~17歲。
盡管現如今我國的人口的平均壽命期望值增長,但是我國的退休政策中,對于退休年齡的規定至今依舊在沿用20世紀50年代的規定,即男職工的退休年齡為60歲,女職工為50歲,女干部為55歲。與此同時,根據筆者與筆者所在的團隊的調研結果得出的數據顯示,當前在上海,人均退休年齡的期望值為56.4歲,其中最低期望值為40歲。
三、原因分析
(一)老年群體需照顧家庭
在當前上海的人口壽命的平均期望值為82.29歲,這就意味著那些到了55歲到60幾歲左右,在社會上可以被親切地稱為“老人”的人群,他們的父母大部分都健在,他們的孩子中的大部分人雖然已經經濟已經獨立甚至已經成家立業,但是他們由于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等因素。導致他們自己無暇照顧自己的孩子,而那些已經到了“天命之年”和“耳順之年”的人群正處于“上有八九十歲的老父親和老母親,下有剛剛會蹣跚學步的孫兒”的階段,再加上自己精力有限,無法將工作或者事業和家庭好好地兼顧,因此舍棄工作,回歸家庭成為了他們的選擇。這也是當前中國的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
(二)身心方面的問題
根據筆者與所在團隊的調研數據顯示,就“是否愿意重返職場”這個問題所得到的數據結果為:選擇“退休”的受訪者占了所有受訪者的55.61%,其中部分受訪者認為自己之所以選擇退休,和自身的身心健康方面有關。例如,從醫學的角度來看,由于人到了45~55歲(有些是50歲以后甚至是55歲以后),就會有更年期綜合癥的情況發生,此時他們的健康狀況從普遍上來說已經達到頂峰階段,隨之其身體狀況漸漸地走向滑坡。到了這個年齡段的人,從身體狀況來看已經不適合較為高強度的體力或腦力勞動了,如果國家將國民的退休年齡延長到65歲的話,將違反人類的身體機能方面的規律。從心理狀況來說,大部分人到了55歲左右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一些瓶頸期,他們對待自己兢兢業業數十年的工作開始顯得力不從心了。在身心狀態漸漸隨著年齡的增長走向下坡的情況下,老百姓是否原因將退休年齡延遲成為了當前需要關注的問題。
(三)在職人員的職場瓶頸
當退休年齡延長了以后就意味著部分崗位繼續被有經驗的年長勞動者占據,這就意味著中青年工作者的職位上升空間可能被擠壓,形成了晉升瓶頸,這將對廣大中青年朋友的職業生涯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減弱勞動力的新陳代謝。當老百姓的退休年齡延遲了以后,不管是在職人員的職場瓶頸還是職場真空期對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有不小的影響的同時也會給他們的經濟帶來壓力。而對于那些有了多年工作經驗但是晉升無望的中青年工作者來說,將會挫敗他們對待職業的熱情度和責任感,并且或多或少的產生消極怠工等現象。這將會進一步影響企業的活力、生存與發展。
四、結論
延遲退休政策有利亦有弊,它在保持我國的養老保險的健康發展、開發我國的人力資源以及充分發揮我國的人力資源的同時,也在社會公眾中沒有形成共識,其中有一部分人持有反對的態度。該政策讓很多人持有反對的態度的原因可以分為客觀原因與主觀原因。因為以及當前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完善、就業壓力等現實原因。筆者認為,面對當前居民對退休年齡延遲的意愿度低的問題,政府除了需要進一步完善退休和社會保障政策,提出適合當前狀況的政策之外,也需要從當前的休假制度、就業環境等方面去解決問題。endprint